中国肩肘外科发展与展望

2017-01-11 03:27姜保国张殿英陈建海寇玉辉王艳华张晓萌刘洋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保国肘关节关节镜

姜保国 张殿英 陈建海 寇玉辉 王艳华 张晓萌 刘洋

·述评·

中国肩肘外科发展与展望

姜保国 张殿英 陈建海 寇玉辉 王艳华 张晓萌 刘洋

人类最早对肩肘关节的研究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克拉底,而对肩关节的认识也随着解剖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上世纪初,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先进技术推动了肩关节功能解剖学的研究,为发达国家肩肘外科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西方国家肩肘外科事业的起步建立在现代解剖学的基础上,而这主要归功于AnthonyDePalma,他奠定了肩关节解剖变异和退行性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至今仍被视为标准。而他编著的《肩关节手术学》也先后三次再版。随着诊疗手段的进步、内固定及关节假体的研发和关节镜等微创技术的应用,国际上涌现出JulesEmilepean、CarlesS.Neer、CharlesA.Rockwood、BoileauP、EdwardV.Craig等一批知名的肩肘外科专家,在骨折、骨病、软组织损伤、关节置换及肿瘤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加强各国间的学术交流,国际同行陆续成立了ASE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ISAKOS(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骨科运动医学学会)等专业组织,并创办了《JournalofShoulderandElbow Surgery》等肩肘外科学术期刊。至此,欧美等发达国家肩肘外科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我国的西医骨科诞生于20世纪初,在近一个世纪里经历了启蒙、发展、飞越等几个阶段,方先之、孟继懋、冯传汉、黄公怡、陈景云、戴尅戎、邱贵兴、卢世璧等老一辈著名骨科专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断探索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人民医疗卫生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肩肘外科作为骨科中的一个新型分支在我国起步较晚,在2006年以前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只有极少数大型医院才设有相关的专业组,而对肩肘疾病的诊治也相对笼统,目前在发展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在1994年至2006年,国内骨科综合期刊杂志引用率最高的50篇肩肘外科中文文献(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5,3(3):175-180)描绘了我国现有肩肘外科的发展状况,其内容主要集中于肩肘关节周围骨折、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锁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内固定的研发与应用、肩胛骨骨折和肩周炎这八个方面,疾病谱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肩肘关节周围骨折和上肢长骨骨干骨折,对肩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认识并不明确;肩肘疾病的多中心研究较少,手术技术缺乏创新,外科治疗方法则多为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关节镜等微创技术并未得到广泛重视;同时,肩肘外科专业也缺乏有效的规范化培训。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力度和广度也随之不断加大,因此对上肢创伤及运动损伤的诊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国际交流日趋深入,从事这一专业工作的骨科医师日益增多。姜保国、薛庆云、崔国庆、王蕾、姜春岩、蒋协远等一批国内知名骨科专家,攻坚克难,为积极推动21世纪初国内肩肘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编译了《肩关节成形术》《肘关节外科学》《肩关节镜手术技巧》等一系列肩肘外科相关著作,打造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平台。经过不断地努力,在姜保国教授的带领下,《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作为国内首个肩肘外科专业的学术期刊于2013年应运而生;次年5月,国内第一个肩肘外科学术团体——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肩肘外科工作委员会在京成立。杂志的创办与学会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肩肘外科专业的成熟,也促进了广大骨科同行对肩肘专业的重视,并在各地相继成立了上肢外科、肩肘外科等独立科室;同时,肩肘专业相关学习班、学术会议在各地陆续举办,这些学术活动为国内外同道之间的协作交流、力争早日与国际接轨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我刊自2013年创刊以来至今共发行13期,推出6大板块,刊登肩肘外科专业文章219篇,涵盖了30个主题,包括81篇论著、33篇综述、24篇述评、16篇病例报告,12篇国际期刊文献及53篇视频摘要。这些文章来自1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65家医院及大学院校的144位作者,其中高级职称63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及未定级研究生等61人;在这些投稿单位中,三级甲等医院61家,三级乙等医院4家,三级其他医院1家,二级甲等医院7家,另有大学院校4所。这些文章来源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等一线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作者以高级职称居多。由此可见,我国的肩肘外科在过去几年的发展是飞跃性的,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二、三线城市及基层医院的肩肘外科工作仍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广大初、中级职称骨科医师及医学院校学生将成为未来推动我国肩肘外科事业稳步前进的生力军。2016年10月,我刊正式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这标志着国内肩肘外科领域出现了新的风向标。

在我刊现已发表的219篇文章涵盖近30个主题,主要包括肩肘关节周围骨折/脱位、肩袖/肌腱病损、肩/肘关节置换、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骨折、肩胛骨/盂骨折、肩/肘关节僵硬等。与2006年之前的引用率最高的50篇文献相比,在疾病谱方面,目前肩肘疾病已不仅限于十余年前关注的上肢关节及骨干骨折,肩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已越来越受到骨科医师的重视。“肩周炎”等陈旧名称也已弃用,被“肩袖损伤”、“冻结肩”等更为精准化的诊断所取代;在治疗方面,部分开放内固定手术已得到改良,或通过小切口等微创操作实现;在运动医学方面,关节镜下个性化、精确化手术治疗肩肘运动损伤已成为主流,并成功应用于肩袖损伤、肩峰撞击、肩盂损伤、肩肘关节粘连等疾病的诊治;在内固定选择方面,传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采用的T型钢板、1/3管型钢板及三叶草钢板已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先进的髓内钉和PHILOS锁定解剖钛板,带袢钛板结合自体/异体肌腱也逐渐开始替代锁骨钩钢板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弹性修复;在肩肘关节复杂骨折及终末期骨关节疾病的治疗方面,人工肩肘关节置术换作为终极解决措施已从幕后走向台前,并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这些变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骨科前辈的不懈努力。

CharlesA.Rockwood在《TheShoulder》一书的最后对肩肘外科的未来做出了展望,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他认为,在未来的10年间,基础研发的生物制品将有可能用于肩袖损伤的修复;计算机导航用于肩关节置换术将提高假体置入的精确性,甚至实现手术的微创化;特殊材料假体与生物力学结合将会解决关节盂缺损这一难题;其他关节界面的出现将为年轻患者的肩关节置换提供选择。我们也期待,在肩关节高速发展的下一个10年,当下的技术会成为冰山一角,更多的技术等待着我们去研发创新,为患者的健康带来福音。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我国步入了老龄化时代,肩肘外科的疾病谱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病例和病种数量也都在不断攀升,内固定物的类型也随之不断改良,关节镜微创手术技术日趋成熟,新型材料的创新研发与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日新月异。经过近些年的努力,中国的肩肘外科事业得到充分发展,虽已卓有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二、三线城市医院的肩肘外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潜在的机遇,这就需要有志于从事肩肘外科工作的骨科医师共同携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服务于广大的肩肘外科疾病患者。我们相信,经过不断努力,必将提高在肩肘外科这一专业领域的学术水平,扩大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普及性,缩小这一领域与国际最高水平的差距,最终让患者用健康美丽的臂膀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7-01-25)

(本文编辑:胡桂英)

10.3877/cma.j.issn.2095-5790.2017.01.001

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姜保国,Email:jiangbaoguo@vip.sina.com

姜保国,张殿英,陈建海,等.中国肩肘外科发展与展望 [J/CD].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7,5(1):1-2.

猜你喜欢
保国肘关节关节镜
京剧《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流变考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李保国 荒山秃岭上书写富民传奇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爸爸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