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镕
韩培信
2017年元月15日,敬爱的中共江苏省委老书记韩培信同志,走完了近百年的漫长人生,与我们告别了。但他的形象一直活在江苏人民的心中。
韩培信给人们最突出的印象是对人民特别是农民怀着深厚的感情,一辈子勤勤恳恳,善于调查研究,总是在充分调研思考后提出决策。
1964年全国开展“四清”运动,韩培信同志随同省委书记江渭清(化名江淮)到句容县天王公社蔡巷大队蹲点。那时条件极为艰苦,伙食没有鱼肉禽蛋,缺乏油水,老吃山芋干,肚里胀气,排便都困难。作为省委秘书长和江渭清的第一助手,艰苦可想而知。当时我在句容总团部搞文件起草,写好后坐三轮摩托奔蔡巷先送韩培信同志审改,然后由江渭清书记审定报中央。韩培信同志开夜车是常事,白天还得与农民一起劳动。当时在“左”的形势下,江苏“四清”总体比较平稳。这主要是江渭清书记在掌舵,但韩培信同志身为助手的作用不可小视。
“文化大革命”中韩培信同志受冲击很厉害。“文化大革命”后,韩老回江苏工作,在当时领导班子内部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尽可能化戾为和,团结一班人开展工作。局面一稳定他就下乡调查。他亲自到华西村蹲点,帮助总结无锡堰桥乡“一包三改”的经验,创建适合江苏经济发展特点的乡镇企业策略,推行苏南模式。他还多次去苏北农村调查。我向他汇报中说到当地群众的顺口溜:“老省长(惠浴宇)、新书记(韩培信),家乡工业产值不过亿(元)。”解放前打游击时,韩老曾是家乡滨海八滩的模范党员,又做过滨海县副县长,亲自率担架队支援前线。当时为战争需要,黄克诚下令坚壁清野说:“今天毁掉一个银八滩,解放后还你一个金八滩。”但解放多年,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仍然是“滨阜涟灌响(五个县名),穷得响当当。”韩老在常委会上听后不胜嘘唏,连称有愧,对不起苏北父老乡亲。随后他和省委提出了“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在当时是全国领先的。江苏省财政对苏北十三个财政赤字县,加大了扶持力度,使苏北特别是淮北贫困面貌有了较快的改变。
韩培信同志胸怀大局,一直抱着全国一盘棋思想。江苏上交中央财政款为全国第一,群众有些反映。姚依林同志说:“你们说中央鞭打快牛,慢牛你打也跑不快。江苏是快牛呀!”韩老也常以此教育干部要服从大局,但也尽可能争取中央支持苏北扶贫,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他工作70多年,足迹遍布五湖四海,从基层起,到县、地领导,到省委,还在国家轻工部担任过常务副部长。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他都从全局考虑,站在全局高度考虑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注意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创轻工业发展的新局面。中央提出要实现小康,他认为不能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提出了要像打仗时那样,占领一个村,插一面旗。江苏全省有几万个村,哪个村实现小康,就插上一面旗,进程形象可视,一目了然,然后波浪式推进,加快支持薄弱村。全省不仅一个乡,连一个村也不能落下,这才叫全面小康。新华社曾对这一创意作专题报道。
韩培信同志出身农家孤儿,特别关注贫困人民和困难群体。2004年8月,他离休了,但仍然挂念着江苏乡亲,以一生积蓄成立了江苏韩培信扶贫扶孤基金会,光是资助学生就超过3000人。他还支持全国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与华西村吴仁宝、徐州劳模艾德福等商量扶贫事宜,建议华西村去苏北、西北建立“华西村”。这个倡议得到时任全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项南的赞赏,在更大范围促成了省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1991年7月,韩培信(中)在泰县农村布置抢修江堤
韩培信同志一贯作风是深入第一线,敢于担当,从不诿过。1991年特大水灾,七十高龄的韩老跑了省里1100多公里的江堤,检查防汛工程,人称“江防司令”。灾后,韩老专门写了专题调查,反思防灾抗灾的得与失,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好评,并促进了后来江苏江堤加固工程,多年未再出险情。
韩培信同志还十分重视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担任了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名誉会长。他常常对几任会长张耀华、沙人麟、陈宝田等同志谆谆嘱咐,为研究会题词“研究历史、热爱祖国”,并多次参加活动,为全省历史文化研究事业指明了方向。
韩培信同志是一位跨世纪老人。走过许多工作岗位,从1956年开始,他曾任党的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代表,这在党内极为罕见。每次要去参加党代会,事先他都认真调研,写成文稿到会上发言。会后努力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他是党的同龄人。他一生随着党走过苦难和辉煌,期间也受过冲击,有过波折,但始终丹心一片,跟着党走到了21世纪,是近百年来历史的见证者、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践行者。
他走了,但他亲切的笑容和光辉的业绩,不会淡化,相反会历久弥新,激励后继者们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