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开放模式 教学快乐音乐

2017-01-10 00:49章丽娥
江西教育C 2016年11期
关键词:首歌教授舞蹈

章丽娥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不受到重视,被置于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落,对于这种既不合逻辑又有违常理的情形,教育界绝不可听之任之,尤其是战斗在第一线的音乐教师,更不能永远默默无闻,甘愿行走在边缘地带。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光是慨叹“世人皆醉我独醒”是没有用的,教师当激发智慧与灵感,精心改革课程,让学生们主动地进入音乐的世界。

一、穿插背景,体验情感

音乐多是为抒发情感、营造氛围而创作的,在歌词和曲调间流淌的是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不只是一连串悦耳的符号,因此倘若学生能在学习音乐前对音乐的内容以及背景有所了解,势必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刻的体会,更好地鉴赏和学习其中的内涵。所以,在教授音乐课程时,笔者往往不会单刀直入教授音乐,而是先对整首歌进行一个详细的背景介绍,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也能为学生更好地鉴赏音乐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教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第一首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并没有直接教这首歌怎么唱,或怎么赏析,而是先为学生介绍了作者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这首歌,尤其对田汉遭反动统治阶级逮捕,把歌词写在香烟的锡箔纸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指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号召中华儿女奋力抗日。学生听后大为感动,唤起了对这首歌的肃穆之情。之后又讲解了这首歌在抗战中的作用,他的对中华名族不屈不挠斗争的鼓舞,以及万众一心的凝聚。讲解完后,学生对国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这首歌不知不觉间产生敬意,在之后的教授歌曲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表情肃穆,认真学唱,整个课堂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教授音乐绝不是简单粗暴灌输唱歌的技巧,理解音乐中富含的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音乐是一门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对学生艺术情操、音乐底蕴的培养切不可忽视。

二、诵读歌词,感悟内涵

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古有为曲调赋词的词人,今有为歌曲填词的词作家,歌词绝不是为押韵而胡乱添加进来的,它内在包含的意境和韵味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授音乐时,一定要把歌词教习摆在一个重要位置,而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歌词的意境和内涵则是一门值得探讨的学问,笔者发现在歌词欣赏教学环节中,把音乐和语文结合在一起,通过诵读的方式体味歌词,是音乐教学跨学科融合的有益尝试。

比如,在教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第三首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时,为了让学生理会歌词中的含义,先带领学生有节奏、有感情朗诵歌词,让学生通过朗诵体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儿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是指各个民族团结在一起。歌词中洋溢着对祖国统一、各民族团结友爱的赞美,学生通过有感情诵读,深切体会到歌词蕴含的韵味和其中传达出的欢乐感情,在学唱环节中,轻易就能唱出歌曲想要表达的那种情绪,为学好这首歌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通过朗诵体会作者情感和思想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手段。而歌词其实是一种被赋予了艺术性的文学语言,和语文有着天生的亲和性,语文的一些教学方法,对音乐教学颇有借鉴意义,值得教师在跨学科融合上做出尝试。

三、歌舞结合,放飞想象

歌与舞恰似鱼与水、天与地,两者相得益彰,彼此融合,是艺术世界的一对绝佳搭配。在音乐教学中,绝不可,也不应该因学科分别就强行割裂两者关系,单独教授。若能善加利用歌舞关系,科学搭配教学,则不仅不会因舞蹈独立于教材外而“舍本逐末”,还能对音乐的体会和领悟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第三首歌《在动物园里》时,为了激发学生学这首歌的兴趣,依据这首歌的歌词编写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跳舞中学习歌曲,在动态学习中增添兴趣,加深领悟。在教授音乐时,笔者一边教同学唱,一边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学,当唱到“狮子睁眼看我们”时,就做出狮子张牙舞爪、抬头眺望的动作;当唱到“猴子跳舞多起劲”时,就做出猴子抓耳挠腮、灵动跳跃的动作;当唱到“五色小鸟吹口哨”时,就做出扇动翅膀、自由翱翔的动作。学生在这些有趣的舞蹈中,大大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整堂课气氛非常热烈,每位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学习,歌舞结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由此可见,舞蹈是音乐的生动表现,音乐是舞蹈的重要补充,音乐的课程因舞蹈的融入而更加精彩,也更加容易体会和欣赏。而且舞蹈可以加强音乐的感情色彩,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并且使音乐显得更加生动而有魅力,不啻是音乐课堂的最佳搭档。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首歌教授舞蹈
就是这首歌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我和舞蹈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