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2017-01-10 00:26茅玲
江西教育C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复原自然段文本

茅玲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意图,与作者所有表达的内容、目的产生共鸣,文章难点也就不攻而破。本文提出要紧扣生活资源,在真实情境复原;依托自主联想,在拓展延伸中复原;把握文本故事,在填空补充中复原;依循构字原理,在追源溯流中复原,从而借助复原,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一、紧扣生活资源,在真实情境复原

陶行知先生说:“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是语文生活的源头活水,一方面教师需要将生活资源引入课堂,为课堂教学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将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语文核心能力浸润在学生熟知的生活景观中。

如在教学《桂花雨》中“桂花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让同学们画出了桂花香的句子,并引导出最值得细细品味的两句:“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教师通过让同学们细读以上两句话,找出作者通过哪些词表现了桂花的香?学生迅速指出“浸”字,教师肯定其回答,并要求学生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味 “浸”字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有的说:“浸”字让他觉得周围的空气都是香味,像在沐浴一样;有的学生说:浑身上下都是香味,像是用了天然的香水……最后,教师相机总结:同学们能通过一个“浸”字,感受到如此别样的香味。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紧扣课文中的“浸”字,将学生的思维伸向现实生活,运用生活实际中的体验与感受来拓展“浸”字所展现的丰富意蕴,促进了学生文本语言的深入品析,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依托自主联想,在拓展延伸中复原

文本的语言原本是僵硬静止的符号,真正会阅读的学生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感知与体悟通过想象介入到文本语言中,从而在自己的思维意识中展现一幅多姿而生动的画卷,强化对文本的深度体悟。

例如《秦兵马俑》第2自然段中:“站在高处鸟瞰……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通过细读这段话,在你的脑海中呈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什么声音,又有哪些体会?学生们有的说:“好像看到整装待发的将士们挥舞军旗。”有的说:“士兵们骑着战马,手握兵器。”有的说:“仿佛听到了士兵们冲向战场的呐喊声。”有的说:“战场是神圣的,我感受到了威严的气势。”针对学生们的回答,教师总结:“的确,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支英勇神武的秦国大军,将我们带入一个活生生的厮杀战场,同学们刚才也通过丰富的想象呈现了这些鲜活的画面。”这一自然段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体会了文本语言的精练,更引导学生重返古代战场,身临其境,体会了战场的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把握文本故事,在填空补充中复原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情境,脱离了情境的语言感知,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真实、可感的鲜活语境,引导学生在将核心词语复原到情境中去,深入品析文字的丰富质感,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

以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3、4自然段为例,教师首先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横祸、了却、克制、耗尽”,并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这些词语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的“横祸”“残生”,感知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并运用“灾祸”“一生”为学生的深度辨析提供资源。当学生真正了解司马迁所遭受的打击之后,教师在顺势引领学生尝试与人物对话,把自己想对司马迁说的写下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紧扣文中“克制”一词,将之前体悟的情境复原至此,并为学生设置了“数九寒天”“盛夏酷暑”“月黑风高”“晨曦黎明”等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司马迁都是怎样做的”,从而将课题中“发愤”的意蕴充分开掘出来,完成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四、依循构字原理,在追源溯流中复原

文字符号虽然浅显,但它所构建出的内容却能触碰人的心灵,凝聚人的精神,传承千古不变的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重要词语追溯字源,通过分析字形,理解其所要表述的含义。

以《卧薪尝胆》第2自然段为例,其中出现了“奴仆”一词,教师板书甲骨文“奴仆”来理解就容易多了,“奴”好比一个人用手去剥夺另外一个跪着的人;而“仆”更似一个犯罪之人捧着畚箕在埋头苦干。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个生词的大意,更为学生体会越王兵败求和时的无可奈何及所受的屈辱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追溯下,汉字回溯到千年之前的原始样貌,已经不再是枯燥的符号,也不再是毫无生气的部件叠加,而是成为了充满了生命活力与文化意蕴的有机图画,彰显出汉字独特的文化魅力。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复原自然段文本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秋天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美丽的秋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