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松,张 扬
(辽海出版社, 辽宁沈阳 110003)
尚氏家族与千叟宴
柳海松,张 扬
(辽海出版社, 辽宁沈阳 110003)
清代千叟宴,始于康熙朝,繁盛于乾隆年间。它既是康乾盛世的一种表现,又是清朝皇帝与臣民同乐的大型活动,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在乾隆五十年达到一个高峰。在这次千叟宴上,尚氏家族有五人参加,其中包括“逆臣”尚之信和罪臣尚之瑛的后代。本文认为:他们的应邀参加千叟宴,反映了尚氏家族与清朝的关系在经历吴三桂之乱后依然非同一般,一方面他们感戴清朝的恩德,另一方面清朝仍然眷顾他们,尤其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尚之信之死远不是投降吴三桂那么简单,清朝对广州庚申事件中尚家的处理仿佛心里有愧。
尚氏家族;千叟宴;乾隆帝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12.013
清代千叟宴,肇端于康熙年间,繁盛于乾隆时期,既是康乾盛世的一种表现,又是清朝皇帝与臣民同乐的大型活动,无论是宴会的规模,还是参加的人数都是空前的,尤其是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日举行的千叟宴,参加人数达三千多人,远超康熙年间的千叟宴。在这次盛会上,尚氏家族有五人参加,如此荣耀,在清代历史上可谓凤毛麟角。
千叟宴,顾名思义,是招待年长老人的宴会。就清朝而言,千叟宴共举办四次,即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六十一年、乾隆五十年(1785)、嘉庆元年(1796)。由于此宴会为皇帝举办的御宴,且在皇宫举行,因而备受世人重视,无论是清朝大小臣工,还是耆老百姓均以能参加此种盛会而自豪。作为清朝皇帝也希望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恩德和国家的太平盛世。
乾隆四十九年,乾隆帝就不断地发布上谕,说在乾隆五十年要举办千叟宴。闰三月他在敕谕马彪时说:“朕于明岁新正举行千叟宴。凡内外文武官员。年在六十以上者。皆与赐宴之列。”[1]卷一千二百二,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首次提出来年举办千叟宴。从此他便一面点名让大臣参加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一面正式发布举办千叟宴的谕旨,对千叟宴作出安排。乾隆四十九年十月初九日,他敕谕说:“繄古帝王御世,建极凝庥,上有敷锡之君,下享康宁之福。洎乎近代,史册鲜称。我皇祖冲龄践祚,统驭寰区,仁渐义摩,涵濡休养。康熙年间,曾举行千叟宴,与中外臣民,跻寿宇而迓繁禧,诚为千载一时之嘉会。朕诞膺丕绪,敬绍鸿图,仰承昊苍眷顾,福佑朕躬,年逾古稀,尚能康强勤政,惟是敛时锡福,期举世咸登仁寿。著于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日,举行千叟宴盛典,用昭我国家景运昌期,重熙累洽,嘉与中外臣民耆老,介祉延禧之至意。所有一切事宜,著各该衙门敬谨豫备。”[1]卷一千二百十六,乾隆四十九年十月辛卯
十一月二十三日,又谕曰:“明岁举行千叟宴,原定四品以下官员,年六十五岁以上者,始准入宴。现在人数已増至三千,而官员与兵丁不同,如必六十五岁以上方准入宴,则年过六十之职官,不得邀荣者甚多。著加恩,凡在京四品以下,现任、原任各员年六十者,俱准其入宴,用昭普锡春祺、加惠耆臣之至意。”[1]卷一千二百十九,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甲戌第二天,再发上谕说:明岁举行千叟宴。现在已敷三千之数,所有年逾七十以上各兵丁,在入宴人数之外者,著加恩按年岁赏给银牌一面[1]卷一千二百十九,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乙亥。
考虑到年老体弱者,在十二月,乾隆帝又发上谕,说:“新正举行千叟宴,所有与宴之官员、兵民,年在九十以上者,俱准其子孙一人扶掖入宴。其文武大臣年逾七十者,令其自行揣量,如歩履稍艰,亦准其子孙一人扶掖入宴,以示朕优眷耆年,有加无已之至意。”[2]卷三
在这一过程中,乾隆帝特意对朝鲜做出了指示,四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谕曰:“明岁举行千叟宴盛典,特命朝鲜国王,酌派年在六十以上陪臣二三人,充正副使,来京预宴。”[1]卷一千二百十八,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壬戌
之所以举办千叟宴,其原因一是法祖。乾隆帝非常崇拜其祖父康熙帝,康熙五十年的千叟宴,12岁的他作为皇孙参加了这一盛典,此次盛会深深地打动了他。他认为康熙六十一年“举行千叟宴,实从古未有之旷典”[3]卷七十六。由此出发,他要举行千叟宴,“御极五十年,恭依皇祖盛典,于新正初六日再举千叟宴礼。”[3]卷七十六以实现其“祖孙两举千叟宴,史册饶他莫并肩”的愿望。事后的乾隆六十年十月二十六日,他还回忆说:“康熙年间,曾举行千叟宴,与天下臣民,跻寿宇而迓繁禧,为千载一时之嘉会。朕诞膺丕绪,敬绍鸿图,夙夜孜孜,勤求治理。仰赖昊苍笃佑,列祖贻庥,海宇乂安,人民乐利。曾于乾隆五十年乙巳,恭照皇祖千叟宴,举行盛典。”[1]卷一千四百八十九,乾隆六十年十月大臣也说:“皇上临御五十载,寿进古稀,法祖锡厘,宠兹黄髪,于上春六日修举千叟筵宴”[3]卷七十六
另一个原因,就是让臣民感戴其恩德。乾隆五十年三月二十二日乾隆帝在上谕中说:“本年举行千叟宴盛典,官民耆老咸得普被恩施,用彰锡福。”[4]卷八十九乾隆四十九年九月二十八上谕说:“明正举千叟宴。中外大小臣工耆庶。年逾周甲者。咸得与宴,用普寿祺。”[1]卷一千二百十五,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同一天,他还敕谕礼部尽快通知朝鲜国王,让他在当年年贡副使内,派遣年龄在六十以上者一二员来京,让他们参加盛典,以“共沐光荣,以示朕嘉惠远邦、优礼耆年之至意。”[1]卷一千二百十五,乾隆四十九年九月“以昭宠眷”[1]卷一千二百十五,乾隆四十九年九月,“以示朕加恩无己、体恤远邦至意”[1]卷一千二百十八,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大臣也认为:“上春六日修举千叟筵宴,优老崇年于斯弥烈,凡期颐耄耋沐浴圣泽者,莫不醉酒饱徳,咸钦我皇上寿考作人率祖典以迓天庥,依古以来未有比隆于今日者也。”[3]卷七十六
再一个原因,就是向臣民彰显盛世的局面。清朝入关后,经过康熙、雍正两朝及乾隆前期的发展,至乾隆五十年已经进入了盛世,他的十全武功也完成其六,如1747至1749年的大小金川之战、1755年的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部之战、1755至1757年的平定准噶尔阿穆尔撒纳之战、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战役、1765至1769年的平定缅甸、1771至1776年的平大小金川。对此他自得意满,说:“海宇乂安,人民乐利。”[1]卷一千四百八十九,乾隆六十年十月
对于参加的人员,乾隆帝也做出了规定,就是年六十以上的内外文武官员均可参加。
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日,前来参加千叟宴的亲王、郡王、大臣、官员、蒙古贝勒、贝子、公、台吉、额驸,以及回部、番部、朝鲜国使臣和士商兵民等齐聚在乾清宫前,等候着乾隆皇帝的驾临和盛筵的举行。
待乾隆皇帝御临乾清宫后,当即宣布千叟宴开始,于是鼓乐齐鸣,中和韶乐、丹陛大乐、丹陛清乐依次奏起,与宴者以身份高低,或年龄大小,依次按规定向乾隆帝行礼,然后赐酒与宴。礼成后,乾隆帝命与宴者以千叟宴联句,并颁赏如意、寿杖、缯绮、貂皮、文玩、银牌等物。
在这次千叟宴会上,尚氏家族有五人受到邀请,他们是尚可进的五世孙尚维翔、尚之信的四世孙尚维纶和尚维枚、尚之瑛的四世孙尚维埙、尚之隆的孙子尚玉德。
尚维翔(1722—?),尚可进五世孙,官骁骑校加一级。乾隆五十年正月初一日以“芸冠诸军,简阅锐军,夙号熊罴之旅;弼成贤将,能谙虎豹之韬”,诰封为武略郎。其妻周氏、继妻侯氏也同时被封为宜人。
尚维纶(1718—1786),尚之信四世孙。字立本,号深斋。初授骁骑校,乾隆四十二年承袭佐领。
尚维枚(1725—?),尚之信四世孙。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二日升骁骑校加一级。乾隆五十年正月初一日,以“艺冠诸军,简阅锐师,夙号熊罗之旅;弼成贤特,能谙虎豹之韬”,授武略郎。其妻郑氏被封为宜人。
尚维埙(1726—?),尚之瑛四世孙。初授骁骑校,乾隆三十九年二月授印务章京,十月升授公中佐领,十二月承袭勋旧佐领。四十四年二月授副参领。四十七年二月升骁骑参领。五十一年四月升总理旗务参领。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十四日送孝圣皇后梓宫至泰东陵,加一级。乾隆五十年正月初一日,以“谋能决腾,勇必知方。材重羽林,佩表纠桓之节;声先虎旅,久推参佐之勤。武节既奋于神京,文诰乃辉于天府”被授武显大夫。其妻冯氏、继妻曹氏均封夫人。
尚玉德(1724—?),尚之隆孙子。字有五,号佩斋,初承袭佐领,升印务章京副参领、管理炮营参领,以“谋能决胜,勇必知方。才重羽林,夙表赳桓之节;声先虎旅,久稚参佐之勤。武节既奋于神京,文诰乃辉于天府”,被封武显大夫。其妻关氏封夫人。
与许多与宴者不同的是,尚维翔、尚维枚、尚维埙等人在正月初一这天还受到了乾隆皇帝赐给的恩伦录,受到褒奖。
值得注意的是,尚氏家族在千叟宴上还留下了五首诗。千叟宴的举行,对乾隆帝来说,可以说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令他高兴非凡,于是依康熙帝千叟宴诗元韵,欣喜作诗道:
抽秘无须更骋妍,惟将实事纪耆筵。
追思侍陛髫垂日,讶至当轩乎赐年。
君酢臣酬九重会,天恩国庆万春延。
祖孙两举千叟宴,史荣饶他莫并肩。
细读此诗,不难发现,乾隆帝对自己在位时期取得的丰功伟绩是极其满意与自豪的,他一方面追思当年随祖父康熙帝参加千叟宴的盛况,以寄托对康熙帝的思念;另一方面又对自己在位期间的“君酢臣酬”、“天恩国庆”欣喜不已,认为自古至今无人可与比肩。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豪迈欣喜、自信自足的热情,表现出富足繁盛的皇家气派。
在乾隆帝的影响下,与宴的大臣、官员等纷纷吟诗唱酬,尚玉德与侄子尚维纶、尚维枚、尚维埙也不甘落后,吟诗歌功颂德。尚玉德作诗曰:
长筵序饮异屠苏,淑景熙熙旭彩舒。
六日开春占既醉,万年拜祝乐于胥。
云霞缥缈萦三岛,日月升恒颂九如。
敬为环瀛告耆老,今朝只是奉恩初。[5]卷六
诗意为:正月初六,天高景淑,天子设宴款待耆老,身处豪华而又壮观的乾清宫,众人熙熙攘攘,比肩接踵,席间推杯把盏,不知不觉之中已醉了几分,皇恩如同阳光普照在身,内心激动无以言表。于是,耆老们自感国家强盛、皇恩浩荡,故而一起向端坐在龙椅上、身着龙袍的皇帝祝贺,以示感激,并祝愿大清王朝福祚绵长、长治久安,并特别强调天子的这种恩惠只是一个开始,类似的福泽来日方长。
尚维埙作诗曰:
盛典重逢庆自今,小臣何以效葵忱。
身惭薄质程材劣,运际中天戴徳深。
瑞荷一人跻寿宇,春融四海见天心。
惟期耄耋偕群叟,长听南熏舜殿琴。
太和祥霭绕琼筵,春殿晨趋集众仙。
虎拜九重齐祝万,鸠扶五色倍盈千。
春台乐共灵台咏,南极辉依北极悬。
更是龙光凝湛露,醍醐沾溉及垓埏。[5]卷六
尚维埙的这两首诗与其叔尚玉德的诗作基调大致相同,但感情更为浓郁、情绪更加饱满。前者重在抒发情感。开篇即说自己何德何能得以欣逢这一盛世筵席,不胜荣耀,继而谦卑地说自己资质愚钝,很是“薄”“劣”,能够参与千叟宴是得到了皇帝的垂青,所以心中很是感恩戴德。接着就是赞颂乾隆帝的恩泽像春风一样广施四海,散布八方,温暖而幸福,四方臣民沐浴在皇恩之下幸福得喜笑颜开;尾联运用了相传为帝舜所作的先秦歌谣《南风歌》的典故,“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作者运用古代诗歌中最具美颂色彩的意象——“南风”,是期望这样的盛世庆典长盛不衰,世人“长听”舜琴,从而进一步歌颂乾隆帝对百姓的体恤之情与煦育之功。
后者则由目光所及转向情感宣泄。首联总写千叟宴的宏伟壮观的气象,筵席周围弥漫着一种太平、祥和的气氛,各位老者如同天宫的神仙一般云集于此,好不热闹;接着用“虎拜九重”描写众位耆老向天子行三叩九拜礼的壮伟场面,他们手中都拄着皇帝赐予的五色鸠杖,无形之中又增添了庄重、吉祥的色彩;颈联、尾联重在描写皇帝的恩泽如甘霖,似醍醐,均匀、公平地洒落在王土之上,浸透每个人的内心。
尚维纶作诗曰:
圣主龙飞五十年,崇开寿宇宴班联。
青阳令序才三始,白发耆英敞肆筵。
彩耀云移琼扇影,酒浓香绕玉阶烟。
恩荣旷典真奇遇,何啻长椿纪八千。[5]卷八
意思是说,乾隆皇帝登基已经五十年了,在这美好的初春日子里,举行寿宴款待臣子们,白发苍苍的臣子、耆老应邀而来到宫中,空中艳阳高照,云朵飘动,宫中扇随日影晃动,酒香四溢,香雾缭绕,我有幸参加了这一奇世旷典,真是幸运之至!即使长寿也比不上这等奇遇。
尚维枚作诗曰:
炉香袅袅结祥云,上日连辉拜圣君。
列席新成蓬岛会,搴旗旧隶羽林军。
迎年谱曲鸾笺迭,益寿斟杯鹭序分。
从此嬉春长预祝,九天应许丽星文。[5]卷十八
诗中描写了宫中的场景,香炉散发着香气,轻盈缭绕,结成了朵朵祥云,新春佳节,参加千叟宴的臣僚,犹如蓬岛聚会,他们频频斟酒,敬祝皇帝,井然有序。诗中还抒发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总起来看这五首诗,均为歌功颂德之作,表达了作者对乾隆帝的感激之情,和对大清王朝的歌颂,以及对自己能够参加此次盛筵的荣幸之至。诗中或用典,或借佛教抒发感情,或用反衬手法烘托气氛。
宴会结束后,乾隆帝对与宴者还进行了赏赐。尚玉德与侄子尚维纶、尚维枚、尚维埙也先后得到了乾隆帝赏赐的物品。
千叟宴是清代皇家举办的盛大宴会,能参加这样的宴会,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家族,都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从大学士到普通百姓,都以能参加此次盛会而感到自豪,大学士蔡新在诗中说“九重旭日正暄妍,恩逮耆臣敞盛筵。”[5]卷首一司经局洗马黄轩也吟道:“锡爵恩推耆旧日,扶鸠人咏太平年臣。”[5]卷首一翰林院修撰汪如洋更是说“熙朝齿让真殊遇,仙圃无烦羡拍肩。”[5]卷首一马甲出身的伏魔保更是高兴非凡,“圣人御极,泽沛恩覃。金门开宴,玉殿传柑。群工众庶,既乐且湛,星拱于北,山祝如南。何幸亦预,分甘小臣。”[5]卷二十八可以说他们的心声也代表了所有参加盛宴人的心情。与他们不同的是,在这次盛会中,尚氏家族有叔侄五人参加,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对此次事件,尚氏家族一直将其当着一种荣耀,记载在《尚氏宗谱》中,流传后世。
在这次盛会中,尚氏家族受赐的物品也不在少数,是此次盛会中获赐物品最多的家族。据《尚氏宗谱》记载,参加千叟宴的五个人都得到了乾隆帝的赏赐之物。其中尚维翔获赏17件、尚维埙获赏33件、尚维枚获赏17件、尚维纶获赏27件、尚玉德获赏34件,共计128件。至今在海城尚氏族人还保存着一根当时的寿杖。不仅如此,在千叟宴的前五天,即正月初一日,尚维翔、尚维枚、尚维埙、尚玉德四家还获得了乾隆帝钦赐的恩纶录,可以说他们是名利双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日举行的千叟宴中,尚之信后代有两人参加,即尚维纶、尚维枚。他们是尚之信的四世孙。众所周知,康熙十九年(1680)尚之信被赐死,对于其死因,意见不一:有的认为是他投归吴三桂,参与吴三桂叛乱,吴三桂叛乱平定后,清朝秋后算账,将其赐死;有的认为他没有真正投靠吴三桂,他与清朝有密约,是假投降,其被赐死是因为其他原因。因为在《尚氏宗谱》里一直有“蜡丸进书”一说,而且康熙帝也曾说:“尚之信虽经犯法,伊等妻子,不可令卑贱小人凌辱,应查明严禁,遣人护送来京”[6]卷四百七十四,第四十二册,p12859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又下令“赐公妻子归宗完聚,仍赐田房奴仆服役养赡”。对尚之信,大学士明珠说:“耿精忠之罪较尚之信尤为重大,尚之信不过纵酒行凶,口出狂言;耿精忠负恩背叛,且与安亲王书内多有狂悖之语,甚为可恶。”[7]卷一百,康熙二十一年正月这些疑点足以说明,尚之信之死是一个很复杂的谜团,远不是投降吴三桂那么简单。而乾隆五十年让其后代参加千叟宴,无形中又说明清朝在处理尚之信的问题上,似乎不是那么理直气壮,倒是做错了什么,以此对尚之信后代作出补偿。否则,为什么耿藩的后代没有此种待遇呢?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在这次千叟宴中,广州事件中被清朝处死的尚之瑛的后代尚维埙也参加了,这是少有的恩典。
此事一方面说明清朝对广州庚申事件中尚家的处理有愧疚感,另一方面也说明尚氏家族在当时还是颇受朝廷重视的。
[1] 清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八旬万寿盛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 皇朝文献通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 皇朝通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 钦定千叟宴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 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 清圣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学术编辑 黄彦震]
[责任编辑 李兆平]
Shang Family and Dinner of thousands of Olds
LiuHai-song,ZhangYang
(LiaohaiPress,Shenyang110003,China)
Dinner of thousands of olds in Qing Dynasty,began in the Kangxi and flourished in Qianlong. A manifestation of it is the Kangxi and Qianlong,the Qing emperors and subjects fun events and the size and in the number of people,in the Qianlong fifty years reached a peak. In this paper,there were five people in the Shang Family on the thousands of olds feast,including the offsprings of inverse morrison Shang Zhixin and the offense minister Shang Zhiying.Why can they participate in?What are there Influence to Shang Family?What question they explain?
Shang Family;Dinner of thousands of olds;Qian Long Emperor
2015-11-19;
2015-12-03
柳海松,男,山东栖霞人,辽海出版社编审,辽宁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明清史、东北地方史;张杨,女,辽宁北镇人,沈阳市沈河区丰乐街道办事处科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
■历史·民族研究
K249.3
A
2095-770X(2016)12-00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