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秉承
湘西凤凰咱伦苗语量词
吴秉承
咱伦苗语有丰富的量词,主要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本文用共时语料,描写咱伦苗语量词的分类,并详细分析其组合结构特征。
咱伦苗语 量词 量词组合特征
量词是汉藏语系的特点,苗语作为汉藏语系的一种语言,有比较丰富的量词。前辈学者王辅世主编《苗语简志》(1983)借鉴汉语词类划分的方法,根据苗语的词义,结合结构关系以及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把苗语词汇分为名词、代名词、指示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状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十三类。认为苗语量词有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种。杨再彪《苗语东部方言土语比较》(2004)根据苗语的词汇意义和句法功能,把苗语词汇分为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状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十二种。他也认为苗语量词应该有名量词和动量词。
依据前辈学者的划分方法,我们调查的咱伦苗语量词也存在名量词和动量词这两种情况,名量词如个、只、条、块等,动量词如次、回、场等。因此,本文以作者自己的母语咱伦苗语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结合前辈学者的分类方法,对咱伦苗语量词的分类、语法和语义进行描写和分析,介绍其特点。
咱伦苗寨位于湘西凤凰山江镇板畔乡,全村分为上、下寨,共有500多户人家,2000多人口。咱伦苗语属于苗语东部方言第一土语。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咱伦苗语量词丰富,不仅可以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细细研究还可以发现名量词可分为: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度量衡量词,临时用量词等。动量词可分为:动作次数,动作时间,临时用量词等。
(一)名量词
主要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后面一般要接名词,和汉语一样,主要与固定的名词类搭配,可以组合成“数词+名词”,表示数量。分类描写如下。
(1)个体量词。这类词数量比较多,量词本意表示单一的个体。咱伦苗语个体量词分类很细,往往比汉语分类更细一些。但与名词组合,组合结构与汉语相似。例如:
也有少量苗语个体量词用法比汉语宽一些,即可搭配名词范围比汉语宽。例如:
(2)碗,房子,窗户,床,帽子,瓦;
本组词汉语可说“个”,也可用另外的量词,如碗可用“个、只”,窗户用“个、扇”,床用“个、架”,帽子用“个、顶”,瓦用“个、只、片”等。
(3)车厢,手表,任务;
本组词汉语通常不用“个”,而用别的量词如车厢用“节”,手表用“块”,任务用“项”。
(二)集体量词
苗语的集体量词,有定数目和不定数目的区别,同样可以组合成“数词+名词”,表示数量。例如:
(三)度量衡量词
这类量词,有苗语固有的词也有汉语借词。例如:
(1)三根手指宽的鱼。(手指计量宽度)
(2)三支手臂长的蛇。(手臂计量长度)
(四)临时用量词
这类词有借自名词,也有借自动词,与数词一起组合表示数量。如
(五)动量词
这类量词主要表示动作的次数和动作持续的时间,与数词组合构成“数词+次数(时间)”。分固定动量词和临时动量词两类。
3.临时用动量词。跟数词组合构成数量结构,一起放在动词的后面。例如:
(一)名量词的组合特征
1、咱伦苗语名量词放在数词后面构成数量短语,放在普通名词前面,作名词的修饰语
王力认为,上古汉语,事物数量表示,可以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数词直接和名词结合,不用单位词。第二种是把数词放在名词后面,不用单位词。第三种是数词放在名词后面,兼带单位词。原始的天然单位(匹、马、两、张等)的表示方法是在数词后面再加同样的一个名词。②很显然,苗语和现代汉语一样,大部分名量词(临时名量词除外)属于天然单位词,与数词、名词组合,构成“数词+单位词+相对应的名词。”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苗语还保留了上古汉语的第三种表达方式,虽然用例较少。这一类一般出现在选择疑问句和一些古苗歌中。例如:
古代 一 十 二 个 月亮,都 怪 天 狗 吃 一 些 ,时候
这 只 剩 月亮 一 个
古代十二个月亮,都怪天狗吃一些,现在只剩下一个月亮
姐 三 道 法 特 别 好 架 成 天 桥 有 一 座
三姐道术特别好,架成了一座天桥(七夕相会苗歌)③
调查发现,对上述例子例(3)数词放在名词后面,兼带单位词“月一个”、“桥一座”也只是出现在很古的苗歌里。似乎可以如此推测,也许苗语也跟汉语一样,名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形式,也经历过由古苗语到现代苗语的演变。
2、大部分名量词可以重叠,常见的主要有如下一些形式
(1)AA式,表示“每A”的意思。
(2)名量词“A”加数词“一”后重叠,构成“一A一A式”,表示“逐A、再A”等意思。
(3)量词重叠式“AA式”前面加“一”构成短语“一AA式”,表示“A把A”的意思。后面大多连接“AA”例如:
3、苗语名量词可以放在指示代词前面,表示特指
例如:
(二)动量词的组合特征
(1)数词加动量词构成数量词组,放在动词后面,后置修饰动词,表示动作程度的意思。
(2)苗语动量词一般可以重叠,参见上文名量词2.(1)(2)(3),但动量词不能重叠,不能说:打一下下;来一次次,踢一脚脚等。
本文通过描写凤凰咱伦苗语的量词,分析其用法特点,特别是较古老的文学体裁的用法(如苗歌等),发现它与汉语量词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些共轨迹。但由于苗语缺少文献史料的记载,很难考证其古代的面貌。本文主要描写其共时特点,供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注释:
①杨再彪.苗语东部方言土语比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4.
②王力.汉语史稿[M].上海:中华书局,1988:234~236.
③上述两个苗歌出自咱伦村苗歌师吴作洪之口.吴作洪,男,苗族,85岁.
[1]王辅世.苗语古音构拟[M].东京:东京国立亚语言文化研究所,1994.
[2]杨再彪.苗语东部方言土语比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王力.汉语史稿[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1980.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