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日,是陕西商洛学院40周年校庆。而从10月11日起,陆续有自称是该校在校生的网友发帖,称学校因校庆要求学生必须捐款,捐款金额也被限定。商洛学院艺术学院的张蕾(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没想到自己在大学里的第一次捐款,就是被强制要求的。她被辅导员“委婉”告知,学校组织的校庆捐款,每人都得捐,而且最低必须捐50元。
对此,陕西商洛学院校庆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学校倡议学生自愿捐款,不限金额,但在学校与二级学院间上传下达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某些学院的某些老师出了问题,学校已经进行了改正。
捐款必须遵从自愿原则
自愿捐款变成强制捐款,仅仅是因为传达的偏差吗?其实,要求学生为校庆捐款本身就值得商榷。捐款的初衷是献爱心,如果是校外人士和校友借校庆的特殊时机捐款,帮助学校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当然值得倡导。而在校生本应该享受校庆的荣光,却被倡导出钱捐助校庆,无疑显得荒腔走板。校庆本身是一桩大喜事,并不是遭遇什么难关,为何还要汇聚学生们的点滴爱心呢?如果没钱办庆典,那也应该从简从俭,岂能通过“雁过拔毛”的方式募集资金?学校为了校内活动以学校名义发动在校生进行捐款本身就欠妥,一旦有强制要求,更应当以“变相乱收费”论。
事实上,学校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维发动在校生捐款之事并不鲜见。为了确保捐款的效果,还常常强行规定一个最低标准。2011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兴校区举办“捐种爱心树、扮美新校园”活动,要求学生每人捐钱5元以上;今年5月,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通知,硬性规定毕业生要按照宿舍人数捐款,捐赠的款项将用于图书馆购置图书。强制学生捐款的金额虽然都不算太高,但这种小事给学生心中留下的阴影却往往很大。这种涉嫌道德绑架的“献爱心”,不仅直接伤害了学生对学校的感情,而且严重有悖教育初心,真可谓得不偿失。
动员学生捐款让大学精神很受伤
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治理框架中,学生与大学之间的“金钱关系”只应当发生在两个环节,一是学生向大学缴纳学费,作为向大学购买教育服务的部分费用;二是大学通过发放奖学金、助学金或其他补助,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助与保障。除此之外,无论以何种名义要求在校学生向学校捐款,都有悖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治理原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发达国家的大学大多能向学生提供比较充分的资助与保障,是因为他们普遍有比较充裕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来源于充分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来源于社会捐款,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校友的捐款。在现代大学制度约束下,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服务和充分的资助与保障,既能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也能强化校友对母校的感恩反哺之情,从而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来自社会和校友的捐款,形成“大学资助保障学生——提高社会评价认可——获得更多社会捐款——更好资助保障学生”的良性循环。
中国的大学大多没有发达国家的大学有钱,难以像后者那样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资助保障,但再不济也没有“穷”到需要向在校学生“乞捐”的地步。大学动员在校学生为校庆捐款,非但不能增强学生参与校庆的积极性和自豪感,不能增进学生和学校的感情,反而会让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很受伤,让全力资助保障学生、全面服务关怀学生的大学精神很受伤。到底是学生应该向大学捐款,还是大学应该为学生花钱?这值得每一所中国大学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