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诚(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浅议与河道景观相协调的小城市河流沿线用地整体规划
陈 诚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00)
以河流水系较为发达的小城市河流沿线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剖析小城市河流沿线土地利用、景观建设现状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对河流及其沿线地区的河流水体、两岸绿廊、两翼道路交通以及城市建设用地进行整体规划,达到“以景观建设优化河流两翼土地利用、以土地的合理利用提升河道整体景观品质”的目的。
小城市;河流沿线;土地利用;河道景观;整体规划
河流沿线往往是城市中最具吸引力的场所,其用地开发与景观建设是政府与投资商关注的热点。如何合理规划河流沿线用地,在塑造良好的河道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沿线土地利用环境景观增值效益,这是河流沿线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河流水系较为发达的小城市普遍存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河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问题,因而,将小城市河流沿线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1 小城市的类型界定
本文中所研究的小城市类型是指分布在河流尺度较小地区的,河流水系较发达(河流通常呈楔形、指状、枝状等结构形态)的这类小城市(图1)。此种小城市包含了以下几点特征:
图1 金沙公交综合体总体交通流线组织示意
(1)城市水面率较高,河流与城市之间相互穿插,具备良好的融合度。
(2)城市空间发展很大程度受河流水系的影响或制约。
(3)河流在城市特色景观形象的形成与架构过程中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
1.2 小城市河流沿线的概念界定
小城市河流沿线定义为:处于小城市这一城市规模制约下的,与河流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宽度(视河流区位、规模等因素确定)的河流周边完整地理单元。
目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促使小城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然而,我们在为小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绩而倍感鼓舞的同时,更不得不为其河流沿线遭到的惊人破坏而担忧。
纵观我国小城市河流沿线土地利用,呈现出资源弃置与过度开发并存的特征。在“经济活动主导一切”的价值取向驱使下,一些小城市舍弃河流水系这一重要的自然资源,构筑以建设单元地理中心为核心、沿交通干道扩张的“圈层式”城市空间格局,致使河流水系与城市发展脱节,沿线土地被隐藏在城市背后,沦为污水横流、垃圾堆放的“失落空间”(图2)。也有一些小城市意识到河流笃厚资源优势,致使河流沿线土地因缺乏有利规划控制与引导而恣意高密度无序开发(图3)。
图2 隐匿的城市背后的“失落空间”
图3 建筑物紧逼河岸林立
与此同时,小城市河流沿线在景观建设方面,单纯追求所谓的现代化、国际化,表现为截弯取直或水泥护岸衬底的河道,沿线设置几处大广场、几片大草坪的城市景观,完全忽视了城市独特的、丰富的河流自然景观资源,直接导致景观的单调、突兀、千城一面,地域空间特色丧失殆尽(图4)。
图4 截弯取直、水泥护岸、筑坝截流的河道
河流沿线的土地利用呈现一种二维平面特征,而沿线的景观是空间感知。表象上看,土地利用与景观之间似乎无必然联系。然而,挖掘其内在关系,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密切的关联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河流沿线的土地利用确立了河流沿线景观的基本构架,构成决定景观指向与特征的基础。换句话说,因土地利用具有的不同特点而产生某种特定的景观。例如,居住区往往表现出恬静祥和的景观氛围,而在商业区则强烈突显出繁华热闹的景观形象。另一方面,作为土地利用外部表现形式的景观,反过来又影响或制约河流沿线土地利用的发展与变更。良好景观的形成,既能给予人舒适的视觉享受、空间感受,更能促进和强化河流沿线土地利用的稳定,推动城市经济向前健康发展。反之亦然。
由此可见,土地利用是景观的内在生成机制,景观是土地利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们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有必要将河流沿线土地利用与景观建设进行整体性综合考虑。
4.1 河流沿线土地利用结构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融合
4.1.1 形成通畅完整的河流体系
在尊重、顺应城市原有河流水系格局的基础上,分析河流水系中具有关键生态作用或生态价值的地方,恢复和改善河流水系格局中一些已经被破坏的关键部位,以此建立以河流水系为主体的城市景观生态格局,维护河流水系格局的通畅完整性(图5)。
图5 完整的水系格局
4.1.2 建绿色生态廊道
构架以河流为依托并向城市腹地延伸的绿色生态廊道。摒弃为满足指标而主观圈划城市绿地的方式,根据城市河流水系格局,形成绿色生态廊道楔入城市内部,共同建构出绿地系统主体骨架;再在充分考虑绿地生态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构建以河流为依托、向城市腹地延伸的次级绿色生态廊道,联系城区内各级别、各类型的绿地、广场以及重要旅游景点,共同建立起城市基于河流水系格局的、独特而完整的绿色生态网络系统(图6)。
图6 绿色生态廊道建构模式
4.1.3 完善交通系统
完善河流两翼道路交通系统并与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衔接。小城市河流两翼应提倡发展“双鱼骨型”的车行交通组织模式(图7)。即在河流沿线外围设置平行于河流的城市车行主干道,河流沿线则只考虑设置以公交车辆通行为主的景观型生活性干道;河流两翼以垂直于河流的道路进行连接,以获得更好的视线景观以及创造与河流的积极关系。这种车行交通组织模式既能支持河流沿线功能主体的各项行为活动,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车行对河流沿线景观的占用和干扰,有利于景观的塑造。
图7 “双鱼骨型”交通组织模式
4.1.4 公共设施布设
重视河流沿线公共设施用地选点与布局。在河流沿线土地利用结构的搭建过程中,从以往单纯的河流环境保护向保护性利用转变,搭建植根于河流环境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沿线布置以行政、商业、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公共设施用地,形成具有环境、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复合生态廊道,改善水地关系,激活城市土地。(图8)。
图8 城市建设用地与开敞空间用地之间的用地模式
4.2 河流沿线环境空间及建设空间的用地整体布局
河流沿线是自然与人工交融的边缘地带,通过剖面的形式对河流沿线空间构成进行图解分析,可以将其视为由河流(“蓝色”空间)、滨水绿带(“绿色”空间)、滨河道路(“灰色”空间)以及建设用地(“红色”空间)四大空间组成(图9),蕴涵着从水域空间到陆域空间的纵向层次性,从自然要素为主的开放空间向人工物质环境主导的实体空间的过渡。
图9 河流沿线空间构成
从整体角度思考各空间之间的功能互动性与关联性,具体如下:
(1)顺应河流的原生平面形态,保持河流的曲折多变、收放有致,不必强求平行等宽。尤其是河流转弯处、凹入和凸出处等河流走向发生变化的地方,是河流沿线景观组织和景观特色塑造的关键位置。
(2)滨河绿带是强化河流水系格局特征的重要元素。在 “整体规划”的理念下,有必要在对滨河绿带与河流、滨河道路及建设用地等要素在平面布局、空间上,突破滨河绿带惯有的等宽模式,结合河流凹入、凸出、交汇点,河流与道路交叉点等进行节点放大(图10)。
图10 滨河绿带节点放大结构示意
(3) 滨河道路布局应该顺应河流岸线的自然转折,加强滨河道路迂回曲折的节奏感。同时,滨河道路的布局应结合周围的景观特征与用地功能进行考虑,可以适当将滨河道路后退绕行,留出开敞空间,提供更为开阔的亲水开放空间,形成收放有致的视觉、空间效果。
(4)优化河流沿线土地资源使用意味着,一方面,把河流沿线土地资源分配给那些可以提供最大可持续效益的用途;另一方面,建设用地与河流环境间建立良性关联互补关系,获取环境增殖效益的最大化。如,同样是二类居住用地,它和商业用地相容,但和医疗卫生用地是不相容的。其二是建设用地与河流环境区之间的相容性,即河流沿线建设用地能够“借用”河流环境创造最大价值的同时又不会“损害”河流环境,例如,公用事业设施用地可以充分利用河流环境创造经济效益;一般事业单位由于其对环境要求不高而会造成河流环境资源使用的低效和浪费。
4.3 以塑造良好的河道整体景观为导向的河流沿线建设区外向型空间布局
4.3.1 河流沿线建设区的平面布局
在传统规划中,河流沿线建设区往往紧贴河流采用“直线型”平面布局模式(图11),这种“一层皮”式的做法,仅使沿河一排建筑可以享用优美环境和获取环境增殖效益。笔者建议,河流沿线建设区应充分介入环境,增强其与河流环境咬合的边缘长度,可采用“锯齿型”平面布局模式(图12),即建设区围合成合院形式,向河流水体敞开或半敞开。一方面,将河流景观引入建筑区内部的同时,又可以形成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营造怡人的空间环境,孕育丰富的景观效果,提供多种选择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又可以延展建设区与环境之间的边缘长度,创造出更多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公众利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
图11 “直线型”建设区平面布局模式 图12 “锯齿型”建设区平面布局模式
4.3.2 河流沿线建设区的纵向轮廓线
首先,从河流沿线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城市范围进行系统的视觉分析。通过对城市中的视线通廊、重要景观点、对景点等进行疏理,保证城市内部与河流环境之间保持视线通畅,避免河流沿线建筑实体“遮挡”城市内部重要的景观点(如山体、标志性建筑等),造成视觉破坏。
再者,应该充分了解河流沿线空间环境构成要素的各种特征。如,在河流交汇处或凸岸等空间开阔的地方,可以作为河流沿线纵向轮廓线制高点的选择;在有地形起伏的区域,建设区纵向轮廓线应适当随山势形成起伏,适当的时候还应以谦逊的尺度突出山体景观特征(图13);在缺乏天然地形的河流沿线,则要靠建设区自身构成进行纵向轮廓线的整体控制(图14)。有计划、有意识地控制河流沿线土地开发量,有助于形成河流沿线建设区外观良好的标志性纵向轮廓线。
图13 与山势相呼应的河流沿线建设区纵向轮廊线
图14 河流沿线建设区自身构成有韵律的纵向轮廊线
在如今城市建设强调经济收益与环境品质的双重标准下,立足于将整体规划的理念融会贯穿于小城市河流沿线土地利用与景观建设的全过程,为小城市河流沿线乃至于整个小城市实现集生态价值、公众利益、特色塑造、经济发展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一条适宜途径, 是当前城市规划建设值得思考的课题。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美]J.O.西蒙兹.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M].程里尧,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 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 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 杨春侠.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7] 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8] 邢忠.“边缘效应”——一个广阔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生态视域[D].重庆大学,2000.
[9] 邢忠.“边缘效应”与城市生态规划.城市规划[J].2001,25(6):47-49.
[10] 邢忠,应文,颜文涛,等.土地使用中的“边缘效应”与城市生态整合——以荣县城市规划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2006,30(1):88-92.
[11] 邢忠.将强制性保护引向自觉维护——城镇非建设性用地的规划与控制[J].城市规划学刊,2006(1).
[12] 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7).
陈诚(1981~),女,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
TU984.189
A
[定稿日期]20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