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亚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高职院校单招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邓小亚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高职院校招生政策的不断革新使得单招生的数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单招生薄弱的英语水平也成为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关注的焦点。本文研究考察了单招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与英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教师应注重单招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
单招生;学习策略;英语成绩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2013)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方式,其中特别提到改革单独考试招生办法。经过几年的发展,高职院校单招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多数单招生并没有重视英语的学习,导致英语基础极差。因此,单招生的英语教学成为了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难点。本研究以Oxford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探索了高职单招生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情况,及其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单招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对策。
2.1 学习策略的定义
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Chamot(1987)指出学习策略是学生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刻意的行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易于回忆语言的形式及内容。Rubin(1987)认为学习策略是有助于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这些策略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发展。Oxford(1989)将语言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悦所采取的行为或行动。国内学者也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文秋芳(1996)在研究中指出策略是学生为有效学习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总而言之,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所使用的,内部的和外部的,能促进目标语学习,能提高目标语应用能力的技巧或方法。
2.2 学习策略的分类
针对学习策略的不同定义,学术界对策略的归类也有所不同。O’Malley & Chamot(1990)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等三大类。其中,元认知策略涉及到计划、监控和评价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穿插于整个语言学习活动中;社会/情感策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接触语言的机会。
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Oxford(1990)则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涵盖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具体子策略分类如下:
(1)记忆策略:心理联想、运用图像和声音、认真复习、使用动作;
(2)认知策略:练习、接收和传达信息、分析推理、为输入输出建立规则;
(3)补偿策略:合理猜测和克服说写限制;
(4)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和自我评价;
(5)情感策略:降低焦虑感、自我鼓励和情绪控制;
(6)社交策略:询问、同伴合作和理解他人。
Ellis(2000)、Hsiao & Oxford(2002)认为Oxford对于学习策略的分类是“国际上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理论模式”。此外,Oxford(1990)研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成为各学者研究语言学习策略首选的工具。
文秋芳(1993)将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其中语言学习策略分为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和母语策略等三大类。
2.3 语言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相关性研究回顾
国内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刘振前、袁凤识(2005),尚晓华(2010)等学者的研究都表明学生的学习策略很大程度上影响英语学习成绩。证实了Green & Oxford(1995)的观点,即:策略使用的越多,学生考试成绩越好。这些研究主要调查的是高校本科学生或高职院校统招生,与高职院校单招生相关的英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3.1 问题提出
本次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单招生在英语学习策略方面有什么特点?
(2)单招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有什么关系?
3.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来自武汉交通职业学院2014级路桥专业和船舶专业的94名单招生,其中男生79人,女生15人,平均年龄18岁,学习英语年限5~9年。
3.3 调查工具
(1)调查问卷
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背景问卷,共有1~10题,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学习英语年限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Oxford(1990)制定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本量表由6大部分、50道题组成:1~9题为记忆策略,10~23题为认知策略,24~29题为补偿策略,30~38题为元认知策略,39~44题为情感策略,45~50题为社交策略。计分采用1~5级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策略得分参照Oxford(1990)的分类:平均得分4.5~5表示总是使用此类策略;3.5~4.4表示经常使用;2.5~3.4表示使用情况一般;1.5~2.4表示很少使用;1.0~1.4表示几乎从不使用。
(2)2014年12月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A级)
英语成绩来源于2014年12月举行的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A级)成绩。该考试包括听力、结构、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5大模块,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检验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
将各问卷数值和英语成绩输入电脑,利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SPSS(19.0)软件统计均值和皮尔逊r相关检验。
4.1 单招生英语学习策略状况
参照Oxford的得分分类,单招生所有学习策略平均分处于1.5~2.4区间(见表1),表明单招生表示很少使用语言学习策略。按照得分由高到低,排名如下:社交策略、补偿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就六大策略总体平均得分而言,单招生分数为1.930,远远低于司建国、赵继政(2005)对高职生的调查得分(2.90)。在各项策略使用上,单招生倾向于使用社交策略和补偿策略,较少使用记忆策略。
表1 单招生英语学习策略得分情况
4.2 单招生英语成绩情况
单招生英语成绩非常不理想。本次考试最高分65.5分,最低分8.5分,平均分约为36.8分,通过率仅为8%。
表2 单招生英语考试情况
4.3 单招生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r检验
皮尔逊r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见表3),在六大语言学习策略中,英语成绩与补偿策略呈正相关关系(r=0.157,p>0.05),但影响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其它5大策略成绩与英语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如下:记忆策略、社交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
记忆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最高,说明记忆策略使用程度越高,英语成绩相对就越好。这一结果与单招生记忆策略(M=1.785)得分排名最低的情况刚好相反。Oxford(1990)指出记忆策略中创造心理联想、运用形象和声音、复习等,都与词汇学习有直接关系?词汇量却正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单招生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理论学习的特点也表现在英语词汇学习上。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单招生逐个字母背单词。枯燥、单一的记忆模式使得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在背单词上,导致词汇量的不足。于是在碰到不认识的英语单词时,单招生会根据上下文或语境来猜测单词的意思。这也是单招生补偿策略(M=2.039)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原因。社交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也较为显著(r=0.305)。单招生最多地使用了社交策略(M=2.280),这与李晓莉(2004)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结果一致。单招生性格普遍比较活泼,乐于与人交流,表明他们更愿意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来提高英语成绩。情感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最低。对比情感策略的平均分(M=1.886),表明单招生英语学习焦虑程度较高,尚不能有效自我调节、降低焦虑并自我鼓励。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几乎一致。侯志霞(2004)的研究表明善学者学习时经常结合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两者互为补充。认知策略体现在具体的学习任务上,如反复练习、找出固定句型等,而元认知策略则是对学习任务的计划、监控以及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上。单招生在这两种策略上得分均不高,表明两者在英语学习上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概念,而且缺乏对自身学习有效的监控。在第33题“试着找出如何学好英语的方法”这一题中,单招生得分为2.394分,说明他们也希望学好英语,但是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表3 单招生学习策略与PRETCO-A成绩的相关性r检验
5.1 研究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单招生很少使用语言学习策略;单招生英语成绩明显偏低;单招生的记忆策略、社交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与英语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5.2 本研究对单招生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单招生多年来忽视英语学习,不可避免的对英语产生排斥心理。在教材的选择和考核方式方面,应相应地降低难度。教材内容应以英语基础知识为主,循序渐进。考核方式也需要降低要求,可建议单招生报考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在教学方式上,教师需避免单一的单词、语法讲解,应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如利用游戏、表演、微课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上鼓励合作学习,Johnson(1999)曾指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这样有助于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提升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教师应加强单招生学习策略的训练。单招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体会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单词的阶段,这与我国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不无关系。而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因此,语言学习策略的训练显得举足轻重,尤其是与英语成绩最为相关记忆策略。通过策略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小,存在专业、性别和学校的局限性,所反映仅为一所高职院校两个专业单招生的一些特征。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有所改进。
1 王沁.思维风格与听力学习策略[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0-23.
2 刘振前,袁凤识等.高、低分组分项四级成绩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5(2):115.
3 尚晓华,王海华.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水平的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2010(2):56.
4 司建国,赵继政.中国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J].国外外国语教学,2005(1): 26-27.
5 李晓莉.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6.
6 侯志霞.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衔接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04(4): 16-17.
(责任编辑:谭银元)
Correlation Study on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English Achievement of Separately-recruited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DENG Xiao-ya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Wuhan 430065, China)
There ar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eparately-recruited students enter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ue to the reform of China′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i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PRETCO-A scor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memory strategy, cognitive strategy, metacognitive strategy, affective strategy, social strategy and PRETCO-A scores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hus teachers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training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separately-recruited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English achievement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课题“基于单招生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编号q201401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6-04-19
邓小亚,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H319
A
1671-8100(2016)04-00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