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专业新生入学前后英语学习动机对比分析

2017-01-07 22:26陈雪婷
考试周刊 2016年100期

摘 要: 动机(motivation)是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问卷调查考查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动机类型、学习策略及动机影响因素的变化,有助于分析动机的动态特性规律,对实际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飞行专业新生 动机变化 动机影响因素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Gardner和Lambert[1]就将学习动机划分为两大类别:工具型和融合型。工具型动机指学习者将目的语言作为达到现实目的的工具,而融合型动机指学习者肯定目的语并期望融入目的语及其文化。文秋芳[2]教授指出:“策略指学习者为有效学习所采取的措施,这种行为可以是外部活动,也可能是内部活动。”此外,学习动机是动态的,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如学习者学习态度,策略选择,自信心,教师教学方法、态度,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1.调查目的

本抽样调查旨在考察飞行专业新生英语基本状况、入学前后动机类型变化及原因、针对动机采纳的相应学习策略及合理性。此外,教师及同学因素也在本考察范围之内,从而探讨保持强化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指导实际教学。

2.调查对象

本抽样调查对象为飞行专业2016级新生,共172人,有效完成问卷学生149人。年龄在17岁~20岁,比例最高18岁(97人),开始学习英语年龄为4岁~16岁,比例最高为9岁(34人)。

3.调查工具

编制《英语学习动机问卷调查表》,从学生自身、教师、同学三个维度考察飞行新生入学前后动机类型、学习策略及动机影响因素的变化。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72份,收回172份,有效问卷149份。无效问卷主要问题为:一是某些题目没有选择;二是某些题目没有按要求选择(如所有题目都选择所有项目)。

4.调查结果及分析

4.1飞行专业新生英语学习状况

表1直观呈现飞行新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传统英语课堂及考试都侧重词汇、阅读和语法学习,学生的关注度最高。词汇是基础,始终贯穿英语学习。相比之下,学生认为口语听力学习不是弱项。由问题2和3可以看出,入学后学生认为最不适应和最想提高的都是口语和听力。由此可知,入学前教学中对于口语听力的弱化使得学生忽视对其的学习,误认为这两项不是学习的重点和弱项。

4.2飞行专业新生入学前后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变化

本调查设计五类动机类型:喜欢英语及文化,提升自我,获取更多信息,通过考试及为工作做准备,学生可多选。

由表2可以看出,入学前后,飞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都主要为工具型,而非对于英语语言及其文化的热爱与认同。入学前,通过考试占据最大比例。考试无疑是高中英语学习的最大压力,尤其是高考,这也成为学生提高英语的最大动机。其次,近年来,在学校及社会对于英语的要求普遍提高的大环境下,学生逐渐培养通过英语来提升丰富自我的意识。入学后,学生正处于大一起步阶段,通过考试比例有所下降,为工作做好准备成为最重要的学习动机。飞行行业的特殊性对英语有更高的听说要求及能阅读大量专业英文手册等文件,学生学习的目的就不单纯是通过考试,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同时提升自我和获取更多信息。

4.3飞行专业新生英语学习策略

具备学习动机,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对于保持和强化动机有积极作用。本调查中第5,7,8问题涉及学习策略,体现学生所采纳的学习方法及付出的努力。本调查考查学生入学前后课内外的学习策略。

从表3可以看出,入学前,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辅助网络及手机学习。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以听课记笔记的输入性学习为主。同时,英语流行文化的渗透使得学生课余通过收听英文歌曲广播,收看相关节目的方式提高英语学习。入学后,在课堂为主要英语学习途径不变的情况下,手机及网络的便捷特性及普及程度使之成为愈加重要的辅助学习途径,所占比例显著增大。课堂上,口语及听力翻译教学的加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听记为主转变为听记加参与的综合型课堂学习。课外辅助学习在比例上除手机等移动学习外,无显著变化。各类手机英语App及微信公众号,甚至教师通过手机建立随时可沟通交流学习的微信群,在英语学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鲍松彬[3]等在其研究中指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手机等移动学习,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英语学习起促进作用。

4.4学生动机影响因素——教师

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外在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对学生的态度、反馈等都影响学生动机。Rebecca Oxford[4] 的研究就侧重从教师角度寻求学生学习动机消退的原因,他认为教师对学生不合理的态度、教学风格、师生关系等都可能导致学习动机消退。

从表4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入学后,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材料较之入学前丰富。但在问题10考察的师生关系中,有40位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与教师进行沟通,比例较入学前上升。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刚入学,对老师及课堂熟识程度不够,沟通没有有效建立,这也解释了问题12中有多达37人认为教师没有对学生学习进行反馈。无论入学前后,认为与老师沟通有效的学生,以及认为教师的及时评论和反馈有效的学生都占最大比例。

4.5学生动机影响因素——同学

学生之间共同的学习氛围是影响学习动机的外在因素。良好的合作鼓励,可以促进学生强化学习动机。然而,过大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将成为学习动机消退的因素。表5显示,多达58%的学生在入学前感受到来自学生的压力,并且33%的学生认为压力大。而入学后,比例有所增大,73%的学生感受到压力且14%的学生认为压力非常大,21%的学生认为压力很大。

5.对教学的启示

在新阶段和环境进行学习,飞行新生学习目的明确,并主要为工具型动机。保持甚至强化动机,教师可从以下方面优化教学:首先,继续强化听说译教学,鼓励学生多听、多表达。在此基础上,适度加强文化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化之美,帮助学生培养融合型学习动机,因为普遍情况下融合型动机积极意义更持久[5]。其次,打破教师学生为主的课堂,引入数字化教学,借助网络的丰富资源及便捷性,将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师答疑为辅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次,有效利用手机等移动学习方式。针对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建立微信群或是公众号,推送趣味与知识结合的内容,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注重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方式,及时评价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师生关系本质为伦理关系。伦理关系的实现在于教师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回应”(反馈)的责任[6]。“回应”能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习动机的保持及强化,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Gardner, R.C.,& Lambert, W.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1972.

[2]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110.

[3]鲍松彬.融合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4):144-147.

[4]Oxford R L. The unraveling tapestry: Teacher and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demotiv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Demotiv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Z].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ESOL98 Congress, Seattle, WA, March, 1998.

[5]杨蓉,吴春荣,管丽红.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综述[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5)148-152.

[6]陈雪婷.学生学习动机消退与教师“回应”[J].考试周刊,2014,(60):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