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学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后备人才,而对这一特殊群体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基本社会构成与社会形态,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取得实质性的成功。学生的价值观发展规律从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形成具有自发性与自觉性、与社会变革之间存在共振性、与主体意识存在交互性等方面进行阐释,体现出学生价值观由自发到自觉、最终达到自信的辩证上升过程。
关键词 青少年 学生价值观 发展 规律
价值观在学科概念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此,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必定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过程,不同的主观与客观事实环境会催生不同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有机、系统地整合便构成了个体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变化的影响,面对更为多元的思想潮流和文化冲击,我国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发展变化也会呈现出相应的趋势及规律。
一、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探究当代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是对其规律进行探究的必要前提,也是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规律的具体体现。
一方面,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当中必然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心理认知。与这种相对稳定性相伴相生的就是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必然性,即某一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必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制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即使主基调延续下来,也会因各种客观环境因素产生细小的内部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不仅大幅度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推动作用,如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反射到当代学生身上,就体现出自立自强精神、竞争拼搏意识、求真务实精神,以及维护正当利益的行为。但是,市场经济自身所折射出来的消极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由于价值观概念本身首先存在于个体概念之上,因此在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与个体因素有关的相关条件的影响,例如个体所接触的特色文化、特别事件、特殊经历等等,从而使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学生的生长生存环境及自身存在的弱点也是造成其价值观取向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他们一直生活在安逸而承担繁重学习任务的时代,这是一种远离现实、难以感受到社会的环境。这使得多数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出现了种种问题,如只讲索取、不愿奉献,急功近利、好逸恶劳,学习松弛,自私自利、不肯付出、敬业意识薄弱,害怕艰苦、贪图享受、爱慕虚荣、追求高消费等。
换言之,影响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因素既有客观环境因素,也有主观个体因素,二者的结合决定了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规律既存在一定的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群体的思想发展脉络和变化动态,才能洞悉其时空跨度上的变化规律,更好地予以科学合理的引导。
价值观的形成既包含着必然性,也包含着偶然性,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从而使得价值观的形成逐步完善。具体到学生这一群体,价值观发展变化之必然性意味着要善于理解并允许学生群体随社会背景的发展变化而产生思想潮流和价值观的转变,价值观发展变化之偶然性也意味着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可能经历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同时兼顾必然性与偶然性,既善于抓主旋律又善于满足个性化思想需求。
二、价值观形成的自发性与自觉性
自发性是人在没有认识和掌握事物本质和规律情况下的一种自然状态,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盲目性,具有丰富性、情感性、趋利性等特点。相比于自发,自觉要更加有规律可循,也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进行有序反映和反作用的过程。
自觉是从个人利益的认知上升到社会利益认知的必要步骤。如果说自发过程伴随着个体对自我利益的感知和追求,那么自觉过程必然是对这种利益诉求的延伸和扩展。因此,从价值观的自发到价值观的自觉经历了一个从自我利益诉求的“小我”到共同利益追求的“大我”的过程。对共同理想、共同利益以及共同道德的追求才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所在。换言之,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引导个体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努力跳出自我,使价值自发与价值自觉相结合,并使自觉在自发的铺垫下超越自发,从而树立高层次的社会共同理想和共同利益的追求。为了使人的意识由自发上升到自觉,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经济的自发意识上升到政治的自觉意识,就需要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是引导价值从自发走向价值自觉的必要环节。除了超越自发和强化学习过程以外,依靠一定程度上的感情升华也是促使个体形成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过程。
个人自觉是一种个体性功能,它的自我领悟和自我觉醒完全是出于个人意图和目的,是个人随意的苦思冥想,完全满足自己的个人愉悦,是一种个人内心的心理体验和自我觉悟。自觉是专注于自己本身的自主觉悟,具有随意性和松散性,但是价值观要得以塑造,尤其是核心价值观要得以确立,必须依靠集体意识和集体觉悟,即试图营造一种社会自觉状态。社会自觉强调集体在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当然需要个人的参与和支持,但是更需要集体的拥护和社会的呼应。这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密密麻麻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只有个人自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培养社会自觉。因此,社会自觉是在个体自觉的基础上拓展、延伸的结果。由此可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思想,价值观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一定的社会集体意愿得到集中并使其得以反映,以此作为社会群体增强凝聚力和共识的来源,从而转化为群体实现共同目标的动力和指引。
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是可以统一的,如果不确立长远的社会发展蓝图,学生的个人价值就难以发挥,如果没有社会发展作为坚强的支持后盾,学生的个人目标就难以得到实现。因此,学生应该学会努力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让自己的生命在为社会谋福利的事业中发光发彩。由此,学生的价值观确立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必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最终化为实现社会整体价值目标的基础。
三、价值观形成与社会变革的共振性
学生的价值观体现着他们对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认识和评价,反映着他们的人生追求,也制约着他们参与社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一定的价值观与特定的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的背景下,学生的价值观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化生态视域下,当代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价值思考和选择现状等都是与所处时代和社会变革共振的结果。
社会变迁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动力。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爱国主义、民族自信、个人价值实现等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考验。个体要在对社会存在的基本认知基础上确立自己的价值目标。当代学生群体在价值目标的确立过程中既有代表性又有特殊性。就其代表性而言,任何一个群体的价值目标的确立都离不开对周围环境或事物以及自己人生的认知,也都会存在不同的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的影响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结果;就其特殊性而言,学生群体在价值目标确立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自我情绪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且能够更为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馈。
校园环境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催化剂。学生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在价值目标确立过程中更易受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深刻影响。在校园环境和学校文化中,既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制度规则,也不乏学校教师的引导教育,在这种教育氛围浓厚、知识丰富的大环境中,个体的一言一行很难不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学校文化既是家庭文化的延伸,也是社会文化的铺垫,尤其是学校文化,已经有了社会文化的些许雏形。对于学生群体而言,价值目标的确立过程既关系到个人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局。因此,相关学校教育工作者和文化政策的决策者与执行者应该对此作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生活经历,以便全方位地帮助学生及时调整价值取向,建立科学、健康的价值体系。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建设和谐校园,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
四、价值观形成与主体意识的交互性
个体价值观的形成也遵循着个体认知和实践过程的基本规律,即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其与主体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价值观形成的整个过程总结为知、情、意、行四个过程,既言简意赅而又准确深刻。如今将其运用于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上也能发现其颇为丰富而又有效的解释力。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知就是感知,个体对社会及事物的认识,认识程度是在感性层面还是理性层面,它是价值观形成的核心和前提;情就是情感,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意就是意志,个体对自己行为自觉的调节,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行就是行为,个体履行的人生实践,为达到价值目标而奋斗。
当代学生在其价值观确立过程中,体现了主体意识交互性。首先,在“知”的阶段,学生更容易及时地了解到周边文化生态的变化,并且在较为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形成自己的认知圈和文化体悟圈。因此,“知”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对客观现实的认知对自我价值观的树立做出知识铺垫的过程,也是影响他们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
在“情”的阶段,情感是我们生活中最活跃的部分。由于学生大多处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生命力都使这一群体在形成情感和表达情感的过程中更易呈现焦躁、冲动等现象,这些特点是影响学生养成独立、稳定的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意”的阶段,学生群体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下,能够确立起基本的意志品质,这对形成稳定的价值观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开放,伴随学生思想的日益多元化,他们坚定自我价值观的意志力也逐渐遭到削弱,不少学生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很容易因此而陷入绝望、自暴自弃,最终导致不能成功塑造出科学、合理、完整的价值观。
在“行”的阶段,学生虽然很热衷于将想法付诸于实践,但“行”却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当学生发现自己在课堂和书本上所学习的知识难以准确无误地适用于现实生活中时,便很容易遭受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挫败感和无助感。另一方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敢于迈出“行”的步伐,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从点滴做起,并及时总结出其中的精华,才能够不断攀升人生的高峰,从而塑造较为完善的价值观。
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每位学生都应该有一个目标,目标是主观的价值取向,最终是由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个人价值观与社会变革产生共振,学生核心价值观在整个文化环境的浸润和时代前进的脚步中,悄然发生着变化。只有真正把握住学生价值观规律,才能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围绕着他们的成长目标进行务实的思考,才能指导他们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才是审视自我、坚定意志、落实行动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向真,当代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3).
[4] 骆郁廷.自发与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5] 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 文萍,李红,朱伟军,青少年学生价值目标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学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1).
[7] 林岳新,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社,2011.
[作者:王瑞霞(1977-),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