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芸
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一般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指导,通过指定的教材和讲义学习达成学习目标,大多数情况下是以课堂的形式来完成,学习受限于地点和时间,重点在于理解和记忆。随着多媒体技术和Web2.0技术的广泛推广,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不仅限于纯文字阅读。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语文课改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逐渐深入,网络阅读资源日益丰富,小学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网络中海量知识的找寻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指导自身通过一定的协作工具和软件形式获取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阅读与主动探索。因此,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要积极继承与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理论成果,探索和丰富信息时代阅读教学的新内涵,共建共享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网络环境下的课内阅读教学模式
以课文为基点,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服务平台,采用“感知情境——阅读活动——读者反应——拓展阅读”的模式,将线上获取信息与线下讨论交流相结合,使用阅读监控工具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阅读策略。
1. 明确阅读内容和阅读目标,弄清楚阅读教学该教些什么,应该教到什么程度。
2. 创设阅读情境,运用多媒体工具营造情感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前提下共同研读文本,厘清阅读内容,把学生置于阅读本体中,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发问,激活学生思维,体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情感、想象等一系列活动。
3. 促进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有效迁移,通过网络资源阅读其他的文本,拓展阅读范围,深化情感体验。
4. 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达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综合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以任务为基点,设计体现学校及所在地域的特色文化的第二课堂和涵盖多领域、多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构建“制定活动主题——组建学习共同体——基于平台阅读——家长共同参与活动——家校交流分享”的课外阅读模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综合能力。
1. 平台:以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理论为指导,为每位学生设计个人阅读空间,实现阅读资源管理、策略指导、能力评价、家校协同等功能。
2. 资源:以课标为指导,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活动(资源),并进行区域资源共享;对资源“分类、分层”管理,形成基于学生兴趣和浏览记录的资源推荐机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面对复杂的网络阅读环境,教师应与有关部门合作对校园网络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利用网络技术对网上的不良信息进行控制,为学生营造文明、良好的阅读环境。努力净化网络阅读空间,控制小学生网络阅读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此外,教师也应控制小学生不规范的网络操作,及时予以关注和引导。良好的网络阅读环境能帮助小学生更专注地进行网络阅读。
3. 支架工具: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开发阅读支架工具指导学生习得合理的阅读策略,包括个性化阅读工具、评价工具、互动协同工具等。
4. 加强信息素养培训。通过培训教会学生选用适当的检索工具,能较快速地在浩瀚无涯的信息中选出适用内容,并挑选出有用信息,再将有用的信息分类整合,有目的地将信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加强阅读技巧的培训。如,让学生学会合理地运用浅阅读和深阅读两种方式。阅读的深浅应是以阅读的广泛性、深入性、专注程度和思考深度进行划分,而不应以阅读时间的长短来划分。浅阅读是一种兴趣的阅读,可以让读者博览群书、开阔眼界。深阅读是一种层次的阅读,可以让人精研深思、增长智慧。所以学生在进行网络阅读时,可根据阅读的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从而达到更高效的阅读效率。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