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 拥抱还是逃离

2017-01-07 19:55李钰
中国新时代 2016年8期
关键词:社交

李钰

在社交网络中你拥有数不清的朋友,你是想直视他们的眼睛还是屏幕上的人名?

2015年底,《牛津英语词典》和SwiftKey联合公布一个emoji表情——喜极而泣的笑脸从众多强有力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牛津英语词典》年度词汇。这一结果让很多人瞠目结舌,但又瞬间了然,因为社交网络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扮演着绝对重要的角色。

根据全球性社交营销代理机构WeAreSocial发布的2015全球社交网络情况统计,2015年全球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社交网络的用户数量飞速增长,到2015年底移动社交用户数量将超过20亿,聊天应用增长超过了更传统的社交网络。

而在中国,社交网络的应用情况丝毫不落下风。根据WeAreSocial的监测统计,2015年中国社交网络用户达6.59亿,超过美国和欧洲的总和。这份报告还指出,在中国,人们每天花1个小时43分钟在社交网络上,如微信、微博、QQ、Qzone等,几乎占总上网时间的一半,甚至社交网络上的时间比他们看电视的时间多出23%。

社交网络为什么会如此疯狂流行?

简单地讲,除了各种社交网络能够舒缓紧张的生活压力,起到娱乐生活的效果外,任何人都能通过社交网络这个平台,与很多天南海北的朋友,甚至是不认识的人,分享自己的内心及生活,与更多的人互动交流,得到内心的充实感和满足感;任何人又能通过社交网络便捷地了解别人的生活甚至内心世界,而这是社交网络之外非一般关系绝对实现不了的情境,窥视欲和求知欲一并实现。

对应着各种社交网络庞大的受众群体数字的疯涨,是“低头党”和“宅男宅女”族的壮大。这些人又被称为“社交控”:不检查手机就没法安心地吃饭、睡觉;不在Facebook、微信等社交网络上表现一下就心里难受,甚至无法安心入眠;当看到自己发表的状态有不少回应或者“喜欢”(赞/顶)时就高兴得不得了;与之相伴的是越来越不愿意出门到别人家里去,聚会时目光更多地停留在不断刷屏的手机上而不是父母亲友的关爱上。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神经学教授拉里·罗斯把这种社交控的现象称为“自我凌乱”,其表现是:由于高频率地使用高科技设备,日益明显地表现出的一种自恋症、强迫症、多动症、社交恐惧症、抑郁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等。

因此,在社交网络盛行天下的同时,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越来越多地发出这么一种声音:快点戒掉网瘾吧,远离那些社交网络,因为虚拟的社交平台会让你更孤单,那种一有空就翻看消息流的习惯,会让你变得更加消极。

而逃离社交网络的事情确实已经发生。据报道,美国很多青少年正在蜂拥逃离社交网络,如Facebook和Twitter,转而使用一些比较小众的工具,如Messenger或Snapchat。在中国,有数据显示,微信圈中只浏览不评论、不互动的人群从39%上升至46%,且社交疏离型人群也较去年增长了2.1个百分点。

那么,逃离社交网络真的能让人变得快乐吗?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位于哥本哈根的幸福研究所对1095名丹麦Facebook用户进行了研究。他们将这些用户分为两组,一组继续日常的刷Facebook活动,另一组被要求彻底告别Facebook一段时间。一周之后,有88%的Facebook“戒断者”表示感到快乐,而Facebook用户则只有81%;在紧张感方面,Facebook用户的忧虑要比暂离的那一组成员高得多(54% vs 41%)。

这个测试虽不具备绝对的科学性,但是对于社交网络孤独、逃离论主张者来讲,这是一种事实依据。

芝加哥大学认知和社会神经科学中心则从神经学的角度解释了社交网络用户孤独感的表现:他们通过对被调查者的情绪、血压、荷尔蒙水平在使用网络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监测,同时对被调查者进行询问后发现,越是孤独感强烈的人,在网络上点击社交媒体和聊天室的频率越高。然而在登出社交网络后,孤独感反而更加强烈。

当下,人们之间的联系因社交网络变得空前的多,而且得到了大大的强化,社交网络已经入侵到每一个网络用户的生活中,完全远离社交网络,就等同于装在套子里的人,这在以社交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中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社交,是指社会关系的交往和交际,在远古时期,人类的进化意识和现实环境的恶劣影响,促使人们向着聚落和部族的方向发展,因此有了交际,有了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双方自觉、互动的结果,更是真实情感的交流过程。

因此,作为一名社交网络用户,真正需要做的,是正视自己的内心,正如讲述社交网络下人与人之间距离问题的著名短片《抬头》中说的那般:在社交网络中你拥有数不清的朋友,你是想直视他们的眼睛还是屏幕上的人名?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有各自的利和弊。就如电视机、电话和汽车及互联网等各种新事物为人类带来的种种便利和各个问题一样。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在对待社交网络问题时,如何保持你正确的思维和行为?

人类发明各种社交网络的初衷,只是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巩固和增加更多的真实社交,使我们在更多的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得到满足。这么来看,是否真实社交才是生活中各种快乐及孤独感的本源,社交网络只是现代社会交往的辅助手段而已。对待这个新型社交模式,不能仅仅是拥抱或者逃离的二选一,而应是在真实与虚拟生活的比例分配中更加理性—使用而不滥用,享受而不沉溺。

正方

丹·艾瑞利(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教授):任何人把自己最新的情况放到网上,然后通过社交网络,跟自己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分享。而当这种分享得到一些人的肯定时,人的心理会有满足感。越多人参与,这种满足感就越强烈。

马修·利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交网络是分享的一种途径,而一次成功的经历在分享后,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快感都会得到增强。因此,社交媒体的普及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阅读和观察的习惯:人们开始不断考虑该如何分享这件事,以及和谁分享。仅仅是想到要分享某个激动人心的瞬间,就会激发人们美化成就的心理机制,即使还未真正地进行分享行为。

格罗斯·德特斯(德国社交网络研究专家):社交网络不会让人们感到更孤单。相反,频繁地更新Facebook会减少孤独,因为更新状态勤快的人会感到自己和朋友们联结在一起。我知道很多人担忧网络社交会使人孤独,他们害怕网络交往会成为现实社交的替代品。但更多研究认为,这种担心是不正确的,因为科技只是工具,会带来什么结果完全取决于人怎么用它。很有可能是,人因为孤独了,才跑去网络上找人交流。

王建宙(原中国联通董事长兼总裁):社交网络改变了人的行为方式。以前看到有趣的事,记在心里,见到朋友时讲述给大家听;现在看到有趣的事,立即拍下照片,发微信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处于社交网络的人,会养成事事喜欢与人分享的习惯。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又变成了一种责任。

邹岭(友加联合创始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出现多元化,时间成本的重要性使我们花在线上社交的时间越来越多,通过聊天、语音、点赞等方式非常高频地交流互动,加深情感,促进关系发展,而线下见面反而变成一个辅助手段,非常低频,人们的社交习惯都已经在发生变化了。现在的95后、00后出生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他们已经有大量的生活完全依赖网络,吃喝玩乐、喜怒哀乐,都在网上,他们通过网络来认识朋友再正常不过了。社交行为虽然是线上的,但产生的情感连接却是真实的,虚拟但不虚伪。

反方

帕特亚·埃克莱儿(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心理学教授):相比于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社交网络对人们造成的自卑感更加深刻,因为在电视上我们关注到的大多是一些明星或上流社会的人,这些人最多会让人们产生“羡慕感”,可是在社交网络上,我们看到的都是自己最熟悉的亲人、同事还有朋友,这些人对我们的打击要远远大于那些“遥远”的社会名流,此时酝酿出来的就不再是简单的“羡慕”了,而是更加危险的“嫉妒心理”。

雪莉·特克尔(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数字化的社交关系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彼此连接又可以互相隐身。但是抛除幻觉,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群体性孤独”。所以,选择逃离的小伙伴或许已经戳破了幻觉,感受到了孤独。

米克·麦凯布(李奥贝纳公司战略规划首席执行官):数字时代正走向落寞,人们希望摆脱数字时代的依赖,回归现实生活。社交网络已穷途末路。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 Facebook、微博、朋友圈等社交网络的使用,等于机器替代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而面对面的沟通来往其实是人的进化选择出来的天性,人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叫做梭状回面孔区(FFA),专门负责识别人脸和表情的,这是一种进化优势。但现在面对面的交流已经替换成了数码化的交往,你看不到对话者的表情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与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带来的风险与心理不确定性都很大。同时,在社交网络上展示自己的生活和品位,等于不得不跟全世界特别幸福、特别有钱的人比较,对于一些人来讲这就产生了挫折感。

猜你喜欢
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真的有社交网络成瘾这回事吗?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大象都是社交家
社交网络时代的“新青年”
你的社交障碍是什么
2016年社交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