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2017-01-06 11:42尹昭
师道 2016年1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语文文章

尹昭

“思维是世间最美丽的花朵”(恩格斯)。如果说思维是秩序化的意识活动,思维的独特性指的就是个体智力活动的独立能力和特殊之处,学界也有人将思维的独特性理解为独特思维。独特思维与创造思维有许多相同之处,两者都由多层次的思维系统构成。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作文是个体内在思维的外在体现,是一项创造性活动。作文本身与独特思维有着密切关联,因为作文构思必须要依赖于思维和想象,作文新主题、新形象的生成与个体想象能力密切相关。而直觉、想象、灵感等非逻辑性思维在作文写作上起着重要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如果只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而不关注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求异性和独特性,就只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沿着一般思维规律向前发展,学生也会养成因循守旧、默守陈规的习惯。因此,教师要以作文为突破口,精心设计,科学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独特思维能力。

结合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来看,作文在语文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较大,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许多高中语文教师都缺乏创新的勇气,也不重视作文教学方法创新,而是将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模式视为最保险的教学模式,即小心揣摩出题者的意图,认真划分各种雷区,时刻提醒学生按照考试要求去写“保底文”。这种作文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学生的作文写作热情,也削弱了作文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努力按照教师要求去牢记写作“定式”,按照考试要求去命题、立意、写作,避免因为不符合考试要求而影响作文分值。长期以来,在标准化思维、考试作文命题导向影响下,许多学生从小采用的都是一些书面化、政治化的作文内容和方法,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立意陈旧、枯燥无趣。此外,由于阅历有限,加上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多学生在写作中都存在结构模式化、词汇匮乏、表达平淡等问题。许多人写文章要么照搬照抄别人的句子,要么就是运用平淡无奇的语言去重复一些事情,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和词语去给文章增光添彩。

面对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问题,高中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针对学生思维发展制定作文教学计划,创新作文教学手段,开展写作训练,同时鼓励学生敢于打破现有的写作模式,积极学习他人成功的写作经验,以提高学生独特思维能力。教学中,发展学生独特思维的策略主要有几个方面:

1. 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鼓励独特思维

学生独特思维能力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作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要明确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改变过去那种因循守旧的教学态度,摈弃以多取胜、盲目训练的做法,用多样文题、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独特思维能力。如在以“故乡的秋”为主题的命题作文教学中,以往的语文本上有许多与“故乡”“秋天”有关的文章,如鲁迅的《故乡》、老舍的《古都的秋》等,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喜欢以这些文章为例,写一些故乡的风土人情和秋天的景色。这些文章虽然谈得上是中规中矩,但是由于许多人对故乡的理解都是肤浅而片面的,所以他们写出的文章更像是一种语言游戏,文章本身缺少可读性和欣赏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避免那种先入为主的给学生灌输情感取向、标注价值尺度的做法,而是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告诉学生如何规避传统的“话语垄断”写作方式,从哪些方面进行情感表达。其次,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经验范围来命题,鼓励学生运用新鲜活泼的材料和富有情趣的内容去写作。

2. 创设写作情景,为独特思维提供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打破个体大脑相应区的平静或抑制状态,是唤起个体冲动的首先条件。具体到作文教学中,创设富有情绪的写作情景,是激活学生大脑相应区、拓展学生写作思路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作文主题,利用图画、多媒体创设“图画”意境,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唤醒感知,激活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写作情景,让学生从生活的“材料库”中选择有效素材来写作。如在国庆前后,某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安排了一篇以歌颂祖国为题的作文,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该教师配合国歌展示了一组国庆节漫画,然后让学生结合漫画去联系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如键盘侠、“爱国”暴徒等去写作,这样不仅为学生独特思维提供了动力,拓宽了学生思路,还加深了学生对爱国的认识和了解。

3. 让学生体会独特思维的价值和乐趣

独特思维是一项高智能活动,个体独特思维能力培养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独特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体会到独特思维的价值和乐趣,教师可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创造条件,利用富有趣味的文题启发学生想象。教师可通过问题思路细化和形象创设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选择一些富有情感冲击力或富有哲理的作文题目、话题让学生去写作,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热门话题、与文题契合的语句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争取使作文跳出假、大、空的怪圈。二是在作文指导中要关注学生体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从他人那里吸收一些好的东西,或利用更加自由的写作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鼓励他们用富有激情的眼光、用独特思维去反映生活。

4. 在作文评价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成就感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都有自我实现的追求和愿望。学生在作文写作上获得的成就感会转化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学习兴趣,促使其更加热爱写作。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作文评价这个渠道,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写作成就感和长期写作的情趣。如在人物记事类作文批改、评价中,教师既要肯定那些思想健康、情感丰富的作文,还要关注学困生、想法独特的学生的内心世界,分析学生独特的思维路径和方法,然后在作文评价课上,给予学生自由倾吐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想象力和个性化表达方法,使学生真正能做到“我手写我心”。这样不仅可以营造“人人都可以自由表达”的民主写作氛围,还能改变学生写作内容和方式“千人一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高中语文文章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