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文化看中国的现代审美特征
大众文化是现代商业和信息业的产物,它以大众作为主体参与和构建文化为特征。审美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经过的多次嬗变都与社会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现代审美观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不再是象牙塔内学术精英们孜孜以求的问题,而是走下神坛,成为大众的创作和消费品,因此,大众文化下的审美观形成了独特的特征,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商业性、大众性、非理性和叛逆性。
大众文化;审美观;商业性;大众性;非理性;叛逆性
对于什么是美,古往今来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柏拉图认为,美就是自然的法则在艺术中的体现;斯宾诺莎认为和谐就是美;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些观点在本质上都遵循美学以道德伦理为核心,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宗旨,因此被称为古典美学。启蒙运动之后,伴随着人们对自我认识的提高以及对科学和理性的推崇,以自由为核心的新的美学观点应运而生,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波德莱尔、尼采、阿多诺等人。波德莱尔的诗歌 《恶之花》,通过恶来发现美,在美的体验中感受到恶的存在。尼采认为,道德总是虚假的,艺术是形而上学的活动方式,艺术才是本真的。而在阿多诺看来,美就是否定不完美现实的一种力量。他们的用意都是希望通过审美活动来表达对现实世界不妥协的抗争精神,这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之美。
审美活动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是人类的内在需要,是基本的人性之一。审美活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有一定数量的可供自由支配的劳动时间,所以人的审美活动长期以来是与人的存在和发展状况一致的。
原始时期人类的审美活动局限于生存活动的狭隘地域和对象,这类活动的内容中很大一部分是传说,最初人类审美活动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对原始图腾的制作和原始歌舞编排上。
原始人群向早期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由于部落战争增多,人类的审美活动也由对原始和平生活的表现转向对血腥掠杀的反映。在这个过渡时期,出现了最初的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当时最为常见的艺术形式是木雕、石刻和青铜器雕刻。这个时期人类的审美活动,无论隶属于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多与天命观、神人观相联系。一方面表现了人们对自然、宇宙、命运的畏惧心理,和社会中刚刚开始的赋于人的生活气息的活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当时的统治阶级已开始借助宗教实现对人民的精神统治。
社会发展到封建时代,人类逐渐从对天、鬼、神等神秘、恐惧的氛围中挣脱出来,从对外在事物的依附转入对社会关系的依赖。这个时期,人类的审美活动主要反映维护社会安定的道德伦理观念、征战游侠的荣誉观念以及劳动人民对压迫的反抗和对美好的憧憬。戏剧、小说、诗歌、绘画和建筑等形式已成为人们审美活动和审美观念的主要表现形式。此时审美活动已表露出人类活动的自主性和对精神内在意义的追求,风格显得秀美和悦,富有生活气息。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个人作为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摆脱了自然的、传统的社会关系,摆脱了对生活共同体的直接附属和依赖,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人对人的依赖转而变成为人对物的依赖。作为独立人的审美活动具有下面的特点:反抗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由对外在事物的关注转向注重个人和个人的内心感受,审美活动也日益成为人的内在精神需求的一部分。同事,审美活动的形式空前繁荣,文学、艺术、绘画、雕塑等开始塑造具有独立个性的人物,突出人性的力量,宗教神学、道德伦理、国家民族观念等逐渐沦为了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建筑式样、人们的服饰及其他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创造已不是为一个外在的目的服务而是以人本身主义作为宗旨。但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以盈利为目的,一方面固然大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不免为了利润而迎合浅薄庸俗的需求。体现在审美活动上也是如此,在审美活动为产业渗透的地方,艺术的生产就屈从于利润的创造,以量的无限性代替了审美创造的独特性,以迎合人性的弱点取代审美活动中对美好事物的塑造和表现。审美活动的这种负面倾向,是与这个时代人性的普遍异化相一致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虽然每个时代对美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却总是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进入现代,电视、电脑、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体技术更加发达,与之伴随的各种宣传模式也渗透进入人们的视野和思想,审美已经不再是象牙塔里面供文化精英们讨论的哲学话题,而是深入千家万户,涉及方方面面的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角度来看,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的产物。有人说这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所以,在现代性发展的意义上它也不是与“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简单对立的概念,而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当代市民文化。
大众文化在英文中称作popular culture或者mass culture,指的是伴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而发生的一种大众参与生产文化的现象。当代大众文化是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
历史上对于大众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批判的主张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他们把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看待,而文化产业则是一种受利润驱使的商业行为,是一种赤裸裸的盈利动机在文化形态上的投放。因此他们认为,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并不具有真正的艺术特征,它只是一种受到操纵的消费品。为了便于规模生产,大众文化总是以标准化、模式化和模式化为特征,因此它是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的。而且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并不真正源于大众而只是统治者利益和趣味的反映,因此它是具有欺骗性的。
支持的主张以英国伯明翰学派为代表,代表人物有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威廉斯和E.P.汤普森等左翼学者。出于对“文化”这个概念的不同认识,他们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解也完全不同。他们认为,来自工人阶级的通俗文化和商业性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而前者才是真正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种彰显低层意识的平民文化,是从底层和内部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的内涵和意义不只是单方向的传播,大众作为消费者也参与意义的生产,具有能动性。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意识形态博弈的文化场域”。因此大众也并非如法兰克福学派所言的“文化白痴”,而是作为主体参与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博弈,是大众文化的主动建构者,具有构建性。
在后现代社会,大众文化从边缘走向前台,真正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德里达、利奥塔、詹明信、鲍德里亚等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们对大众文化的思考也构成了我们理解西方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理论范式。他们认为,大众文化首先具有多元性。从审美维度上看,他们反对传统以理性为中心的审美原则,认可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娱乐化和功利化等以感性体验为中心的审美标准。从价值立场而言,后现代主义多元取向和宽容态度为大众文化提供了自由空间和思想场域。后现代主义反对唯一性、权威性、绝对性,宣扬多元化、相对性、非确定性,主张“怎么都行”(费耶·阿本德语)的价值准则。这使得大众文化不再是精英文化的反面,而成为沟通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二者的桥梁。其次,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消费文化。在后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的逻辑逐渐渗透至文化形态之中,文化商品化倾向不断增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为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不断得以彰显。大众文化是视觉文化,具有平面化和碎片化的特征。再次,他们认为大众文化具有平面化和庸俗化的特征。在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中,拼贴则成为通用的、程式化的流行语言,过去统一的艺术风格被分解为种种支离破碎的文化元素,毫无规则地粘贴在一起,真正的艺术风格已不复存在,创作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意识形态需要。现代媒体中经常出现的纷繁影像的任意结合、故事情节的随意穿插、商品包装的浮华炫丽、畅销小说的虚构编造等,这些方式都表现了现代生活的碎片化、断裂化的时代特征。人们也以暂时的享受代替了历史的思索,经典性、永恒性、权威性等早已成为过时概念,崇高感、悲剧感、使命感、责任感已然荡然无存,而这更加凸显了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平面化、碎片化的时代特征。
正是因为大众文化具有以上的属性,我们可以归纳出当今中国大众的审美趣味有以下新的特征:
4.1 商业性。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与其传播方式密切相关,广播、电视、电影等现代传媒早已被深深打上了商业化的烙印,通过现代传媒的炒作,才得以掀起一波高过一波的文化浪潮。大众不仅是文化的主体和受众,也成为了文化的消费者,因而,追求时尚、追求享受也就成了这一时期审美的特征之一。具体的表现有新年贺岁片、国产大片、日剧韩剧的流行,对国际品牌的推崇,小资及其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出现和认可,以及各种网络用语和“神曲”的流行。
4.2 大众性。可以说今天的文化前所未有地贴近每个人的生活,不管男女老幼,没有人能幸免于大众文化的影响之外。当前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跑男”等综艺节目,都是以群众的参与为特点,大大拉近了明星与群众之间的距离。通过网络,人们更可以感受到自己创造文化的感觉,聊天室、论坛、博客、微信等都为个体提供了发表自己意见、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和空间。在这里,只要你有吸引众人眼球的东西,不管是稀有的收藏、罕见的绝技,还是厚积的实力,抑或过人的勇气,都可以由平时默默无闻的路人变成万人瞩目的“网红”。
4.3 非理性。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在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意义。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集合体,不再有一个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文化,而各种各样的亚文化层出不穷。 《甄嬛传》虚托历史,演绎当今, 《步步惊心》、 《仙剑奇侠》、 《花千骨》等穿越剧、神怪剧、仙侠剧,无一不在解构原有的生活,再用与以往不同的方式重新构建人生。
4.4 叛逆性。也许是被正统文化熏陶得过久后的偏离,也许是出于对那种越来越脱离现实的精英文化的嘲弄,现代文化不知何时带上了叛逆的标签,现代人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及个性的张扬。有时甚至美丑不分,是非莫辨,有的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审丑”。比如早些年的“芙蓉姐姐”和“凤姐”,她们因为外表和自我感觉的反差以及言论的出格而成为大家讨论甚至膜拜的对象。还有网络上各种形式的“晒”,都是一系列对旧体系、旧观念的挑战。各种观点异彩纷呈,不同意见都可以被听到,强势观点不再以一统性的,压倒一切的形式被人毫无置疑地接受,这正是大众文化民主性的体现,而叛逆性正是通向真正民主的必经之途。
[1]李映冰.审美意识形态的模式研究 [D].苏州:苏州大学,2013.
[2]李星良.人的历史发展与人的审美活动的关系[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03):77~80.
[3]鲁晶.当代大众文化的审美辨识与大学生审美教育 [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邹广文,常晋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J].学海,2001(05):68~73.
[5]樊瑞科.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6]何蕾.电视与大众审美文化研究 [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528225 广东东软学院英语系 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