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娴 腾和泰
摘 要:近年来,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本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调查近5年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74-02
近年来教育技术学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2015年本科招生计划中,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院校多达267所。然而,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次就业率低、无法找到专业对口岗位等就业问题显著。因此,调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地方本科院校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呼伦贝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近5年(2010~2014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发放,共发放问卷74份,回收74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一次就业率低,对2015届毕业生只做访谈调查。
一、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程度低,一次就业率低
在问卷调查中,从事与专业对口或联系密切的工作毕业生仅为24人,占总人数的33%,有67%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无关(如图1所示)。在2015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的调查中,仅有10%的学生在毕业离校前找到工作,一次就业率偏低。
图1 图2
(二)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化,民营(私营)企业成为就业的主要领域,教师行业次之
毕业生就业分布在民营(私营)企业、学校、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各行各业,其中以民营(私营)企业最多,占总人数的47.3%,学校次之,占总人数的22.97%。(如图2所示)。
(三)毕业生就业需求多元化,信息技术教师岗成为学生专业对口首选岗位
在问到如果有可能,你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时,毕业生的回答呈现多元化,包括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公务员、数字媒体技术人员、秘书、市场业务员等。其中,信息技术教师成为毕业生的首选,明显高于其他岗位的比例,占总人数的28.93%。(如图3所示)
图3
(四)毕业生岗位薪酬中等偏低,工作以一线基层为主
据调查,毕业5年内的这些毕业生岗位薪酬在3000元以下及3000元以上基本各占50%左右,但是岗位薪酬在2000~3000元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7.84%,可见毕业生岗位薪酬中等偏低。(如图4所示)。工作岗位以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和一线教师为主,占总人数的83.78%。(如图5所示)
图4
图5
二、 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根据对行业领域相关人员的访谈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呼伦贝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低
首先,教育技术学专业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由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这种交叉学科的特质,注定它要遭遇一种尴尬境地,比教育没有教育学专业好,比技术没有信息科学专业好。社会在相关岗位选择毕业生时,习惯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如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从单一、传统角度进行比较,不能突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
其次,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我国出现比较晚,专业人员对社会的影响及对社会的贡献还没有凸显,社会相关领域人员还没有去足够认识并认可这一专业。
(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不足
教育技术学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学科,就业面相对较宽,这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就业时的一个优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正因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具有就业面宽的特点,在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不专”的现实。以往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注重对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面培养,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出现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会的现状。
同时,在以往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实验、实践环节的课时相对较少,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只有在教育实习环节时间相对集中。这种学生实践时间少,内容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时间分散、理论联系实践不够等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理论基本不用、实践基本不会”的现象。
(三)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素质不能满足岗位需求
除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外,学生素质也影响学生就业。由于呼伦贝尔学院属于地方本科院校,学生高考录取分数较低,生源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生源为职业高中生源,学生高中阶段在基础学科如英语、数学、物理、语文等方面的知识就更显欠缺,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相对普通高中生源较差。这种知识和能力的缺失导致一部分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效果较差、效率较低,在就业时不能满足岗位要求。
(四)受地方经济发展限制
目前,学生就业地域主要有两大主流地区,一是北京等一线城市,二是生源所在地,在生源所在地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0%。呼伦贝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只针对内蒙古地区招生,因此,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内蒙古地区为主。根据我们对内蒙古地区学校及相关企业的调查,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学校对于教育技术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大部分是机械的,对于教育技术的认识也是片面的;另一方面,目前在内蒙古地区缺乏具有代表性、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因此,限制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三、 改善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措施
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及影响因素,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就业。
(一)加大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宣传工作,将教育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相关领域
高校建立与当地教育局或中小学的联系,通过对中小学领导、教师的培训,去中小学听课、指导教育技术相关课题研究,学生见习、实习等渠道,宣传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让教育部门领导和一线教学人员逐渐认识、认同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
(二)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方面,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将人才培养方向主要定位于信息技术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方面,毕业生毕业后能胜任工作。
通过调查,目前呼伦贝尔学院毕业生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岗位和数字媒体技术岗位。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毕业生工作内容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计算机机房维护为主,一些毕业生还兼职教务管理、学校相关活动的音视频资料的采集、辅助其他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材料、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的培训等工作。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人员主要在相关企业从事UI界面设计或视频资源开发工作。
另一方面,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从毕业生工作单位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意见看,教育技术学专业以往的课程体系完全可以适应相关岗位需求。之所以出现学生“理论基本不用、实践基本不会”的现象,是因为在以往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时间较少且分散在各个课程和学期,缺乏综合性的实验内容。
因此,通过增加实验课时、增加综合性实验比例加强课程设计等环节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
(三)全面提高素质,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
学校或教师除了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及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
(四)拓宽学生就业视野和渠道
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就业岗位、企事业单位现状及用人要求,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拓宽学生就业思路,而不是一味选择离家近或者一线大城市作为就业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启龙.甘肃省民族地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现状及其改革研究——以合作民族师专为个案[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2]徐红彩.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建议——对2005届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