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认知风格学生化学学习策略的差异性研究

2017-01-05 21:53程瑶琴江玉媛闫蒙钢
化学教学 2016年11期

程瑶琴+江玉媛+闫蒙钢

摘要:阐述了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的类型,选择安徽省芜湖市两所中学的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镶嵌图形测验》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认知风格的学生,对其进行化学学习策略的问卷调查,得出场依存者与场独立者在各种学习策略上的差异性。

关键词:认知风格;场独立;场依存;化学学习策略;镶嵌图形测验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1–0009–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从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基础、性别等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以寻找改进教学的途径。因而常常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例如考试成绩)上,而很少考虑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学习策略运用上的差异,以及造成学生化学学习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感受,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认知风格,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学习策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1 概述

1.1 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认知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偏爱。最早致力于认知风格研究并在许多领域中作出了开拓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erman. A. Witkin 1916~1979),在成人知觉领域的研究中,依据个体在认知加工中对所处环境线索的依赖程度,威特金发现场依存与场独立两种普遍的认知风格。

“场”就是周围的环境,它对人的知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场独立和场依存是一对连续体,在连续体的一端是场独立,另一端则是场依存。场独立和场依存代表了人们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场依存者往往依靠外部提供的有关信息,倾向于从整体上认知事物;场独立者则往往依靠自己内部具有的知识框架,倾向于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这种偏好不断地影响人们在认知、心理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行为表现。郑航(1999)[1]对不同类型的认知风格与学习的行为做了详尽的讨论,见表1。

2.2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在布鲁纳提出认知策略以后逐步形成的概念,至今都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胡斌武(1995)[2]将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乃至调控整个学习活动的内部学习方式或技巧”。

学者们对学习策略的界定众说纷纭,因此有关学习策略的结构和层次也就存在很大的争议。总的来说,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1)丹瑟洛(Dansereau,1985)等人认为,学习活动是一个由多种内容紧密关联的活动构成的复杂的活动系统。学习策略是由相互作用的两种策略系统组成:基本策略系统和支持策略系统。基本策略系统包括获得和存储信息的策略以及提取和使用这些存储信息的策略。支持策略系统包括目标确定与规划策略、心绪调控策略和检查诊断策略[3]。

(2)麦克尔(Mckeachie,1990)等人将学习策略划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寻求他人支持策略[4]。

(3)O Malley和Chamot(1990)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将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5]。

国内关于化学学习策略的研究时间不长,但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研究成果已有了一定的积淀。邓喜红等(2005)[6]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策略运用上,认知策略运用得还比较好,但元认知策略和某些高级的学习策略的运用却很不令人满意,需要接受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

本研究在麦克尔学习理论指导下,对高中生在化学学习中使用学习策略的状况进行调查,并尝试探讨认知风格对化学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希望能为高中生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和效果提供一些指导,为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提供一些启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课题选择安徽省芜湖市两所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所为地方示范高中,另一所为省级示范高中,在两校使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两个班级,共计四个班227名学生进行研究。

2.2 研究工具

在场依存-场独立认知风格研究基础上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年修订的《镶嵌图形测验》。该测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共九道题,为练习题;第二、三部分各十道题,每道题下面都标注了要找出的简单图形的号码,要求被试尽快找出隐藏在复杂图形中指定的简单图形。该测验是参照国外测验编制的,并选取了国内的被试进行测试,得出该测验校正后的信度为0.9,效度为0.49。国内在研究认知方式时常采用这一工具。

在化学学习策略的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文所用问卷参考C. E. Weintein的《学习策略测验》(LASSI)和麦克尔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而编制成,包括元认知策略、一般认知策略和具体的学习方法三个层面,将学习策略划分为复述、精加工、组织、计划、监视、调节、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寻求他人支持10个子项目,结合化学学习的具体情况设置问题。全问卷共包括40个题目,评分方式采用5分制,重测信度为0.713,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其中每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处于0.76~0.93,均超过了0.7可接受水平,表明各学习策略的量表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3 研究方法

答卷前对学生讲明如何答卷,要求认真客观地填写,以避免随意和应付,测试收回问卷227份。有效问卷223份,无效问卷4份,回收率98.3%。

2.3.1 场依存-场独立认知风格的施测和计分方式

该测验是一个速度因素占重要地位的测验。在测验题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时限,使测验以适应于各种不同团体以及不同的研究目的。根据本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此次测验每部分时限为4分钟,共计12分钟。

评分前,阅卷人员应先看被试在第一部分测验中完成的情况,以确定被试是否理解了这个测验的说明。对于没有理解测验说明的被试试卷作为废卷处理。学生测验分数是以第二、三部分中正确画出指定的简单图形总数记分。每题1分,总分最高20分。为统一评分标准,便于操作,计分时,只有当被试画出的图形与简单图形完全一致时,才算正确。

2.3.2 化学学习策略的调查实施、计分与处理方式

该调查问卷共有40道选择题。根据本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高一学生),以及前期的试测,确定此次调查问卷用时十分钟。

该调查问卷共40小题,从1到40每4个小题为一种学习策略,共10种学习策略。每题采用5点计分法,完全符合得5分;大致符合得4分;部分符合得3分;大致不符合得2分;完全不符合得1分。每一种学习策略满分为20分。典型场依存者每种学习策略得分的平均分作为场依存者该策略的得分,典型场独立者每种学习策略得分的平均分作为场独立者该策略的得分。将数据录入计算机,经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每个学习策略对场依存者、场独立者在该策略的平均分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

3 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

3.1 场依存—场独立认知风格数据统计

在本研究中以《镶嵌图形测验》给出的成人常模为依据,按照公式:标准分数z=(被试得分-相应常模团体的平均分)/相应常模团体分数的标准差。公式:T=50+10z。计算出T作为认知风格的代表值,如果T值大于50则表明被试倾向于场独立性,其值越大(越接近80)独立性越强;反之,如果T值小于50,则表明被试倾向于场依存性,其值越小(越接近20),依存性就越强。常模分数及常模标准差如下:

成年总体的常模分数为:9.76

常模标准差为:4.57

成年男性的常模分数为:9.86

常模标准差为:4.45

成年女性的常模分数为:9.69

常模标准差为:4.89

由于高一学生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确定是典型场依存或是场独立组,可以参考成人的常模分数和常模标准差。

对两所中学高一年级四个班共227人实施镶嵌图形测验。其中偏向于场依存的130人,占57%;倾向于场独立的97人,占43%。选定在镶嵌图形测验中得分高的前30名学生定为典型场独立型组,得分低的后30名学生为典型场依存型组(见表2)。

3.2 化学学习策略数据统计

场依存与场独立组各学习策略平均得分统计见表3(满分20分)。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前高一学生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调节策略总体得分较高,表明学生的机械记忆及有意义记忆水平都较高,并能够较好地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任务。这可能与我国基础教育中教师比较擅长采用简单或复杂的重复方式进行教学,并对于学生的学习技巧进行了训练有关。例如,当学生意识到他不理解某一部分内容时,会放慢速度或者回过头复习;测验时跳过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等。

另一方面,高一学生的计划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总体得分偏低。计划策略需要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时间管理策略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管理策略需要合理选择或者适应学习环境。这些学习策略都需要学生成为主动而非被动的学习者,这也是我们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3 认知风格与化学学习策略的差异分析

将数据录入计算机经SPSS19.0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对场独立与场依存组,进行每一个学习策略独立样本t检验,判断显著性差异。如果Sig.<0.05,则在95%的置信区间上,两样本的方差存在显著性差异。

3.3.1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学习策略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场依存与场独立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学习策略为有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和努力管理策略。

在精细加工策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场依存组比场独立组分数略高。在调查项“记忆元素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等内容时,我会利用一些记忆诀窍”中,67%的场依存组选择完全符合或者大致符合,40%的场独立组选择完全符合或者大致符合。场依存者比场独立者更会使用一些化学记忆诀窍。

在计划策略方面,场依存型组和场独立型组无显著性差异,场独立者分数较高。说明场依存型组相比于场独立型组,学习更易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中,较少能根据自己学习的具体状况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相应的调节。

3.3.2 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学习策略

场依存与场独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学习策略有组织策略和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在组织策略上,F值为4.73,其对应的显著性水平Sig.=0.034<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例如,在调查项“复习时,我喜欢把繁复的化学知识变成简要的提纲,以便更好地记住,如物质的分类”中,54%的场独立组选择完全符合或者大致符合,33%的场依存组选择完全符合或者大致符合。可见场独立者比场依存者更喜欢将知识系统化记忆。此结果也显示出了场独立型学习者有主见,自主精神较强,能够利用结构流程图、模型或表格的方式进行概括和归纳,从而将知识进行内化;而场依存型学习者依赖性较强,不擅长对学习材料的内在关系进行建构,而更关注教师的讲解与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所学内容深入理解和记忆。

在寻求他人支持策略上,F值为16.091,其对应的显著性水平Sig.=0.000<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寻求他人帮助策略包括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能够寻求教师或者伙伴的帮助。场依存组在寻求他人帮助策略上的平均分是15分,而场独立组的平均分是11分。场依存者一般更容易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寻求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从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但是比较缺乏独立思考的意愿。而场独立者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及意愿较低,在遇到问题时倾向于自己独立解决,而不愿意寻求别人帮助。这与大多数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表现较为突出。

4 对高一化学教学的启发

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策略的使用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但从调查分析发现,有少数学生能够恰到好处地使用学习策略,这部分学生恰恰是班级里学习效率比较高的孩子。因此教师可以使用相关测量工具以及日常观察对学生的认知风格有大概了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

(1)场依存者依赖于外部学习动机,情感比较脆弱,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心。同时应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场依存者在遇到问题时倾向于寻求他人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他们先独立思考、自己寻找解决办法,实在解决不了时再给予提醒,帮助其整理出每一章节的知识框架,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并根据具体状况进行相应的调节。

(2)对于场独立的学生,组织知识能力强,对平时的学习有较完整的计划,学习动力更多的是来源于内在动机,不善于寻求他人帮助。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当提高他们的内在成就,为长久的发展做准备。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须多加关注,适当提醒并提供帮助,另外除了知识框架的梳理,还要注意一些零碎知识点的积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

不同的认知风格对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因此而断定一种认知风格优于另一种认知风格。事实上,场独立与场依存两种认知风格并没有好坏之分,每种认知风格都有优势和不足。因此,明确学生的认知风格有助于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郑航.认知风格与教学策略的选择[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3):61~63.

[2]胡斌武.学习策略的结构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21~123.

[3] D.F.Dansereau, 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 In J.W.Segal,S.F. Chipman & Glaser(Eds.), Thinking and Learning Skills: Relating Instruction to Research [C].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5: 209~239.

[4] Mckeachie, W.J..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ollege Classroom: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M].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7: 34.

[5] OMalley, J.M., Chamot, A.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squistion[M].Cambrige: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77~83.

[6]邓喜红,谢祥林,李玉姣.高中一年级学生化学学习策略的调查[J].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5,2(23):145~145.

[7] R.赖丁等著.庞维国译.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李进.化学学习策略体系及初高中生化学学习策略差异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0]常雯,李远蓉.学习策略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使用情况的调查[J].化学教育,2008,(3):50~52.

[11]郑丽萍.场独立与场依赖风格对外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28):16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