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
摘 要:通过对传媒业界和学院新闻专业毕业生开展的调查可知,实践教学存在高校与媒体之间没有形成有效无缝对接、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实习机会和岗位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实践教师师资力量短缺、实践教学设备有限、经费不足、实践教学模块中传统媒体居主导地位等问题,应以业界需求、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系统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视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大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以进一步提高独立学院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48-03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自2004年建校以来,至今已培养了9届新闻专业毕业生,从调查统计情况来看,有一大批毕业生从事的是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工作,且适应工作的能力较强,而且有一些毕业生已经成为媒体或单位的中坚力量,有些进入了国内知名媒体工作,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说明江淮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被社会接纳并认可的,是能够为国家、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的。面对当下日新月异的传媒环境的变化和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如何使江淮学院培养出来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具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更适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融媒体时代的需求,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
一、调查总体情况介绍和呈现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和优秀的人才,制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我们设计了针对传媒单位的调查问卷。在广泛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对象所属的单位从地方媒体到省级媒体、中央级媒体,从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台、通讯社)到新媒体(网站、客户端),调查对象从媒体普通员工到部门领导人到高层管理者,除了媒体之外,还有少部分与媒体相关的单位(文化传播公司、新媒体客户端开发公司等)。同时我们还设计了针对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回访调查表。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76份,其中媒体172份,学生104份。
针对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状况和要求,从对问卷调查结果统计的情况来看,表现出这样几个明显的特点:
1.强调具备良好的新闻专业素养,具备优秀的新闻采写编评的能力,尤其是采写能力。良好的新闻专业素养,对新闻事件保持敏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这是一切的基础。从调查情况来看,无论是被调查的媒体单位,还是回访的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八成以上的调查对象都提到,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掌握基本的采访写作技能,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优秀的写作能力,高效的沟通技巧,尤其强调采访写作能力。采访能力是衡量一个记者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文字功底扎实,写作能力强也非常重要。李良荣教授曾多次谈到:“文字表达,是我们新闻传播专业最主要的能力,是我们赖以立足的根本,是我们新闻传播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最主要的特色。文字表达,就是要以最简洁的文字,叙述一个故事,流畅地明白无误地阐明一个思想。我们需要出口成章,落笔成文,倚马可待。”[1]并提出有文字表达能力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互联网时代是最有前途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多加强这方面的业务训练,请专业指导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指导。
2.强调扎实的作风,踏实的学习态度。从调查结果可看出,几乎所有的调查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学生的学风、作风。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在媒体实习期间,或者工作期间,都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态度端正,勤奋刻苦,主动做事,主动学习,主动发现新闻。很多调查者认为能力可以培养,态度和责任心是能力的前提,并且要细心、留心,善于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抓住机会提升自己。比如有很多单位都不太愿意接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实习生,或者态度不端正、不踏实认真的实习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从在校学习期间就要注意培养,这样在实习工作期间才能学风优良作风扎实。要做一个优秀的记者,科班出身是一个好的垫脚石,但要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人的勤奋、经验积累和学习纳新更加重要[2]。
3.从传统媒体生产向新媒体阵营靠拢。新媒体时代,随着大众对信息需求的日益提升与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媒体越来越受到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与认同。因此新闻专业的学生应关注并了解新媒体,微博、微信、官方公众号日常运营方法。新媒体环境下,技术在传媒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应加强与技术产品的沟通,对技术有所了解。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从业人员,可以不是技术产品方面的专家,但是一定要对技术有所了解,能用技术的语言来沟通工作,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3]。新媒体在传播模式、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要不断去学习去适应,要参加全媒体实践,既有传统媒体的实践,也有新媒体的实践。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统计,结合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情况,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高校与媒体之间没有形成有效无缝对接。据调查统计数据分析,68.2%的调查者所属媒体单位与相关高校新闻专业建立了长期的联系或合作关系,或在媒体建立了高校新闻专业实践基地。31.8%的媒体单位没有与高校新闻专业建立实践基地或长期的合作关系,但不排除提供少量的实习岗位。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调查者认为,媒体建立高校新闻专业实践基地的主要困难之一是学生实践能力缺乏,不能适应岗位需求,当然也有其他原因,比如实习岗位有限,而实习生太多,单位容纳不了;增加单位管理负担等。即使有的媒体单位与高校建立了长期的联系或合作,或建立了高校新闻专业实践基地,其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或互动也非常有限。比如偶尔提供几个实习岗位,但非常有限;学生去媒体参观的时候给与方便,提供参观场所,派工作人员进行答疑释惑等。从高校方面来看,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高校本身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来设计的,忽视了用人单位的需求;有的是模仿大校的教学模式设计的,而忽视了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些都导致了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根据调查结果分析,95%的调查对象认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一般,需要再培训才能适应媒体的要求;85.5%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新闻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岗位中突出的问题是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存在脱节现象;64.5%的人认为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包括实践操作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50%的人认为学生缺乏对行业特点及行业形势的认识。
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首先思想上重视不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认为这才是正常的教学活动。因此而采取的各种检查与督查方式、考核方式,都是针对课堂上传授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比如计算工作量的时候,实践课按打9折计算的方式来计算工作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思想上更加偏向理论课。其次课程设置比重重理论轻实践。以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为例,学院早期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表现出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学院从2012级开始实行学分制,在此之前,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在整个课程比例中占非常小的比例。实行学分制后,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有所增加,在2012级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中,在学科专业教育模块中总学分为63,实践课程学分占12(包括实训和实验课),在实践教育模块中总学分为19,但与所有学生都相关的实践环节为13学分(包括专业实习4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后来随着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深化,又逐渐增加了实践课的比重。但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实践课程的比重仍有待提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薄弱,不能满足媒体和就业单位的需求,难免会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3.实习机会和岗位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教学不应脱离实践。在本次调查中,大部分的调查对象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实习实践的重要性,提出新闻专业的学生应多实践、早实践,而且要有计划系统性的实践,要保证一定的实习实践时间,实习不能流于形式。通过实习不仅能验证消化所学理论知识,而且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知识,形成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学习,真正达到实习实践的目的。但同时又存在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调查者认为,媒体建立高校新闻专业实践基地的主要困难之一,是实习岗位有限,而实习生太多,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
4.实践教师师资力量短缺。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有一大部分是依靠所依附的大校的教师,或者是从其它高校外聘的教师,只有一小部分是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这也是独立学院的特色之一。而独立学院的教师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年轻化。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所招聘的专职教师大部分都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比起大校的教师,他们相对比较年轻,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其次缺乏丰富的媒体实践经验。很多年轻教师大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学院担任教师,他们的媒体实践经验很多还停留在在校期间的实习,有的也有短短的几年媒体实践经验。但新媒体时代,传媒是一个基于科技飞速变化的学科,新闻的生产、传播、运营都发生了变化。以往的那点媒体实践经验,早已不足以应对媒体的新态势,不能与时俱进地反映新闻传播科技的最新变化;最后,身兼数职。随着独立学院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办学规模的扩大,独立学院学生数越来越多,机构设置也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但学院的教职员工数量与此却不成正比,而且学院有一定的工作量任务考核,这就导致了很多年轻教师身兼数职,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很多专职教师既从事教学,又同时兼任辅导员或其它的行政工作,而时间和精力有限,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认真高质量的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指导质量上难免会大打折扣。
5.实践教学设备有限,经费不足。从对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回访调查的情况来看,八成的毕业生认为,学院应加强软件硬件建设,提供优质的实践教学条件,多开设实践性课程。从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实践教学设备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比如以摄影摄像器材为例,学院共有10台单反相机,6台摄像机,但这几台机器每年供新闻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画专业等将近两百个学生共用,通常是十几个人甚至更多人共用一台机器,每个人用的时间非常有限,有时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有困难。除此之外,实践教学经费也严重不足,比如早期带学生去媒体参观,需要解决交通费,早期是学生自付,后来经过申请学院给予报销车费,但很多方面实践教学经费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
6.实践教学模块中传统媒体居主导地位。在本次调查中,大部分的受访者都提到让学生参加全媒体实践,既有传统媒体的实践,也有新媒体的实践,比如新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的日常运营方法,了解并适应新媒体的写作方式等。而在当下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仍未突破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束缚,尚未与时俱进地反映新闻传播科技的最新成果。相应地实践教学模块的设置也是传统媒体居主导地位。
综上而言,根据新闻专业毕业生反馈信息,结合传媒行业对新闻专业学生的反馈和需求信息,结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状况,说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融媒体时代就业市场对人才多方面、深层次的现实需求,传媒业界、社会现实需求和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没能形成有效的对接,难以避免会出现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等一系列问题。
三、改进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1.以业界需求、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应主动与新闻媒体单位以及其它与新闻相关的单位进行广泛的沟通,定期开展一些交流,了解业界的需求,结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学的设置比重,及时调整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根据传媒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而不是高校单方面居庙堂之上,闭门造车,或模仿母体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来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是要根据行业的需求、社会的需要设置调整培养方案。
2.构建系统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早期办学之初,安徽大学江淮学院的实践课程设置的非常少,后来随着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办学规模的扩大,根据传媒业界和社会的需求,逐渐增加了实践课程设置的比重,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也在不断调整。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开设了知识相关联的实践教学课程,这样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初步形成了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统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来检验、巩固理论,最终使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都得到巩固和提升。
3.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从两方面着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首先要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本次对传媒业界的调查中,八成以上的调查者都提到高校应与一些新闻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联系,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并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可适当开展订制化人才培养,定期主动了解新闻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定期派出学生前往媒体实习,进行实战操作,并跟踪实习效果,重视专业实习,指导老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态和实习效果等。做到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使之对学生的学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就业等方面真正有所帮助,比如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就可与学生的实习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安徽大学江淮学院院内媒体平台很多最初就是由新闻专业的学生创办的,并且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总体运转良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可适当加大这些媒体平台的建设力度,提供基本的实践场所和基本的实践设备,加大管理和指导的力度,使其不再处于散养的状态,可派新闻专业教师或业界人士进行管理或指导,使校内媒体平台真正成为新闻专业或者其他爱好新闻的学生锻炼和提升新闻业务技能的一些重要平台,为学生业务技能的锻炼提供基本的保障。学生学习和实习实践期间的一些优秀作品可在校内媒体平台上展示,或者通过橱窗、举办展览会的形式展示,并给与奖励,或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使校内媒体平台成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扭转那种认为只有在校外媒体实习才是实习的观念。
4.重视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除依托母体高校的师资队伍以外,独立学院要加大学院自身的教师队伍的培养。独立学院的教师具有年轻化、媒体实践经验不足、身兼数职等特点,除此之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年轻教师学习能力较强,学院要在适当为年青教师减压的同时,不断为学院教师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同时可以不定期的选派年青教师深入媒体锻炼,到业界顶岗挂职,兼职实习等,使年青教师“走出去”,真正融入到新闻一线业务中。另外,坚持“引进来”,加强与业界的联手,不定期的邀请媒体的一线和资深记者编辑进高校,进课堂,开办讲座,加入到实践教师队伍中来,请他们担任校外导师。用传媒业界鲜活的智慧、案例与经验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地反映并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可以和媒体保持开放的公共平台,比如论坛、交流群等,便于师生和媒体的一线人员保持沟通和交流,助力学院实践教学。
5.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独立学院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一对一或与一对多对话式练习、大篷车新闻课堂、新闻实践作坊间等的教学方法,这些方式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各个院校情况不同,独立学院可结合院校实际选取适宜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比如可邀请资深媒体采编人员担任校外导师,开展实践教学;可发动优秀校友资源,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多接触具体的新闻业务,在实践中学习,当学生有一定量的动手经验积累后,再结合实际效果进行集中式或一对一的点评或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业务能力。
6.加大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有效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保障。组织学生去实习基地参观考察,需要解决交通费用,邀请业界知名人士来学院开展讲座、做交流活动需要经费的保障,带学生出去采风也需要经费的保障,经费跟不上,实践活动就难以正常有效的开展。加大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对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媒体时代的老传统》在建桥学院新媒体论坛上的发言.微信号:上海观察,2015-12-26.
〔2〕李松云.新闻采访有没有技巧?答案在这里.吉林文史出版社,2016.
〔3〕高海珍,王瑞斌.从业18年横跨5类媒体 一位总编辑的转型秘诀.新闻与写作,2016,(7).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