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雷
期待整体7座家用MPV市场如同SUV一般井喷式发展,目前来看还缺乏观念、产品等诸多因素的配合
MPV——低端以面包车的形式运载货物穿梭于街巷;中高端以商务车的形式负责公务商务接送,但无一意外,都予人“商用”的形象。
如今,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车企又相继推出适合家用的MPV车型,一时间,MPV销量获得了积极的推动。
那么,7座家用MPV的销量会如预期的一般井喷吗?
社会环境
早在多年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就已经放开了双独二胎政策,但基于生活成本的考虑及独生观念延续等因素,又或者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为孩子提供更优越的生活环境,多数符合政策的家庭,甘愿放弃生育二胎的机会。
反观一些三、四线的城市,除了二孩意愿相对更为明显之外,不少家庭倾向于选择7座车是因为亲戚朋友住得近,7座车更能灵活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载人或载货);而且三、四线城市相对宽阔的路况及停车位给予大尺寸车型更好的使用环境。
相对于一、二线城市私人家庭用户的中高价位MPV车型,MPV新的机遇可以更多考量未来家庭人口结构会发生变化的三、四线城市中,面向低收入人群的中低价位车型。
市场环境
相对于其他家用车型,7座家用MPV的优势非常明显:乘坐舒适、承载人数多、车内空间大。然而这样的优势是否会直接在市场销量上得到体现呢?
TNS新华信认为,7座家用MPV想要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必须直面自己的竞争对手——7座SUV,扬长避短方能实现质的飞跃。
相对同级别的SUV,MPV虽有内部空间、舒适性和经济性(车价及油耗)等优点,但外观、通过性和操控性是与SUV竞争时的短板。只有在这些方面缩小与SUV的差距,它的市场表现才值得期待。
横向比较
在北美市场,7座家用MPV(mini-van)非常普及,无论是平时出行或购物,7座MPV灵活的三排座椅以及宽敞的车内空间具有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受到拥有多个小孩的家庭的广泛青睐。
而在中国市场,二孩家庭是否愿意为7座家用MPV买单呢?深入对比后不难发现,虽然中国市场在销量规模上领先,但普通消费者的用车观念仍有一定差距。
在中国,更多的用户购买的是家庭第一辆车,也是家里唯一的用车。从无到有的改变,使用户在购车和用车过程中对爱车赋予更多情感上的需求。
对车主而言,车辆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更是一张钢铁名片。显而易见,现有的MPV在外观上与中国用户传统的审美理念仍存在一定差距。
综上所述,伴随二胎政策的开放,中低价位车型有望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发展。但倘若期待整体7座家用MPV市场如同SUV一般井喷式发展,目前来看还缺乏观念、产品等诸多因素的配合。
只有车辆工具化概念越来越强,7座家用MPV的机会才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