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总经理空缺问题,一汽面临的是整个集团管理层年龄偏高,而且是断代问题
莫名,汽车圈又起波澜。
6月24日早晨,有媒体发消息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即将北上,任一汽集团总经理;一汽集团总经理许宪平将进京,任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
一时间,议论纷纷,徐的北上最引人关注。
许宪平进京,《汽车商业评论》已有了解,但徐留平北上则闻所未闻。本刊记者随即致电相关人士,被告知这是不可能的传闻。
很快,长安汽车也发出公告表示,关于“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北上一汽”的报道,属于该媒体主观推断,截至目前,长安汽车未收到任何与此报道有关联的信息。
与此同时,徐留平也在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微信朋友圈转发的公告下留言:“和长安共荣辱,共奋斗!”
按说,事情至此,本应告一段落,但仍有好事者“不甘心”,猜测中组部对徐留平已有调整,但他本人还不知道而已。
事实是否如此,外界尚不得而知,但某种程度上,这样的猜测也是“情有可原”,因为一汽的现状着实令人“着急”——一汽老国企的弊病之重,几乎行业人所共知。
徐建一因腐败问题落马后,徐平北上,很快发布了一汽集团发展自主品牌新的组织构架,试图对一汽的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敢于在这样一家盘根错节的老国企“动刀子”使得外界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在上层建筑搭建好后,一汽突然间又陷入了“平静”,特别是自主板块的发展至今没有达到外界预期。
近日又出现因为再度推迟整体上市与投资者“互撕”等情况,虽然其中必有不得已的隐情,但一汽的未来再度受到严重质疑。
相较之下,在徐留平的带领下,长安汽车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从早年顶住压力,进行“五国七地”研发布局,从头开始踏踏实实做自主,到之后产业链各个环节逐步提升,长安已经推出了逸动、CS75、CS35等一系列明星产品,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毫无争议的“排头兵”。
如果不出意外,长安基于新平台的第三代产品将于明年问世,同时它也尝试在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领域发力,是被外界最为看好的本土车企之一。
从徐留平的业绩来看,“北上”之说或由此产生。但在防止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被合资品牌绞杀的关键时刻,让一位正带领长安走在成功道路上的主帅,作为二把手去拯救一汽,显然不是深思熟虑之举,既对长安不利,也于一汽无补。
关于许宪平进京,一汽内部早有传闻,并有人向媒体证实他已接受过有关部门的考评。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同为大型央企,是我国最大的先进技术装备引进服务商、最大的轻工产品和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最大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分销与服务商,以及重要的装备制造商、国际工程承包商、医药生产与供应商、技术服务与咨询商、建筑地产商。
如果最终许宪平果真升任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虽然这样的企业并非真正的实业,但这对其个人职业生涯而言,无疑开启了一个光明的通道,不必担心随着“泰坦尼克号”一起沉没。
说一汽是泰坦尼克号,想必有人会不同意。那么,谁将成为许宪平的继任者将是接下来关注的焦点。如果不想让一汽成为冰川沉船,对于这个位置的选择和任命,无论是组织部,还是国资委必然都是慎之又慎。
几天前,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将发展中国品牌定位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一汽本来就是“共和国长子”,曾经被寄予厚望,而在经历种种风波后,任何变动又会颇为敏感。
从企业发展角度看,《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许的继任者应该会从一汽内部产生。徐平前往长春只有一年多时间,他的搭档需要对一汽非常熟悉,两人互相配合,方能有效展开工作。
但是一汽集团现任副总中已经鲜有能够继任者。
去年,吴绍明已经离开一汽,他的空缺至今没有填补;金毅,1956年2月生,理论上今年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董春波,1964年3月生,领导研发未有真正建树;滕铁骑,1957年12月生,曾经同许宪平争夺过总经理,明年也该到点退休。
年纪最轻的是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昭翮,1962年9月生,来一汽前是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基本不可能抓具体经营。现在唯一有可能的是排名在金毅后面的秦焕明,1960年10月生,经历过各种岗位,实战经验丰富,但年龄也偏大。
考虑到1957年1月出生的徐平也将很快到点,一汽集团整个管理层面临更新换代的严峻局面。后来者呼声最大的有两个人——一汽轿车总经理安铁成和一汽-大众总经理张丕杰,但前者是1963年生,后者是1961年生,几乎是和现任集团领导处于同一个年龄层。
这从另外一个方面反应出一汽集团的严重问题,即在管理层培养上的断代现象。和其他走在前列的汽车集团相比,一汽集团各级管理层平均年龄要高大约10岁。
对此,徐建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现任徐平也未见有动作,副总岗位空缺将近一年也无任何动作。联想当年竺延风大批培养年轻干部以及后来不少干部的外流,颇让人感慨。
如此,现在一汽集团面临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总经理人选空缺的问题。在这个角度考虑问题,那么谁当总经理,谁未来接任董事长,谁又来接替将要到点的副总经理,这已经是一盘大棋。
实际上,面对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中国汽车界恐怕没有一个有能力的外来者真心愿意北上去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