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全球首款商业化太阳能汽车之后,汉能还需要克服6大技术和现实难题
7月2日晚上,汉能控股在北京总部大院为上千人打造了一台颇具看头的秀场。秀的主角是四款太阳能动力汽车。
在“全球第一台可商业化薄膜发电太阳能动力汽车”备受关注的同时,人们对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的举动普遍看作是——“汉能没钱了,推一个新概念继续编故事画大饼,忽悠资本市场拉高股价”,虽然李河君一再声称他“不懂资本”。
汉能控股的核心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年报显示,2015年,汉能薄膜发电营收28.15亿港元,较2014年下跌约70.7%,公司全年亏损122.33亿港元。
如此背景下,抓住当前新能源汽车风口,扭转业绩表现,似乎也算合情合理。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任何一个伟大创新或产业革命的背后都离不开庞大资本支持,所以不论是玩资本获利,还是借资本助力,外界如何解读对汉能来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河君和他领导下的团队是不是真心想做成这件事情。
汉能的砷化镓薄膜太阳能芯片具有超轻、超薄、可弯曲、弱光性好、颜色可调、形状可塑等特点,这是太阳能发电技术应用在汽车领域中所具备的先天优势,也是有别于传统油电混合动力、锂电池纯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思路。
尽管具备造太阳能汽车的先天优势,但在《汽车商业评论》看来,要实现规模化量产,还克服诸多技术和现实难题。
其一,太阳能芯片和车身制造成本过于高昂。
以此次发布的Solar L为例,其整车车顶集成的太阳能芯片面积约6平方米,成本高达20万美元。
为最大程度地满足轻量化需求,Solar系列全车采用铝合金框架和结合碳纤维车身。虽然未来可通过大规模量产降低材料成本,但市场规模化和成本最小化本身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
其二,高昂的材料成本带来高昂的维修养护成本。剐蹭、碰撞在所难免,无论是太阳能芯片、铝合金还是碳纤维材料,其维修和更换成本不是一般家庭用车所能接受。
其三,汉能宣称“太阳能动力汽车在光照5~6小时条件下,日均发电量8~10度,可驱动汽车行驶80公里左右”,但前提条件是“理想状态”,而现实中哪有这么“理想”?
其四,砷化镓中砷含有剧毒,提炼过程有较大安全风险;镓是稀有金属,储量能否满足产业化需要,目前尚无定论。
其五,薄膜太阳能芯片的颜色、质感等视觉效果就像给汽车表面铺了一层凉席,与人们习惯的平整光亮的车身表面差异太大。所以在汽车造型的设计方面,如何做到更加符合大众对汽车的审美标准,是汉能的又一个挑战。
最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资质以及推向市场后的政策性补贴等问题,也是汉能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鉴于此,对汉能造车的评论,唱衰之声不绝于耳。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如果用于撬动金融市场,只需先进的技术、美好的愿景和现实的概念即可,但要启动规模化商业市场,就必须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
相较于价格敏感的汽车市场,航天(卫星、无人机)、军用(野外工程车)以及特定汽车(长期户外科考或旅游多功能车)领域或许是更好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