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微忆

2017-01-05 12:21任轩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作文选闲书海南岛

任轩

我所能忆起的童年之事不多,能清楚地记住细节的更少,但我却时常能感受到童年对我的影响力之大。许多我现在的毛病和纠结、困惑之事,大抵都能在童年找到根源。读书也是如此。我读书之时的烦躁与安宁、所好与不屑,都有着童年的影子。

说来惭愧,我到八岁时仍不会背一句唐诗宋词,除了连环画,似乎就没有看过什么书了。就是连环画,也是从邻居比我大一点的小孩处借来。作为渔民的后代,我家几乎是没有书的。除了据说母亲出嫁时外公作为嫁妆给她的两本厚厚的32开的《毛主席语录》之外,就是零散且数量不超过十个指头的杂志。直到小学三年级,似乎一日之间,班级里好多同学都有了课外书《七侠五义》《东周列国志》《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当时连“四大名著”都不知道,更别说一些后来才知道的所谓明清白话小说了。这些书对于当时的我们,都是禁书,只能偷偷地看,一被老师发现,结果只有被没收一途。这是在学校里看闲书的“待遇”,在家里这些书则“罪名”更大,被视为“废人之书”,当然这话我是从母亲对我的批评里得来。我的同学中有许多家长并不那么严厉地禁止他们看此类书。

至今我都很惊讶,那么小,我们真的认识那么多字吗?但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回连续几个晚上,点着蜡烛偷偷地看《隋唐英雄传》,为了避免看得睡着了引起火灾,我拣了一块小薄砖把蜡烛置于其上。与此类似,我时常质疑其是否真实存在过却又印象深刻的另一件事是,大约三岁那一年,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很想读书,于是将家中两块方凳搬到一起,一高一低,坐在低的方凳上,手搁在高的方凳子上,无书无笔,一切的动作都是模仿邻居大小孩做作业的样子。但那一刻却给了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的安宁和对书的兴奋之感。乃至现在有时候当我烦躁时,这个画面就会跑出来,我就会想站到书架前。可以说读书之乐,我很早就感受到了。那一幕之于我,就像一块石头身上的斑纹。

当年读那些“罪书”的时候,从未想过为什么而读,读了要干吗,只是觉得书里的故事很好玩,很有趣,扣人心弦。如今我偏爱文史,哪怕是一张民国时期的报纸都比当代著名的书更吸引我,或许就与小时候的读书经历有关。

事实上,我的父母十分支持我读书,只是对我十分严厉,希望我能读一些对学习有助益的书籍。课本、作文选、字典,是我上小学时期可以在大人面前公开阅读而不会受到批评的三大读物。按理说,课本是不能够称之为读物的,因为那是正式教育的图本,目的性太明确,似乎读了就是为了塑造一个有用之身。但因为一件事情,课本被我视为读物。应该是二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本吧,当中有一篇很短的文章,题目已然记不得,只记得内容讲的是海南岛,配图是椰树与海滩。母亲不识字,当时父亲正在海南岛一带捕鱼。于是,我就把课本上的内容读给母亲听,并指着配图告诉她:“这就是海南岛的样子”。母亲是怎样回答我的,我已经忘记,但当时母亲的开心和笑容——那份情绪我是忘不了的,在她的情绪中我感受到了赞许。这份赞许,成为上学时期我努力想把书读好的动力。如今反思,我年少时的一些叛逆行为,却也是因为那份赞许——母亲对我严厉,我想反抗,可除了令她失望,我似乎没有别的法子。

读作文选,是另一件流行在中小学生世界里的事。当年的作文选有许多选本,有的很吸引人,有的读了几行觉得没意思就整本再没翻过。归根究底,当时决定我是否愿意读下去的东西,还是故事性。要说有意识地想从作文选中汲取写好作文的营养,已经比较晚了,大约在小学五年级的下半学期——那时我们的表述并非如此正式,而是按“册”来谈正受之教育的阶段,一年级第一学期谓之第“一册”,这个时期通称第“十册”。当时我的作文写得还过得去,曾有作文被语文老师贴到她办公室的墙壁上供同学参考。但我觉得一起被贴在墙壁上的有几篇作文写得更好,加上面临小升中了,我想着要考个好成绩,还是得有好方法。于是在某个周末的傍晚,我专程去请教一位学长。彼时他在县城读书,成绩很好,属于明星学生级别的人物,后来他考上了北大。他家与我外公是邻居,从小就对我很照顾。他告诉我,很简单,读作文选时不要花大量时间在作文上,而应该看作文选上附录的老师们的点评。这实在令我受益匪浅。那些点评就像引领我入门的大手,使我得以体会到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倘或说读课本和作文选还是目的性比较强的阅读行为,那么读字典,则全然是趣味驱动了。由于放学之后,做完例行的事情,如做作业、到井边打水洗脸洗澡、帮长辈做点家务等事之外,离吃晚饭往往有一段长短难定的时间。这段时间,并不适合阅读较长的文章,但字典不同,随时可读,随时可停,既不会造成“父母呼,应勿缓”,更能储备词汇量和知识。把字典当闲书读,一直伴随我到成年,直到“度娘”出现。就阅读行为而言,或许可以勉强将人比喻成石雕,课本赋其形,闲书养其气息。

尽管上了中学后,可以接触到的书籍和报刊越来越多,也时常到街上的租书店和地摊上去看书。但是,回想起来,我年少时的这一点读书经历,实在微不足道。只是每每对自己的一些阅读习惯无法理解时,便常常会要从童年去寻找答案。

猜你喜欢
作文选闲书海南岛
1961—2020年海南岛参考作物蒸散发变化及其成因
海南人为什么说福建话
“早春茶”开采
中国哲理画
小学高年级段作文教学的实践思考
回家读“闲书”吧
庆幸
聊聊我们的作文选
“作文选”,也是很好的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