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镇化要以太原都市区为抓手积极推进

2017-01-05 21:21李莉王江萍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34期
关键词:太原城镇化

李莉 王江萍

摘要:城市群是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太原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群之一,提出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大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构建“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总体布局。其中,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是太原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所以,太原城镇化要以太原都市区为抓手积极推进。

关键词:太原;城镇化;太原都市区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常态发展的周期,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提到在目前形势下,城镇化仍然是扩大和拉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持久动力。所以,“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心特色镇。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比较低。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城市群作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被赋予更多关注。太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群之一。早在2010年,山西就提出将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大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构建“一核一圈三群”城镇体系框架。按照《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山西将按照“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总体布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其中,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是太原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所以,太原城镇化发展要以太原都市区为抓手积极推进。

一、太原都市区建设是发展大势和现实可能的共同选择

(一)太原城镇化发展首当其冲要抓好太原都市区建设

按照“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发展战略,“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总面积5457平方公里,是全省城镇体系的组织核心,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极核。可以说,太原都市区建设是太原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一步。起步起得好,不仅会积累山西本地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而且会形成真正的聚集带动作用,加快太原都市圈的建设步伐,促进晋北中部城镇群、晋南中部城镇群和晋东南中部城镇群的发展,从而使山西综改区的建设落地生根,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二)太原都市区建设具有现实可能性

作为“一核”的太原都市区,其核心的核心是太原,关键的一环是实现太原晋中的同城化。首先,就国内发展形势而言,国家为了统筹区域发展,继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计划。随着促进中部崛起一系列新举措的全面实施,引起了国内产业布局和空间分布格局的调整与变化。中部地区具有特殊的资源优势,如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煤炭资源,吸引了许多沿海地区将部分产业、资金和项目逐步向中部地区转移,一些原来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中部城市发展迅速,促进了各区域间产业要素和人口的流动。其次,就山西省而言,按照“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布局,太原作为全省最大的对外开放平台,支持省会太原率先发展,在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和社会事业、省城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再次,就太原自身而言,能源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具有临北京、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将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武宿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为太原加大开放步伐、提升开放水平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平台。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意味着太原晋中同城化在交通、通信、教育等领域互通合作的基础上,跨上了更高水平的同城化发展平台。

二、太原都市区建设和城镇化推进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研究显示,2030年以前,我国需要市民化的农民还有3.9亿。这么庞大的人口进入城市,他们如何生存?同时,还有随之而来的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等等,都将对城镇化带来巨大挑战。如果这些关系到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影响城镇化的质量,导致城镇化发展的不可持续。所以,要生存,必须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要改变“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半城镇化”现象,促进“农民”到“市民”的彻底转变,保证进程务工“农民”能够享受到城镇“市民”水平的高质量公共服务。

(二)城镇化中的盲目圈地问题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而非土地的城镇化。要避免利用城镇化的合法话语,获取土地资源,主要是农村的土地资源。太原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缺乏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如果不能保障农民充分就业,不能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能简单地通过圈地、盖房,赶农民进城上楼这样的方式进行城镇化建设,否则,会造成城市中的贫民窟,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管理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城镇化的发展迅速与城市管理水平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的良好社会管理,才会让居民感觉更加幸福。如果不能实现良好的城市管理,极易产生犯罪、火灾、环境污染、疾病传染、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等隐患,进而阻碍城镇化的持续发展。

(四)城市生态建设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强拆强建、急功近利等行为往往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社会风险。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城乡自然和谐的城镇化,我们在做好中长期规划的同时,必须考虑城镇化的文明匹配度和社会承受力,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建设之路。通过规划科学化、产业集群化、资源利用集约化、基础设施网络化、环境生态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管理法治化等手段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就太原市而言,要大力推进气化太原、净化太原、绿化太原、健康太原建设。实施东西两山生态工程,加快东西山地区的联合整治及生态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太原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使汾河与城市有机联系、融为一体。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使太原成为青山绿水之城、绿色产业之城,提高城市居民的宜居感和幸福感。

(五)城镇化的资金问题

城镇化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没有钱就很难实现城市化,这是毋容置疑的。但实现城镇化需要准备多少资金,这些资金如何筹措,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搞清楚需要准备多少资金,首先要摸清当前城镇化率到底是多少,将来要达到的目标是多少,还有多少农民需要市民化,一个农民市民化的基本成本是多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城镇化的钱从哪里来?首先,要搞清楚我们的家底,有多少可以用来搞城镇化建设,作为专款予以确定划拨。其次要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引导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此外,从中央而言,可能需要改革税收体制,就地方而言,要妥善解决城镇化的融资问题,特别是要注意地方政府举债和长远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避免出现地方债务危机。

三、太原都市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注重核心区的建设

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城市化布局,支持太原率先发展,强化太原在全省经济社会和对外开放中的“火车头”作用。太原正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期,2000年至2015年,太原人口数量增加了85.7199万人,增长25.63%,年均增长率达到2.31%,人口数量增幅位居全省首位。太原都市区作为全省城镇化战略布局的核心,一方面中心城区规模和体量偏小,人口与经济实力不强,集聚能力不高;另一方面,城市功能、结构不够合理,对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构成压力。所以,扩容提质,转型发展是关键。当前,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型经济转型日趋紧迫的背景下,太原坚持在加快现代化上求突破、在提高宜居度上下功夫,扎实推动城市南移、旅游西进,构建以汾河为轴线的多中心、组团式、生态型的格局,主要抓好太榆科技创新城(包括在建的高校园区、武宿综保区,已启动建设的汾东新城和建议建设的太榆产业集聚区以及现有的高新区和经济区、晋中北部新城)、晋阳湖新城、阳曲和清徐等县城的建设,不断增强省城的龙头带动力,成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核、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融山贯水的现代宜居城市,提升中心城市对人口转移的吸引力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引领力。

(二)注重规划的统领作用

搞好规划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首要前提。根据《太原市都市区规划》,太原都市区将按照“三城四组团”的空间结构,形成城乡功能互补、环境友好、集约发展的城乡新格局。在具体的规划中,要注重中心区和卫星区域在区位、功能等方面的个性发展和相互衔接,城镇化过程中,各个发展区域要围绕产业发展做好相应的规划。当前,特别是要重视太原晋中同城化的规划设计,两市要在功能协作、空间共建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大胆创新,逐步实现两市“规划同筹、制度同构、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教同兴、交通同网、设施同布、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的目标。

(三)注重合理的产业布局

产业是城镇化的基础支撑。城镇化建设必须强化产业支撑,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使产业和城镇能够协调发展。如果城镇缺乏产业支撑,居民就难以实现就业,导致“睡城”、“空城”等现象的发生。如果产业布局不合理,各类资源过度向大城市集聚,不仅会引发各类城市病,而且会导致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萎缩,最终导致大中小城市发展的不平衡。

(四)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将众多的农村分散人口集中到城市,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太原市经济区、高新区为例,许多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但相应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却不能很好配套,导致企业职工医疗难,出行难,子女上学难等等,形成许多不稳定因素,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导致引进来的高端人才留不住,甚至本土培养的优秀人才也形成外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逆城市化。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公共事业的投入,避免各类城市病的发生,使城市功能更完善、更协调。

(作者单位:李莉,中共太原市委党校;王江萍,中北大学)

猜你喜欢
太原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除夜太原寒甚
A Study on Oscar Wild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