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的童年阴影,却再也没看过这么好看的动画片
动画片陪我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代,那么多感动我们的作品,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别人的脑洞和童年。这里没有要苛责《喜羊羊与灰太狼》或者《熊大熊二》等国产动画片的意思,而是要安利另一部脑洞内涵都清奇不俗的90年代的国产动画片——《魔方大厦》。
《魔方大厦》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构建的那个魔方世界,和我们花了20多年后看到的世界,几乎一模一样。
动画的主角是一个叫“来克”的熊孩子,他性格暴躁、调皮捣蛋、好奇心重,有一天来克在玩魔方的时候,竟跌入了魔方内部。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魔方,它的每一块对应着一个独特的世界,于是,来克开始了他的魔方大厦历险记,接下来更有天马行空的脑洞,戳人痛点的立意。这部充满荒诞色彩的超现实主义动画片,不只是一部献给儿童的动画片而已。
比如第二集,来克来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里,成人和孩子的立场发生了颠覆,大人们上幼儿园,孩子们却能够参选市长。来克以“如果我当选了市长,我要把所有爸爸妈妈装进罐头里”的竞选口号获得了孩子们的支持,成功当上市长。于是,爸爸妈妈们成群结队地被关进罐头里,罐头上还贴上了标签,细数了父母们的“罪行”:爸爸爱打麻将,整天不管我们,去罐头里好好反省;爸爸妈妈爱吵架,关在里面不说话,如果再吵架就永远不开它。
是不是有种好熟悉又好荒诞的感觉?世上有多少犯错的孩子,就有多少不合格的父母,扭曲的现实,往往是荒诞之源。这样暗喻现实的故事一共有10集,沉重而又以孩童化的视角表现,《魔方大厦》以一种肆无忌惮的想象力讲故事,没有沦为空洞的儿童肥皂剧。虽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后来因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等原因,将原本定为26集的《魔方大厦》,拍了10集就虎头蛇尾收了场,但是它仍然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动画片。
假如爱有天意,让我当个魔法少女
小的时候,我最爱的动画是《美少女战士》,美少女战士是我心中成熟美少女的典范,对我来说可望而不可及,所以儿时最爱的另一部动画《魔卡少女樱》的女主角木之本樱,则直接成为了我效仿的对象。
这位被日媒评为“初代萌王”的小樱同学,是位热情勇敢还很时髦的小女孩。不过,当年还“Too young too simple”的我哪里能认真领会这个女孩身上的人性光辉呢?更别提Get到作者CLAMP在动画中设定的交叉世界线和这些人物背后的真相。我只知道这位小樱同学,明明看起来和我一样马马虎虎,但是竟能让土豪闺蜜知世为她亲手制作一套又一套的“战斗服”,身边围绕的也是小狼、桃矢、雪兔这类高颜值、高情商的“小鲜肉”,还能使用魔法,凭着一股勇气把一张张捣蛋的库洛魔法牌收入囊中,还世界清静。于是,我收集起买文具赠送的小名片,假装是自己的魔法牌,走路时也故意蹦蹦跳跳,模仿小樱轻盈的步伐,做梦也想要一根粉红色的魔杖……或许,那时“羡慕嫉妒恨”的心情,到了今天也没有消失。
于是,当现在的我在网络上看到知名Lolita服装品牌BABY,THE STARS SHINE BRIGHT推出的《魔卡少女樱》合作款Lolita洋装,和少女品牌Secret Honey推出的合作款连衣裙的时候,内心在那一瞬间就被深深地被击中了。或许,这些小裙子确实有那么一些“不日常”,但看着这些小裙子,我就能想起当初那个想和小樱一样用爱与魔法拯救世界的自己。如果你不能理解我想成为魔法少女的心情,那么,就想想看过《哈利·波特》之后,幻想着“假如我也能收到猫头鹰送来的入学通知书”的自己吧。在心中保留一些无伤大雅的幻想,生活才会显现出一些你不曾发现过的色彩呢。所以,假如有机会,我想当个魔法少女!
乘着地铁,开启台湾文化发现之旅
台北市内文化馆遍布,沿着地铁去参观,好似藤蔓开花一般,伸展在每一个角落。它们需要你去发现,去寻找。
淡水线的圆山站是我最喜爱的地方,各式各样的博物馆集中安放在此,像藏书一样错落有致。5馆1址打造了“台北城市博物馆聚落”文化地图,由台北故事馆、台北美术馆、儿童育乐中心、台北广播电台、花博流行馆以及能够证明台湾新时期重要历史的圆山文化遗址组成,可谓享受台湾文化的宝地了。
其中,尤以台北美术馆的展览最值得期待。记得当时去看了“寻梅故事”和徐冰的“天书”展,会场布置独具特色,每一个细节都吸引人的眼球。美术馆地上三层、地下三层,内外设计别致,造型宏伟,堪称现代感十足的灰白色建筑物,也是台湾第一座以展览现代艺术为主的美术馆。
台湾人对书店也有一种不舍的情怀,无论是常见的诚品、金石堂、敦煌书局,还是那些散布在各处的独立书店、二手老书店,都是台湾人于繁华闹市中,于噪杂混乱中,享受宁静致远的地方。台湾人喜欢大隐隐于市,喜欢在城市中找到宁静与喧嚣的平衡点。听起来物质性的活动,诸如书店的跳蚤市场,在台湾被称为“用过即弃的爱情”;旧书拍卖会变成了“过期的旧书,不过期的求知欲”;书店搬家,则是“喜新念旧,移馆别恋”。在这样一种人声鼎沸中,找一种无声的智慧,台湾的文艺态度大抵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