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韩国的中国支付企业

2017-01-05 05:28王莲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16年23期
关键词:免税店信用卡支付宝

王莲

四大支付企业悉数入韩

2016年上半年,中国出境游客数量再次迎来增长,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6上半年中国出境旅游者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次达到5 903万,比上一年同期增长4.3%。此外,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日本、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韩国旅游发展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7月赴韩旅游的中国游客达到91万人次,是一年前同期的3倍以上。而201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约25万名中国游客赴韩旅游,相较于2010年同期增加了近400%。

巨大的人流,往往也意味着巨大的商机。随着赴韩旅游人数的大幅上涨,韩国各大百货、免税店面向中国顾客的销售额也同比增长了 20%~40%。韩国某信用卡公司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外国人在韩消费的金额为7.8万亿韩元(约合467亿元人民币),其中来自中国游客的消费金额就达3.751 8万亿韩元,占近五成。如果把范围缩小到中国游客喜爱去的免税店与百货店等门店,这个比例则高达九成。

出境游客旺盛的购物欲望,就像指挥棒一般指引着国内互联网企业的进军方向。阿里巴巴、腾讯、“新美大”和携程旅行等与支付和吃喝玩乐有关的国内互联网企业,谁也不想错过出境消费这个大风口。

2016年8月底,韩国友利银行(韩国三大银行之一)宣布联手拉卡拉共同推出在韩结算服务,并由友利银行作为在韩的独家结算银行,共同在整容医院、商场和免税店等中国游客常去的地点,推广拉卡拉的在韩结算业务。至此,中国支付企业中的四大巨头(蚂蚁金服、银联、微信支付和拉卡拉)悉数进入韩国市场。

在拉卡拉入韩之前,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就已经和友利银行和韩亚银行等韩国境内多家支付机构签署了结算协议;而早在2007年就进驻韩国市场的中国银联,继宣布联合当地合作伙伴在全韩范围内开放加盟商户后,也在韩推出非接触式支付“闪付”服务,韩国最大的便利连锁店GS25的全韩数万家商户可以使用“闪付”;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更是大动作频繁,2016年9月韩国仁川机场宣布支持使用《支付宝》。作为韩国最大的民用机场,仁川机场拥有庞大的免税店购物区。

在四大巨头之中,《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之间的竞争尤为引人注目。2008年《支付宝》通过线上支付走进韩国,2014年底通过与韩国智能卡公司签订合同打开了韩国线下支付的大门,2015年4月全面启动在韩接入线下商户。在首尔的明洞商圈,超过三分之二的沿街商铺都接入了《支付宝》。此外,韩国前三大连锁便利店都已100%接入了《支付宝》。

与《支付宝》相比,微信支付打入海外市场的时间稍晚,但发展速度惊人,近半年韩国微信支付日均交易笔数和门店数增长都超过了5倍。2015年6月,韩国海外支付企业KRP携手韩亚信用卡公司最早在韩引进微信支付服务。今年5月初,韩国新世界集团宣布,与中国腾讯公司合作,并扩大微信支付服务,范围从既有的新世界百货增加至新世界旗下的免税店和品牌折扣购物中心。

对于这种局面,想必腾讯方面一定非常欣慰。毕竟,《支付宝》在PC时代依靠淘宝和其他购物平台布局,市场份额处于绝对霸主的地位。腾讯虽然发动了多次进攻,但都没有占到便宜。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终于有了《微信》这张王牌,两大巨头从线上布局到线下抢占,可以说不分上下。当大家还在讨论国内支付市场的格局之时,两大巨头早已悄悄将战场转移到了国外。

如出一辙的竞争模式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在欧美大行其道的Apply Pay难以落地韩国,为何《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会在韩国混得风生水起?

事实上,韩国是一个略为封闭的互联网市场。出于国家安全的原因,Google Maps都无法在韩国为世界游客提供驾车与步行等导航服务,只能提供公交导航。另一方面,韩国与欧美国家一样也是信用卡习惯占据主流的国家。与中国相比,韩国是一个信用卡非常分散的市场,这从客观上限制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与《微信》一样,韩国最流行的移动社交软件Kakao Talk也推出了自己的支付工具Kakao Pay,但它更多用于在线支付,线下消费场景中很难见到。值得一提的是,腾讯曾在2012年4月对Kakao投资72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3亿元),获得360万股股份(占比13.0%),成为Kakao的第二大股东。借助Kakao Pay的本土优势,加上亲自上阵的微信支付,腾讯的步伐比阿里巴巴更加扎实。

除Kakao Pay以外,三星和苹果也在韩国推广各自的Samsung Pay和Apple Pay,但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有趣的是,首尔明洞商圈的星巴克支持微信支付却不支持Apple Pay付款,而星巴克是Apple Pay全球推广的主要场景之一。更有意思的是,无论《支付宝》还是《微信》,目前均无法在中国的星巴克店里扫码付款。显然,《支付宝》和《微信》在海外布局中最明显的一个策略是,紧紧跟住中国游客的脚步,他们喜欢去哪儿逛,就努力把自己的支付接到哪儿去,做更精准的区域场景细分。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不仅策略相似,在具体打法上也与双方在国内的激战如出一辙,那就是屡试不爽的大招—补贴。为了拉拢用户,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已经司空见惯的补贴策略也蔓延到了韩国。2016年春节时,《微信》给在韩消费后的中国游客派送了现金红包,以提升微信支付在韩打开率。除了红包,《微信》和《支付宝》还通过送赠品的方式吸引用户。

除了用“真金白银”吸引用户,《支付宝》和《微信》还在用户体验上做文章。使用《支付宝》的用户不必在机场排队等候办理退税手续,只需把注册《支付宝》的手机号码或邮箱地址写在发票上投入机场投递箱,退税金额就会自动打入《支付宝》账户。而腾讯也推出了“退税通”,用户只需要扫一扫护照,即可进入公众号申请退税,退税金额将直接汇入用户微信零钱包。

支付巨头的长远野心

韩国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认为,中国游客赴韩旅游和消费,电子支付服务的便捷性,使韩国商家看到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电子支付在韩国发展迅速。而微信支付产品运营总监黄丽则表示,到境外消费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利用《微信》的社交属性和高频度的打开次数,来为商家提供更多的增值销售机会,而不仅仅只是支付本身,这也是微信支付得以在海外快速发展,以及被广大商家认同的原因。

《支付宝》和《微信》在韩国的打打闹闹,以及其他中国支付企业的参战,让韩国金融界既欢喜又担忧。目前,受到政策影响,虽然韩国境内信用卡的普及率在提高,不过受到信用卡支付的手续费不断下降,以及内需持续不振的双重影响,信用卡公司的利润率却在快速下滑。因此,许多大型信用卡企业甚至通过销售合约手机等手段来扩大收益。在这种局面下,能带来收益增长的中国支付公司自然受到韩国金融企业的欢迎。不过,他们也担心韩国自身缺少与之相抗衡的支付体系。

目前来看,韩国金融企业的担心是多余的。根据韩国有关法律规定,中国的支付企业只能够与持有相关资质的韩国金融企业的合作,仅针对赴韩的中国游客进行支付服务。所以,微信支付在韩国没有自设地推人员,而是借助第三方机构和资源开拓市场(比如韩亚银行),而《微信》仅提供开放接口与技术支持。

不过,中国支付企业想必也不会一直满足于此。从其他海外市场来看,《支付宝》在印度市场更多是输出IT基础和风控能力,而不是直铺线下。而在欧洲市场,《支付宝》是先从在线退税服务逐步切入当地线下交易环节,目前已覆盖超过20个欧洲国家使用《支付宝》退税。与之相比,微信支付的海外支付布局也正处于深挖场景阶段。从长远看,海外支付只是一个线下入口,腾讯是想把国内这套基于社交关系链的金融生态与线下业态搬到国外,不排除未来将用户从中国游客身上拓展到当地用户身上。

猜你喜欢
免税店信用卡支付宝
韩媒:应向中国政策看齐
奇客巴士支付宝旗舰店
信用卡资深用户
信用卡诈骗
办信用卡透支还债夫妻均获刑10年
我的支付宝
“人卡分离”时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刑事责任及思考
支付宝这样进医院
支付宝进医院: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