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看脸的时代
第一次拿起in360,最大感觉是这货小巧玲珑—长宽高三围尺寸为49×49×45mm,质量仅有135g,能轻松实现单手抓握。
in360的整体造型看上去有些像一个墨水瓶,外壳黑白分明。机身正上方是一个凸出来的镜头,镜头左边有一个指示灯,可对工作和充电等状态起指示作用,镜头右边则是一个麦克风孔。机身底部采用平面设计,4个角分别布有1个防滑触点,正中间有一个三脚架孔,可与随机附送的配件,将in360固定在自行车把手和安全头盔等户外运动工具上。
实体按键布局在in360的正面和左侧,一共4个按键。左侧布局的2颗按键功能分别为—“快门键/OK键”和“开关键/模式切换键”。正面布局的2颗按键功能则为—"WiFi/上键"和"下键",在这按键上方还有一块0.96英寸的TFTLCD显示屏。此外,在in360的机身外面,厂家还配置了一个可拆卸的防水盒。至于防水效果如何,先卖个关子,下文再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基础配置方面,in360采用了全志ARM架构处理器,运行内存为2GB,电池采用了容量为1 100mAh的锂电池。
此外,作为一款运动相机,广角镜头是必备的,in360也没例外,不过in360的广角达到了220°,有效光圈也达到2.4。成像方面,in360采用了索尼提供的imx179背照式800万像素CMOS传感器(尺寸为1/3.2英寸)。
在此基础之上,in360支持拍摄最大2 448X2 448分辨率的30帧方幅视频文件,或者1 440X1 440分辨率的60帧高速视频文件。既然能拍摄这么高清的视频,那储存拓展想必就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了。经笔者实测,in360最大支持128GB的MicroSD卡拓展!
实际体验如何?老司机带着in360去骑行
在使用in360拍摄之前,我们还要将in360与手机端的APP—XDV360相连接。连接的过程和方法,说明书上有说明,笔者就不赘述了。
进入APP我们会发现里面有多种拍摄视角可选—平铺视角、俯视视角、大地视角、分割视角和VR视角,此外还有镜头置顶模式、陀螺仪模式、环球模式、图像分割模式以及图像摊平模式可选,相信这些视角和模式能基本满足绝大部分的户外运动需求。
而作为一个自行车这项户外运动的“老司机”,笔者喜欢用常规的平铺视角和镜头置顶模式。因为in360是固定在自行车把手上的,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更显宽阔、容纳了更多景色,第一视角感也更加强烈。
至于拍摄出来的视频效果如何?一开始笔者用in360拍摄2440p清晰度的视频,实际效果令人满意,细节处理恰当,颜色还原真实,整体画面也没有明显变形。
上面的测试,是笔者手持in360,在移动较慢的情况下拍摄的。秉承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笔者带着in360出门骑行测试了一番。需注意的是,在高速运动时,需将in360的拍摄模式调整为“运动模式”,这时候视频清晰度就会自动调整为1440p。实际体验下来,在运动模式下,清晰度虽然有所下降(在手机上看差别并不明显),但画面的帧数有明显的提升,且画面的抖动控制得也不错,画面畸形情况较少。因此,即使是应对那些急速的户外运动,in360也应该不在话下。
视频拍摄没问题,那拍照片又如何呢?照片模式下,我们可以选择连拍、定时拍摄和拍摄运动轨迹等,模式还是挺多的,可满足多种个性化需求。但笔者是个摄影界的门外汉,也不知道如何专业分析,只有简单做一下对比—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in360拍摄的照片与笔者自用的iPhone 5s拍摄的照片相比并无明显差距,在远景和细节的处理上,感觉还是in360略胜一筹。不过夜拍的话,in360噪点还是比较明显的。在拍摄视频或照片后,我们可通过in360的Wi-Fi将视频和图片下载下来,然后可选择保存到手机或者是分享到社交平台。
至于防水效果,厂家宣传可以在30米水下工作。笔者并没有刻意去测试,只是一次骑行时碰到下雨,让in360淋了快半小时,回家拆开防水盒,里面滴水未进,防水效果还算靠谱。续航方面,实测拍摄1440p的视频时,in360大约能挺2个小时,一般的户外运动也就妥妥地拿下了。
最后,笔者补充一点,在APP内有一个“循环摄影”的功能。这个功能可让in360一物多用—充当行车记录仪。我们可通过循环摄影,将摄影的时间段分为1~5分钟不等,然后in360就会按照你设定的时间,拍摄相应时长的视频,同步到手机上,并重复这一系列动作,并且画面效果要比很多专业的行车记录仪要出色。
小编观点
随着户外运动的大热,国内不少创业者看准了这个商机,马不停蹄地推出一些“抢位”之作。这些产品不仅扰乱了整个市场,也坑了不少用户。本文所介绍的in360应该不是“坑货”,加之其799元人民币的售价,也不算太贵。对此感兴趣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不妨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