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直径对饲料加工质量和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7-01-05 05:19李军国于纪宾于治芹
饲料工业 2017年21期
关键词:颗粒饲料肉鸡硬度

■韩 晴 李军国 于纪宾 于治芹 李 俊,2*

(1.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2.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饲料加工过程是影响饲料品质的重要因素。加工过程中的配方组成、原料的粉碎粒度、调质温度、模孔直径等因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和动物生长性能均会产生影响。在相同配方下,关于粉碎粒度、调质温度、混合均匀度等对饲料品质的影响研究已有文献报道,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也较全面。在颗粒直径方面,刘蓓一等的研究表明,最佳的饲料颗粒大小可以促进鸡肠道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但是,关于不同颗粒直径组合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而针对肉鸡不同生长阶段采用不同颗粒直径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还未见报道。饲料颗粒直径的大小不仅会对饲料生产过程的加工能耗和生产效率产生影响,还会影响肉鸡的生长指标。因此,研究肉鸡不同生长阶段适宜的饲料颗粒直径大小,对降低加工能耗、提高饲料的生产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鸡生长性能、降低料重比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典型肉鸡饲料类型,肉鸡饲喂前期(0~21 d)采用相同配方的破碎料,中期(22~35 d)、后期(36~42 d)采用相同配方、不同直径的颗粒料,研究肉鸡中、后期料的饲料颗粒直径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分组

本试验肉鸡采用3阶段饲养,前期饲料(0~21日龄)采用相同配方的破碎料,中期(22~35日龄)和后期(36~42日龄)饲料颗粒直径见表1,设8个处理组。

前期料加工参数:粉碎筛片孔径2.0 mm;调质温度75℃;模孔直径4.0 mm、长径比10∶1;颗粒破碎。

中、后期料加工参数:粉碎筛片孔径2.0 mm;调质温度75℃;模孔长径比10∶1、模孔直径2.5、3.0、3.5、4.0、4.5 mm。

本试验共选用864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

表1 各处理组颗粒直径组合

1.2 试验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

前期(0~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试验饲料的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

1.3 饲养管理

试验由专人负责,其饲养管理参照AA肉仔鸡的饲养管理手册进行,给肉鸡仔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

表2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试验开始前10 d将鸡舍打扫干净,将鸡笼、饮水器、水斗、料斗清洗干净,待鸡舍干燥后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封闭熏蒸24 h,然后打开鸡舍通风1周再进行试验。

将购入的864只AA肉仔鸡,称重,公母分开,随机分成8个处理,6个重复,采用单层立式笼养,每个重复随机分到各个鸡笼里。

每天观察鸡群的采食、饮水、粪便及精神状态,出现死鸡准确记录日期并及时截料称重,保证鸡的健康生长。

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1.4.1 饲料样品采集

每个处理组在制粒冷却后取样4次,每次取样时间间隔一致,各取样量不少于2 kg。取样后用密封袋包装,贮备于4℃冰箱中用于各项指标检测。

1.4.2 颗粒硬度的测定

硬度的测定参照《饲料检验化验员》中颗粒饲料硬度的测定方法,采用质构分析仪(TA.XT2i,Surrey,UK)对单个颗粒径向加压的方法,将其破碎。图形中第1个峰值处的力值表示颗粒的硬度。用30粒颗粒的平均值表示该样品的硬度。

1.4.3 颗粒耐久性指数(PDI)的测定

参照ASAE Standard S269.3 Pellet Durability In⁃dex Test,将饲料样品过8目筛后。称取500 g的已筛样品放入回转箱(PDT,Seedburo,USA)中翻转10 min,取出样品,同样过8目筛,称取剩余颗粒饲料的质量,按公式计算PDI。

PDI(%)=(翻转后颗粒饲料的质量/翻转前颗粒饲料的质量)×100

1.4.4 生长性能的测定

分别于20与41日龄早上开始控料,自由饮水,使试验鸡空腹24 h,与21和42日龄早上逐只称重,以重复为单位计算各组试验鸡的平均体重。准确记录每天耗料量,出现死鸡时截料称重,计算各阶段总耗料量。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采用SPSS19.0,Duncan's法多重比较检验差值的显著性,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结果

2.1 不同颗粒直径饲料制粒电耗及产量

不同颗粒直径饲料制粒电耗及产量见表3。由表3可知,随着颗粒直径的逐渐升高,制粒电耗逐渐减小,而饲料产量逐渐升高。

表3 不同颗粒直径饲料制粒电耗及产量

2.2 不同模孔直径对肉鸡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

不同模孔直径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在相同制粒条件下(粉碎粒度、调质温度、模孔长径比一定),颗粒硬度随模孔直径的增大呈升高趋势,模孔直径在2.5~4.0 mm之间,饲料颗粒硬度随颗粒直径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颗粒直径4.5 mm的颗粒硬度增幅较小,与颗粒直径4.0 mm的颗粒饲料硬度无显著差异。PDI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呈下降趋势,颗粒直径2.5 mm的颗粒料PDI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颗粒直径在3.0~4.0 mm之间,颗粒PDI无显著差异,颗粒直径为4.5 mm时PDI显著低于其它4个处理组。

表4 不同颗粒直径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

2.3 不同颗粒直径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5)

2.3.1 22~42 d肉鸡生长性能

22~42 d肉鸡日采食量最大组为第5处理组,第2、4、6处理组次之,第7处理组肉鸡的日采食量最小,但各处理组日采食量之间无显著差异。22~42 d肉鸡的日增重最大组为第1及4组,第6、8组次之,第7处理组肉鸡的日增重最小,且第1、4、8处理组的日增重与第7处理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22~42 d料重比方面,第1处理组最小,第4、8处理组次之,第5处理组料重比最大,但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2.3.2 0~42 d肉鸡生长性能

在经过42 d饲喂试验后,6周肉鸡的平均体重最大的为第1及第4处理组,第8处理组次之,第7处理组最低,且第1、4、8处理组与第7处理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42 d肉鸡日增重最大组为第1及第4处理组,第8处理组次之,第7处理组的日增重最小,且第7处理组与第1、4、8处理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42 d肉鸡日采食量最大组为第5处理组,第2、4、6处理组次之,第7处理组最小,但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0~42 d肉鸡料重比较低组为第1、3、7、8处理组,第4处理组次之,第5处理组料重比最大,但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

综合分析得出,颗粒直径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8个处理组中,第4处理组,即肉鸡22~35 d饲喂3 mm颗粒直径饲料、35~42 d饲喂4 mm颗粒直径饲料生长效果较好。

3 讨论

3.1 不同模孔直径对肉鸡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

表5 不同颗粒直径组合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5 (续) 不同颗粒直径组合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颗粒饲料几何尺寸对颗粒的硬度及PDI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颗粒饲料的硬度是指颗粒饲料对外压力所引起变形的抵抗能力,颗粒饲料的硬度表明颗粒饲料的结实程度。本试验中,在长径比、粉碎筛片孔径及调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模孔直径的增加,颗粒饲料硬度呈增长趋势。这与前人的模孔直径对颗粒硬度影响的研究结果相反,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在模孔长径比及喂料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制粒过程中物料在模孔中的移动速度以及所受到的挤压作用力是相同的,即原料微颗粒之间的作用力、黏结程度及堆积密度相同。但是大直径模孔相比于小直径模孔,其横截面积更大,截面内包含更多的原料颗粒,所以总体的黏结面积更大,黏结程度更高,硬度更高。另外,由于模孔长径比和物料流速相同,所以大直径模孔内物料具有更长的停留时间,这可能也有助于原料颗粒之间的挤压与黏合,从而使颗粒硬度增加。

颗粒饲料的PDI是用来衡量颗粒饲料成品在输送和搬运过程中,饲料颗粒抗破碎的能力。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长径比及其他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颗粒饲粮的耐久性随着模孔直径的增大而减小,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环模孔径越大,颗粒直径越大,生产效率越高,而颗粒的耐久性越差。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环模规格、生产效率以及耐久性之间的关系。

在颗粒直径为2.5 mm,硬度达到16.95 N时,PDI已经达到96.71%,是一个较高的水平。随着硬度和颗粒直径进一步增大,PDI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直径和硬度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在相同质量的情况下,大直径颗粒相较于小直径颗粒的堆积密度更小,即堆积后体积更大,内部空隙更多,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小。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受到相同外力冲击时,大颗粒饲料之间用于缓冲作用力的受力面积更小,所以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会更大,颗粒更容易碎裂,这样可能会导致更高的粉化率,即PDI降低。另外,PDI衡量的是颗粒受到外力冲击而保持原有形态不碎裂的能力,这可能更接近于冲击韧性的定义。冲击韧性的大小与硬度可能在某一范围内存在正相关,因为只有当颗粒内部达到一定的黏结聚合水平后才具有承受冲击的能力。但是,当硬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硬度可能会使其脆性增大,很多物质硬度很高,但冲击韧性很低。本试验中,在颗粒硬度达到16.96 N后,硬度的增加可能也同样使颗粒脆性增大,冲击韧性降低,即PDI降低。

3.2 不同颗粒直径组合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良好的制粒效果,有助于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饲料的转化率。颗粒大小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肌胃发育的影响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Peron的研究报道,饲料颗粒大小会影响家禽消化道发育,尤其是肌胃发育。且在Nir和Ptichi研究中发现,饲料颗粒的大小与鸡的肌胃相对增重呈正相关,饲喂大颗粒比饲喂粉料更能增加鸡肌胃重量,大颗粒的饲料能增加家禽肌胃发育。适当的颗粒大小能增加食糜和消化酶的接触时间,提高能量利用率和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中等或粗大型颗粒料对鸡的生长很有益。但这不是意味着饲料颗粒越大越好。此外,颗粒饲料的作用效果也与鸡的年龄有关,最佳颗粒大小可能随消化系统发育和喙的宽度而变化。随着雏鸡的发育,生产性能与饲料颗粒大小的相关程度逐渐增大。

本试验结果表明,中、后期肉鸡饲喂应满足中期颗粒直径不宜过大、后期颗粒直径有适当增加。饲喂22~35 d肉鸡的颗粒料不宜过大,原因是用破碎料对0~21 d肉鸡进行饲喂,22~35 d换至颗粒料,如果颗粒料直径过大,会造成肉鸡难以消化会造成肉鸡难以适应饲料的形状变化,致使采食量下降。而颗粒饲料直径的适度增加可以促进36~42 d肉鸡采食量的增加,这是因为随着肉鸡的生长发育,消化系统能力的增强,喙的宽度增加,肉鸡会更趋于选择颗粒较大的饲料。第4处理组肉鸡的生长性能最好,是由于22~35 d时,第4处理组采用直径3 mm的颗粒料,颗粒直径不至于过大影响肉鸡消化,也不会过小增加采食时间。而在第36~42 d时,颗粒直径增大到4 mm,满足肉鸡不断生长对颗粒料消化性及适口性的需求。所以第4处理组颗粒直径符合肉鸡采食习惯,可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有效增加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对肉鸡的生长性能作用效果最好。除第4处理组之外,第1处理组肉鸡的生长性能也较好,同样是因为第1处理组满足中期饲料直径较小,后期直径适当增加。8个处理组中,第7处理组不仅中期颗粒直径过大,中、后期采用相同颗粒直径颗粒料,整个饲喂过程不利于肉鸡消化及适口性选择,在8个处理组中表现最差。对于AA肉鸡来说,22~42 d料重比偏高,引起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本试验采用称死淘禽重,不称死淘禽当日余料的料重比计算方法,根据王璐等进行的家禽料重比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表明,这种计算方法可能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此外根据余南才等进行的不同饲养管理行为对上市肉鸡料重比影响的研究,22~42 d料重比偏高可能是试验期间饲养管理行为的差异造成的。

4 结论

本试验通过研究肉鸡中、后期采用不同粒径颗粒饲料进行饲喂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得出颗粒直径对肉鸡的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建议22~35 d饲喂颗粒直径3 mm的颗粒料、35~42 d饲喂颗粒直径4 mm的颗粒料,不仅肉鸡生长性能较好,还有利于降低加工能耗,提高制粒效率。

猜你喜欢
颗粒饲料肉鸡硬度
青贮玉米颗粒饲料用于草鱼饲养的初步探究
硬度测量法测定20号钢球化等级的实验
终轧温度对F460海工钢组织及硬度影响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肉鸡腹水咋防治
野生动物颗粒饲料的生产工艺与配方
利用颗粒饲料养鱼好处多
春蚕1~2龄颗粒饲料育试验初报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