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言堂
人力成本上涨,一部分是市场因素造成,比如青年农民工供应量减少,但人力成本上涨的“非市场因素”,更不容忽视。很多企业主的抱怨主要在于两个因素:一是社保费对企业现金的蚕食,二是“铁工基”对用工的挤压效应。
央行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曾指出,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成本的上涨中,40%多都是社保缴费所致。为何社保对企业的成本增加贡献这么大,这和我国社保体系特殊利益格局有关系。
目前,我国社保并未实现“全国统筹”,这意味着农民工辞职之后,社保费将无法结转到原籍地,而只能滞留打工地。资金可以为打工地所用,这意味着打工地的政府必定热衷于强制企业为员工交社保。
第二个因素更容易被忽视。从“四万亿”刺激计划开始,中国的“铁工基”步入了快车道,处处都是工地。这些“工地”对农民工有着比制造业更大的吸引力,一是离家可能更近,二是工资还会更高。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工人开始转型成为了建筑工人。
客观上,它慢慢地让本已告急的制造业人力成本问题趋于恶化。
中国目前的问题是,财政和金融混在一起了,金融承担了一部分财政融资的功能。
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金融市场上的利率不反映投资回报,金融市场的功能被严重扭曲。也恰如此,造成了民营企业融资难。即使是在信贷放松的时期,只要在影子银行里存在更高的利率,银行信贷资源就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被导入到影子银行里去。而只要地方政府存在几乎无限弹性的融资冲动,同时其支付的利率又偏离其投资回报,那么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不会在信贷放松的时期得以缓解。实际情况甚至是相反的,经济越不景气,贷款给民营企业越被认为是不安全的,这时信贷放松,反而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融资变得相对更容易了。
所以说,中国金融体系的问题实质是财政与金融混在一起的问题。
如果不从源头上梳理这个问题,让财政与金融分家,当前金融市场被扭曲的严重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金融市场使资金价格反映投资回报的功能就得不到修复,金融资源严重误配的问题就可能长期存在。
在技术高度发展的现在,“工业4.0”再也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一方面,企业必须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研发的工作方式本身在改变着,高新技术很有可能显著加速产品的开发和验证流程,帮助新产品更快地投入市场。
在提高效率方面,开放性的创新网络将带来关键性变革,通过不同系统的平行开发合作,研发进程的加速将成为可能。
在降低风险方面,CAD系统和智能软件系统结合来进行虚拟的产品验证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青睐。通过“同步工程”下开发流程和装配计划流程的紧密联系,可以建立一个集成化的生产模式,可实现计划到现实的即时转化,且能够灵活应对未来的产品变化和流程变化。
在提升工程设计能力方面,虚拟验证方法与3D打印模型的结合,将极大促进企业工程设计能力的提高。此外,研发部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包括产品组合根据市场需求的快速调整、更短的产品上市时间以及高度的数字化能力等。
(本版整理/ 孟庆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