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金生
瞄靶心 重精准 勇担当
——脱贫攻坚“瑞金模式”
□ 刘金生
瑞金是原中央苏区的中心、也是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近年来,瑞金市抓住苏区振兴发展、对口支援、省直管等重大政策机遇,把脱贫攻坚当作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扶贫工作优先部署,扶贫项目优先实施,扶贫资金优先安排,扶贫力量优先保证,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累计帮助97242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人口减少63.3%,贫困发生率由28.37%降至10.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202元上升到8251元,49个省级贫困村成功“减贫摘帽”,在2015年全省25个贫困县年度工作目标考评中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鹿心社书记去年对瑞金打造全省可复制经验模式的重要指示精神得以落实。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瑞金市重点推行了“四个瞄准”工作法。一是瞄准贫困村。重点是帮助贫困村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完善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因地制宜找到脱贫路子。
二是瞄准贫困小组。帮助贫困发生率高的村小组贫困群众抱团式扶贫,通过扶持大棚建设、机耕道以及通小组道路建设等措施改善小组发展条件。
三是瞄准贫困户。实施金融扶持等措施,对发展毛竹、西瓜、烟叶等规模产业及组建农民合作社、发展新产业的给予适当补助,提供贷款便利及贴息,对深山、地质灾害区贫困户实行搬迁移民,解决“拔穷根”问题
四是瞄准贫困人口。重点实施智力扶贫,对贫困户子女开展“雨露计划”等培训和“两后生”补助,对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实行定期救助、干部帮扶和能人大户帮扶,确保实现脱贫。
为了真正识准贫困户,准确摸清贫困户底数,瑞金结合全市干部下基层开展“连心、强基、模范”工程,通过领导联系乡、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的方式逐户调查摸底,对贫困人口进行拉网式摸排,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和“七否决、四从严”要求进行筛查,真正把贫困对象识别出来。同时,采取量化指标、定性指标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式,逐户逐村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在市、乡、村公示,确保公开透明,阳光操作,识别到位,精准到人,为脱贫攻坚树好靶子、瞄准靶心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重精准扶贫管理,规范工作做法。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瑞金市推行精准管理一室、一橱、一袋、一牌、一卡“五个一”工作法。 “一室”,即精准扶贫工作室。依托村便民服务站,在每个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室,由驻村扶贫工作组和乡村干部在扶贫工作室联合办公,制定全村精准扶贫工作规划,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全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研究落实,带领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一橱”,即贫困户脱贫档案橱。在每个村委会专门设置一个贫困户脱贫档案橱柜,分小组存放全村贫困户的所有档案资料,包括走访调查资料、历次评议的会议资料、扶贫工作队工作资料、全村贫困户脱贫资料等。贫困户脱贫档案橱中保存的资料不得挪动、销毁,所有资料至少要保存到2020年,确保随时可查到每一位贫困户的脱贫过程,保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能追溯跟踪。“一袋”,即贫困户脱贫档案袋。为规范贫困户档案资料管理,瑞金市统一制作了贫困户脱贫档案袋,为全村所有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档”。“一牌”,即贫困户脱贫销号公示牌。为做到贫困户认定及退出的公开透明,方便接受监督,在村里显要位置设置长期性公示牌,内容包括贫困户的姓名、家庭人数、住址、贫困类型、预脱贫时间及脱贫销号时间等等。通过公示牌,全村群众可对本村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进行监督,有效杜绝了违规贫困户的出现,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卡”,即精准扶贫工作卡。将精准识别出来的贫困户信息制作成精准扶贫工作卡,内容包括贫困户的照片、致贫原因、脱贫措施、生产生活情况、脱贫路径及帮扶干部的联系电话、帮扶记录等,平时放在扶贫工作室的墙上,帮扶干部在实地走访帮扶时,根据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进行填写。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将卡片移至脱贫区。通过建立扶贫工作卡,将扶贫对象和帮扶干部的工作情况、工作成效置于群众的阳光监督之下,促使帮扶干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不走过场。瑞金还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监管,对通过结对帮扶已达到脱贫标准的,及时退出信息系统;对因病、因灾等返贫的及时纳入,确保贫困对象“有出有进”。但退贫不退回档,继续享受相应扶贫政策。
二是重产业扶贫精准,拓宽致富门路。重点突出了产业扶贫“五个一”,引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选准一个产业。坚持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及以种养为主、其他为辅的原则,瞄准“短平快”项目,帮助贫困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产业基地、设施、土地流转、苗木等方面给予奖补,鼓励农户抱团整合资金,因地制宜在各村发展蔬菜、油茶、脐橙、烟叶、白莲、养蜂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打造一个龙头。结合各贫困村优势和基础,通过整合资金、给予政策支持等方式,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或者合作社、家庭农场及致富带头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龙头优势吸纳贫困户就业,带动贫困户创业,引导贫困户抱团发展。比如在推进油茶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与龙头企业绿野轩公司合作,通过“回购返租”模式,把原本需要6年才能有收益的油茶产业项目变成了当年就可以实现收益的“短平快”项目,通过这种模式,49个贫困村3547户产业扶贫户2016年开始户均收益可达2072元、人均收益达581元。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采取“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企业负责投资管理,农户以扶贫资金、山林、土地入股,享受分红,获得稳定收益。比如,瑞林镇、冈面乡、丁陂乡贫困村98户农户与企业合作造林1107亩,每亩将获得分红106元。扶持一笔资金。建立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精准扶贫需求相适应的财政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在每年财力预算中增加扶贫投入,将每年新增财力的15%用于扶贫开发,市城投集团公司设立扶贫开发子公司,建设融资平台。实现扶贫信贷资金和扶贫产业贫困户全覆盖,通过产业扶贫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金穗油茶贷等金融产品,截至目前,已撬动各金融机构向贫困户及涉农企业组织发放贷款达4亿元,惠及贫困农户6000余户,实现了输血向造血转变,增强了造血功能。建立了风险金和保险机制,市财政已拨付风险缓释金7200多万元,建立信贷担保风险缓释金,对有需求的贫困户及能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产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乡村旅游企业实现全覆盖。培育一套产业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种苗繁育、农资配送、市场信息及产品营销等全过程服务,针对农户普遍缺技术的实际情况,通过举办农民培训班,组织农村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下乡等方式,不断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提高了农户的种养技能。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全国农村“邮政e邮”工程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建设淘宝和农村e邮平台。壬田镇廖奶奶咸鸭蛋通过农村电商,拓宽了销售渠道,2015年销售量达200万个,形成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带动了贫困群众致富增收。
农村e邮廖奶奶咸鸭蛋专业合作社揭牌仪式
三是重条件改善精准,筑牢发展基石。打牢硬件基础。一年来49个贫困村累计新建水泥路42条、31.53公里,新修水渠16条、12.38公里,新建饮水工程3座、铺设管道4.2公里,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目前,49个贫困村组水泥公路基本完成硬化,“望天田”灌溉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打造了一批扶贫示范村。改善教学条件,树立“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理念,把教育经费向贫困村倾斜,投入资金1406万元完成36个贫困村小学(教学点)标准化建设,陆续建成49个贫困村学校食堂(伙房),贫困村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搭建就业平台。选择20个贫困村创建就业扶贫示范村,引导本地服装纺织、鞋帽、光电、电子、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在示范村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加工点),吸纳贫困村劳动力进车间务工,90%以上劳动力已实现就业。
四是重移民搬迁精准,创优安居环境。坚持政府主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以进城进园安置为主、圩镇安置和中心村安置相结合的梯度安置模式,在瑞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了移民退城进园工程,在部分圩镇或中心村兴建移民集中安置点,帮助生产生活困难群众558户、2568人实现搬迁,已入住283户、1345人,其中1037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强移民集中安置点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和通电话等“五通”建设,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移民群众的生存环境。
五是重兜底扶贫精准,提升保障水平。全面落实低保、五保计划指标,构筑新农合补偿、大病保险补偿、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救助标准符合病种的提高到50%,非病种提高到30%。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范围并由政府代缴,2015年市财政已预拨养老保险费496.39万元,正落实60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代缴费用;争取省投资集团扶持400万元,与市财政共同出资按每年60元/人的标准,由省投资集团及市政府共同出资每人60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了基本医疗补充保险,参保对象医疗费用先由新农合基本医保补偿,涉及第三方赔付的由第三方先行赔付,剩余金额进入精准扶贫医疗补充商业保险补偿,最终的余额部分再由民政部门实施大病救助,基本实现了全额补助。
六是重主体作用精准,激发内生动力。在扶贫攻坚中,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以帮助贫困群众找准路子和解决困难为重点,引导群众发展生产自力更生,逐步由传统输血型向自我发展型扶持转变。坚持以奖代补。按照“群众投入为主,以奖代补为辅”的原则,把贫困户脱贫与政府帮扶结合,明确财政奖补措施,对群众自主发展毛竹、油茶、脐橙、药材等特色种植业的,经验收合格,每亩给予100 至200元不等的资金补助;对发展牛、羊、鸡、鸭的,每头(只)5至100元的补助。通过财政奖补,引导群众发展致富产业,2015年为贫困户发放产业奖补资金5942.93万元。实施信贷贴息。把金融信贷作为扶持贫困户增强发展能力的重要着力点,安排资金7625万元,作为县域范围内扶持对象贷款风险补偿金,按1:8比例放大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担保,让贫困户能贷款,金融机构能放款。对在册贫困户或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合作社或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扶持,并给予贷款期内当年银行贷款同期基准利率50%贴息补助,引导群众通过金融信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困难。创新帮扶方式。大力培育光伏产业和电商产业,通过财政奖补,引导光伏和电商带动贫困户脱贫。已推进谢坊、叶坪、瑞林等“一户一站”光伏发电扶贫示范点建设,户均年度可增收2000元。打造瑞金电商扶贫产业园电商孵化平台,为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创造便利条件。让“互联网+”惠及更多的贫困乡村、贫困户,已扶持200多名贫困劳动力创办了网店。咸鸭蛋e邮品牌唱响全国各地。
叶坪乡华屋村
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书记工程”为抓手,构筑扶贫攻坚责任体系。
一是压实三级书记责任。严格执行市、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负总责的精准扶贫工作责任制,重点在“任务分工、责任落实、健全机制和强化考核”等方面压实书记责任。制订出台《瑞金市精准扶贫考核办法》,明确各级书记在精准扶贫“思路谋划、任务部署、资金筹措、进度督办、问题协调、难点解决”等方面的具体任务,让各级书记真正成为扶贫工作思路的谋划者,破解问题的决策者,落实政策的带头者,推进工作的保障者,通过抓实“书记工程”为全市精准扶贫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压实各级班子责任。按照“千斤担子众人挑”的原则,分解县级领导的责任,建立县级领导“包户、帮村、扶乡”工作机制,建立由县级领导、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组成的工作团队,在17个乡镇和49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将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纳入乡(镇)和部门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层层分解到具体岗位,落实到具体的人,确保各级班子成员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特别是对扶贫攻坚重点工作、重要指标、重点数据开展每季排名,半年召开一次流动现场会,使各级班子成员心中有压力,肩上有担子,脑中有对策。
三是压实各级干部帮扶责任。严格落实单位驻村帮扶、干部“6543”结对贫困户制度,即县处级干部结对帮扶6户,科级干部结对帮扶5户,一般干部结对帮扶4户,村(居)“两委”干部结对帮扶3户。全市共安排127个市直、驻市单位挂点223个行政村,4100多名党员干部组建223支扶贫工作队,结对联系7.89万贫困群众,实现单位定点扶贫和干部直接联系服务贫困群众双向全覆盖、常态化。
刘金生,瑞金市扶贫和移民办。
■责任编辑:于龙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