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白—岑溪地区银铅锌多金属矿资源评价

2017-01-04 11:52卢斌
建筑建材装饰 2016年13期

卢斌

摘要:广西博白一岑溪地区为广西桂东南重要成矿带,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段,云开隆起、博白-岑溪断裂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目前已发现大、中、小型矿床达80余处,找矿成果显著。以往深部找矿工作程度较低,对该区加大地质勘查资金的投入,在岩浆岩内部次级构造发育部位及目前已探获的矿床深部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关键词:银铅锌矿;成矿背景;潜力评价;博白一岑溪

中图分类号:P61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6)13-241-02

1.银铅锌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背景

1.1地层成矿特征

博白一岑溪地区除上二叠统至中三叠统缺失,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寒武系为浅变质岩、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其铅锌银金的丰度值较高,是成矿的物质基础,评价区东北部的梧州思委、思料银矿均在寒武系地层的断层破碎带中产出。奥陶系主要为浅变质碎屑岩,含有许多金银铅锌矿(床)点,是重要的含矿地层,评价区中北部的鸡笼顶金银矿床及东北部的佛子冲铅锌银矿田产出于奥陶系地层的断层破碎带中。志留系主要为半深海一深海相碎屑岩建造,具复理石特征,也有金银铅锌矿(床)点分布;泥盆系岩性为碎屑岩、碳酸岩及少量硅质岩;石炭系、侏罗系地层分布有限;白垩系广泛分布于中生代盆地内,岩性为陆相沉积及火山碎屑岩、角砾状凝灰熔岩等,评价区内的砂子岭银铅锌矿在白垩系地层与岩浆岩不整合接触面及岩石破碎带具有很好的找矿成果。

1.2构造控矿的重要性

区内主要断裂为博白一岑溪断裂,属超壳型深断裂,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有些贯穿全区,并形成区域性大断裂,成为岩浆岩侵入的通道,不同时期侵入的岩浆岩沿该断裂呈带状分布。区域性大断裂带为含矿热液的迁移提供通道,是主要的导矿和控矿构造,较晚形成的次一级规模较小的线性断裂为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提供空间,常成为含矿和容矿构造。

断裂带主要由压碎岩、断层角砾岩等构造岩组成,构造岩及围岩具较强的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铅锌矿化。部分地段沿断裂强烈矿化,有钨、钼、铜、铅锌、黄铁矿、金、锑、汞等矿产分布,有些矿脉直接沿断裂充填。博白金山金银矿、博白东桃铅锌矿、博白中苏银矿、北流望天硐金银矿、容县鸡笼顶金银矿、容县砂子岭银矿、岑溪佛子冲铅锌银矿田等均产于该断裂的次级或更次级的构造中。

1.3岩浆岩与矿产的关系

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而持久,特别在深大断裂带附近表现更为突出,岩体的展布方向基本与区域主构造方向一致。前中生代岩浆活动以酸性一中酸性为主,主要有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类。而中新生代,是岩浆活动最强烈、最广泛的时期,从早期的基性(辉长岩和辉绿岩)向中性(闪长岩)直至酸性(花岗岩)演化,在演化的晚期阶段,有中深相的花岗岩和浅成、超浅成相的花岗斑岩,其岩石化学成分明显地表示出Si02含量较高,碱质含量也较高,并且K20>Na2O,此类岩浆活动不仅控制银矿的形成,而且控制金银矿和铅锌银矿的形成。根据谢伦司资料,花岗岩类含银平均值为0.39X10-6,高于维诺洛拉多夫酸性岩浆岩平均值7.8倍,特别是燕山晚期花岗岩侵入体含银量最高,为维氏值的13倍以上,说明与银矿关系最为密切,可称之为成矿母岩。

岩体与金银矿关系主要表现在:岩体内断裂构造及内外接触带为金银矿体提供了有利赋矿空间,提供了矿源和热能,两者都对金银的活化、迁移和富集起着重要作用。区内岩体主要有:中侏罗世(J2T)细中粒角闪黑云石英二长岩;中侏罗世(J2G)细中粒花岗闪长岩:晚白垩世(K2L)石英斑岩:晚白垩世(K2G)细中粒石英二长斑岩。其中晚白垩世(K2L)石英斑岩与银铅锌矿体关系最为密切。

1.4地球物理特征与矿产的关系

根据该地区莫霍面的起伏特征,评价区位于容县一博白幔坡带(蔡明海,2002年),莫霍面由北东向的32km逐渐变化为南东向的33km左右,形成一条宽45km左右的北东走向的幔坡带。在该带上,地壳深部的地幔形态由北西向南东逐渐变深,布格重力异常主要表现为重力梯度变化带和重力高,航磁异常为高值异常密集带,物探异常的走向和规模与该地慢带密切相关,反映了深部基底构造特征”这条慢坡带与博白一岑溪断裂带相吻合,容县一博白一带的铅锌金银矿床(点)均分布在这条带上,例如评价区中北部的鸡笼顶金银矿已达中型矿床。

1.5地球化学特征与矿产的关系

区域次生晕异常组合,云开隆起以Pb、Zn为主,博白坳陷边缘以Pb、Zn、As、Sb、Cu组合为特征。

据前人资料,1995年广西第六地质队在容县砂子岭矿区通--过对Hs-54异常进行川级查证,囤出综合异常2个。其中Hs

54主要分布大公村、砂子岭村、国民田村一带,异常元素为Au、Ag、Cu、Pb、Zn,各元素异常重叠性好,异常浓集中心明显。以Ag元素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具二个浓度带,Ag元素最高值为4.39X10-6,Pb元素最高值为875X10-6。在大公村和勘查区东北部的砂子岭一带,异常呈北东向带状分布,与晚白垩世(K2L)石英斑岩的分布基本一致,说明异常与晚白垩世(K2L)的石英斑岩关系密切。经探矿工程揭露,在异常范围内发现了4个银铅锌矿体。目前在本评价区内已发现的银铅锌矿体基本赋存于晚白垩世(K2L)的石英斑岩中的构造破碎带中。

2.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2.1区域矿产概况

评价内已发现的矿床达80余处,找矿成果显著,大多属于中小型矿,这为寻找大型、特大型矿床打下坚实的基础。典型的矿床有岑溪佛子冲铅锌银矿田(大型)、容县鸡笼顶金银矿、容县砂子岭银铅锌矿、北流县望天洞银金矿、博白中苏银矿、博白金山银矿等。

容县砂子岭银铅锌矿:为近年探获的银铅锌中型矿床。本矿区银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中,呈脉状产出:围岩为晚白垩世(K2L)石英斑岩、中侏罗世(J2T)细中粒角闪黑云石英二长岩及白垩系(K)厚层一块状砾岩、薄一中层状粉砂岩:共圈定了7个银铅锌矿体和1个铅锌矿体,1个铜矿点。

2.2区域找矿潜力

评价区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段,云开隆起、博白一岑溪断裂带上,地层、构造、岩浆岩均为成矿提供有利条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以往区内大多停留于单矿种勘查,深部找矿工作程度较低,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伴随矿石选冶技术性能突飞猛进,银铅锌等金属矿产选冶技术得到较大提高,通过提高本区矿石的综合利用率,对矿石伴生有用组分,尤其稀有稀土金属的综合回收利用,经济前景将十分可观。

基于以上的认识,在本评价区内加大地质勘查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开展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及矿产勘查工作,在岩浆岩内部次级构造发育部位及目前已探获的矿床深部有望取得重大突破,预期可固定不同级别找矿远景区,提交3—5处新的多金属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