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浅析

2017-01-04 09:02黄源艳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黄源艳

摘要: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性质有别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最大不同点就是财务资金不依靠地方财政拨款,经费自给自足,虽然组织架构、机构设置及人员管理仍然是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但在财务核算管理上更趋于企业化管理,可又与完全市场竞争下的企业不完全相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文章分析了现阶段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以便更好地实现单位财务管理目标。

关键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近年来,我国外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深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如何在改革中找到自身发展方向,并且在改革中抓住发展的机遇,是其必须面对的战略问题。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在市场竞争占有优势,必须从实际出发,采用先进的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做好内部管理工作,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实现单位的目标。

一、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内控制度体系不健全不规范

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保障组织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手段,也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目标实现的长效机制。当前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一些问题。

1. 单位的业务风险点不明确

单位业务流程梳理不够全面,各个业务环节不明确,无法准确确定单位的业务风险点,从而很难有针对性的制定单位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甚至某些重要的业务环节根本没有形成制度,造成管理工作混乱,增加经济利益流出单位的风险。

2. 岗位职责不清

不相容岗位没有做到相互分离,例如在单位资产采购方面,拟定采购计划和执行采购的人员甚至到验收入库环节是同一个人;在工资业务中,单位工资表的制定和发放是同一个部门。这样的岗位设置,职责权限划分不明确,不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容易造成舞弊现象。

3. 事前预算不力,事后分析不到位

对某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来说,财务工作存在很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资金上自负盈亏,不依赖地方财政,单位预算不需要经过地方财政的审批,其预算编制一般只是用于单位内部运营使用,致使一些单位对预算认识不足。首先,预算前没有认真采集数据进行分析。预算涉及到单位整个业务,应由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参与,共同提出方案编制。目前预算的编制仅由财务部门承担,而其他各部门不积极参与,这样会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完整不准确,以此编制的预算偏差较大,信息失真。其次,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未按规定的预算额度和标准执行,资金收支和预算追加调整随意无序,存在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等问题。而事后虽然有编制决算报表,但不重视决算分析工作,决算分析结果未得到有效运用,单位决算与预算相互脱节,导致预算管理的效率低下;且未按规定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未得到有效应用,可能导致预算管理缺乏监督。

4. 监督工作环节不到位

没有建立单位内控报告制度,内控信息不公开,单位缺少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内部、外部监督不到位,容易造成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二)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监督

自收自支单位由于财务上相对独立,不依赖地方财政,因此地方财政对其财务工作监管不严,没有形成外部监督机制,而单位内部的内审机制也不健全,工作机制存在弊端,例如,内审机构设在财务部门,不能保证其相对的独立性,很难确保审计部门发现重要问题并及时上报管理层,对单位的内部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评价和监督。

二、加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针对上文中提到原因及表现,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下述三个渠道对其进行整改。

(一)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1.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随着市场的发展,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经营性业务越来越多,往往很容易忽视各个业务环节在财务上的规范行为,而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风险,因此,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尤为重要,单位必须认真全面地梳理单位的业务环节,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定期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进行风险评估,明确业务风险点,形成风险点清单,采用多种方法管理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具体为以下几点:

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例如:财务部门的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相互分离、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采购岗位和验收岗位相互分离等;建立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如制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图和权限索引等;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等。经过这样的风险排查,掌握单位财务运营的真实信息,优化财务结构,从而规避风险,改善不良经营状况,有效地推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实现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控制目标。

2. 加强预算管理,将预算编制和经营管理有效结合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际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单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实行全面预算控制,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财务活动做出合理有效的预算安排,首先必须落实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编制责任,合理安排预算计划,按照各部门的不同特点,把预算指标融入经营管理中,事前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实行指标控制,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为单位实现目标打好基础;其次建立单位内部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机制,确保财会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避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等经济活动脱节;最后,预算执行期末,单位应编制决算报表,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分析预算完成的程度,根据决算报表,将预算完成情况与年度绩效考评相结合,促进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有效执行。

3. 完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监督机制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每年应定期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大考评问责力度,并将考评结果及时予以内部公开,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自觉性。

(二)内外部审计相结合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强化内部监督职能,做到内部各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定期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内部审计,实行单位财务公开。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各项财税政策,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必要引入第三方财税顾问,即有资质有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流程及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审核,实时的对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和监管,及时掌控风险点,把风险控制在单位可承受范围。

(三)规范投资,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应当规范投资行为,首先,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投资,避免可能导致对外投资失控、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甚至舞弊的现象发生;其次,对项目可行性要进行严格周密论证,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后,按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办理,防止未经集体决策,对外投资决策程序不当,而可能导致投资失败和财务风险的发生;最后,明确单位内部管理职责、建立科学有效的资产保管制度,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追踪管理,避免可能导致对外投资被侵吞或者严重亏损的情况发生。

自收自支单位必须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改变以往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状况,强化财务管理的作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例如财务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绩效考评等,满足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需要,增加单位效益。

总之,自收自支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工作的核心内容,财务管理是单位完成各项任务及目标的根本保证,是单位立足生存发展、增加效益的关键因素。随着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积极想方设法,共同努力,采取先进地科学地措施规范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使其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这样其资金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伟华.提高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控制水平的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4).

[2]赵岳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思路探讨[J].财会通讯,2011(12).

[3]周向兰.浅谈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财务与管理,2012(05).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国土资源出让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