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奇,宋绍京,曹建清,叶爱萍
(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a.科研处;b.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209; 2.苏州市凤畅生态家庭农场,江苏215111)
浅析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黄俊奇1a,宋绍京1b,曹建清1a,叶爱萍2
(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a.科研处;b.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209; 2.苏州市凤畅生态家庭农场,江苏215111)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理念的推广和高密度智能化水产养殖的需求,工业化水产养殖技术已经在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的总体布局特点、主要类型及其优劣进行了概括和比较,并就系统所涉及的循环水处理技术、监测技术、控制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为开发人员科学、合理地设计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工业化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自动监测与控制;通信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要实现水产养殖的高效率、低成本,离不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深入研究。工业化水产养殖是一种高技术的水产养殖方式,其将工业化的理念运用到水产养殖中,使水产养殖生产环境易于控制,可以摆脱传统养殖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保证了水产品的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1-2]。当前,工业化水产养殖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有北美的加拿大、美国,欧洲的法国、德国、丹麦、西班牙,亚洲的日本、以色列等。我国工业化水产养殖起步晚,其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水产养殖业大多仍处于粗放式低水平的个体化养殖,全循环水产养殖占比较低,这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而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实现了水质监测、污物清理、投料、水质调节等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并可实现远程监控。系统因全自动运行,维护量少,可实现无人值守,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养殖人工成本,因此,工业化水产养殖方式将成为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3]。
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具有节地、节水、全自动、高密度集约化和排放可控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水产养殖向高端养殖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为了实现工业化水产养殖,首先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水产养殖系统和养殖模式,即苗种集中培育、成鱼规模化养殖、环境监测、饲料投喂、病害防疫、水产品溯源等各个养殖环节都需要有统一标准,从而确保整个养殖过程的可控性和系统的推广使用;其次,工业化水产养殖方式能够控制污染排放,养殖系统中产生的废水能够集中处理并循环利用,且养殖污泥经沉淀后需要作无害化处理,从而实现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对自然水体环境污染的目的;再者,工业化水产养殖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的水产养殖方式,为了保证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工业化水产养殖放弃传统分散式的水产养殖方式,集中建立起规模化、一体化的水产养殖系统,并构建集信息交流于一体的物联网智能水产养殖系统,且提供在线监控和专家指导系统[4]。图1所示为工业循环水养殖系统基本构造示意图。
图1 工业循环水养殖系统基本构造示意图Fig.1 Basic structure schematic diagram of industrial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1.1 系统总体布局特点
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是一个集现代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水处理技术和生物过滤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养殖方式,从图1的工业循环水养殖系统基本构造示意图可以看出,其系统总体布局的特点可以归结为:
(1)拥有一套能够自动进行水循环及水处理的系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现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同时,在养殖用水的循环过程中完成对养殖用水的水质处理,使养殖用水符合养殖物种所需的要求。
(2)布局多个水质参数监测点,其重要作用就是及时、准确地对水产养殖系统中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值、氨氮等相关水质参数进行监测,并为远程控制系统提供决策依据,从而促使水体环境满足高密度水产养殖的要求;另外,鱼类运动监控系统可用于观察鱼类的运动状态,以确定是否有异常行为发生等。
(3)系统中的设备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水质参数的监测结果和远程控制系统所下传的指令控制执行设备进行相关操作,包括水质调节、投饵投喂、水处理过程的控制等。
(4)建立一套在水质参数监测点、现场控制端以及远程控制端之间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实现监测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有效传输。
1.2 系统的工艺设计要求
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的工艺设计不仅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以及经济性等原则,而且要满足工业水产养殖系统的总体布局要求,同时还与水产养殖的品种、温度、密度以及地理位置等密切相关[5-6],该系统的工艺设计要求可以归结为:
(1)对于如何构建高效、经济、实用的工业化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主要取决于系统水循环的利用效率以及不同养殖对象的生活习性对水质的要求,即不同的鱼类和养殖密度需要对应不同的流速,例如,常规游泳性鱼类的生活习性要求较高的水体流速和较宽的流速范围,且能沿池逆流或顺流游动,而对于伏底的比目鱼类则要求较低的水体流速和较窄的流速范围。因此,不同的水质要求所对应的养殖系统需要采用的水处理设备和方法不同,一般常用的关键水处理设备有供水设备(抽水泵)、管道系统、物理过滤器、生物过滤器、消毒设备,通过多个水泵控制养殖单元和水处理单元之间水的循环流动速度,另外,对于高密度、小水体的水产养殖系统,可以在整个系统水循环的基础上在每个养殖箱内增加内循环水处理系统,增加整个水产养殖系统的循环水处理能力,从而保证一定的水温和氧气饱和度。
(2)在系统排污工艺的设计上,对于高密度的水产养殖光靠物理过滤、生物过滤等远远不能满足清澈水体的要求,需要进行机械清除残料。另外,为了降低系统水处理设备的负荷,可以设计系统的每一个养殖箱具备残饵捕集器以及机械过滤器等自动排污功能,使养殖废水一流出养殖箱,就可以将悬浮颗粒物通过沉淀、过滤等方式加以去除。
(3)规模化、一体化的水产养殖系统还需要构建集信息交流于一体的物联网智能系统。因此,系统需要采用自动化监控装备来收集和分析有关养殖系统中水质和环境的多参数实时数据,并配备相应的报警和应急处理系统,从而实现对水质信息和环境参数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此外,需要获取一些特殊的监测信息(例如,获取鱼的进食、游速、游姿、体色等情况),还需要增加计算机图像识别处理系统来实现对养殖对象的监控。
可以看到对于不同的养殖对象和养殖规格,其系统的工艺设计要求不同,而且由于养殖对象种类繁多,使得各种养殖对象对水质和环境参数等要求都不同,分泌物、排泄物等代谢产物也不同,从而使得所设计的系统呈现出多样化,因此,工业化水产养殖需要针对特定的养殖对象在特定时期内设计出具有专一性的水产养殖系统。
1.3 常见的系统类型及其优劣
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的关键部分是系统的循环水处理能力,其目标是在满足养殖对象正常水质要求的基础上,能够减少系统的水交换量。因此,在对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类型的分析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水交换率对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进行分类,可分为流水式水产养殖系统(每投喂1 kg饲料换水量大于50000 L)、半封闭式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每投喂1 kg饲料换水量介于1000~50000 L之间)以及全闭式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每投喂1 kg饲料换水量小于1000 L)[7]。车间式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室内半封闭式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养殖设施是一种可实现养殖生产条件全人工控制的工业化水产养殖高级形式;另外,全闭式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是实现养殖环境既不受外界水源和气候制约,又不对外界环境产生危害的一种创新型水产养殖方式,是未来工业化水产养殖方式的发展目标和转变趋势,其中,立体抽屉式循环水系统[8-9]和货柜模组循环水系统[10]是两类新型的全闭式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共同特征是所需要的养殖用水大大减少,不同之处是前者采用立体养殖结构以减少系统占地面积,而后者系统集成度高,且可方便拆装和随意移动。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是车间式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此外,还有诸如立体抽屉式循环水系统、货柜模组循环水系统等新型工业化水产养殖方式也逐渐在水产养殖中得到推广应用。表1列出了工业化养殖系统的3种主要类型及其比较。
表1 工业化养殖系统3种主要类型的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ree main types of industrialized aquaculture systems
从表1可以看出,3种主要类型的水产养殖系统各有各的特点及优劣势,分别适用于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水产养殖,例如,车间式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是一种分散式养殖工艺流程,每个水产养殖单元都独立配备整套的水处理单元,具有较强的水处理能力,适合进行高密度、集约化的水产养殖;另外,立体抽屉式循环水系统是一种小水体、立体式、低能耗的水产养殖方式,适用于鲍鱼、海胆以及海参等底栖类的水产养殖;而货柜模组循环水系统则是一种基于垂直农场及模块概念的新型水产养殖方式,可在不需要建造养殖场且养殖场可方便移动的条件下进行水产养殖。
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循环水处理技术及水质的监测、通信与控制技术,涉及了自动循环水系统、水质参数监控系统、设备控制系统、鱼类运动监控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以及供电系统等。
2.1 循环水处理技术及工艺设计要求
循环水处理技术是利用物理特性或抽水泵实现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并在循环过程中完成对养殖用水的水质处理。目前,主要的工业化循环水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有2种,即集中式与分散式,集中式工艺流程为所有水产养殖单元的水体全部汇至总水管进入水处理单元进行集中水处理,不足是水体循环量大、水处理效率低、系统需以套为单元进行运行使用等;分散式工艺流程则为每个水产养殖单元都独立配备整套的水处理单元,特点是可以快速高效地去除颗粒有机物,独立性、灵活性强,不足是设备数量多、运行成本高、管路线路设置复杂、操作管理不便等。为了结合上述2种循环水水处理工艺流程的优势,可以采用整个系统的循环水处理以及内循环方式进行循环水处理,工作流程如下:
(1)整个系统的循环水处理,主要是将所有水产养殖单元的水体全部汇至总水管进入水处理单元进行集中水处理,水处理包含了物理过滤、生物过滤、脱气、杀菌以及增氧等[11-12]。
(2)内循环水处理系统,分布在各个水产养殖单元中,主要是在整个系统的循环水处理基础上进行生物过滤、脱气以及增氧等辅助水处理,不仅能够有效地配合整个水循环系统进行快速排污,而且还可促进鱼虾等有逆水游泳习惯的水产动物快速生长等[13]。然而,与使用单一的集中水处理相比,内循环水处理系统增加了系统水处理的运行成本。
在实现养殖用水的循环技术上,需要基于物质平衡定律(如溶解氧、透明度、pH、温度平衡等)[14],并根据不同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点,通过恰当地整合循环水处理工艺及设备,采用水流支路、旁路、回路等方式降低系统循环水处理的负荷,实现养殖用水量平衡和水质稳定,从而构建高效、经济、实用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现有比较普遍的手段是通过多个水泵控制养殖单元和水处理单元之间水的循环流动,其特点是运行稳定,水流易于控制调节,不足是使用多个水泵构造成本较高,且在工作中需消耗大量的能量。另外,前述的立体抽屉式循环水系统采用一种将多个水产养殖单元自下而上进行层叠的方式,使得养殖用水能够从最顶层流至最低层的水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后,再统一利用水泵将水体返回至最顶层,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此外,还有利用水本身的物理特性(水受压力影响)来实现整个系统的水循环,通过利用养殖箱与过滤箱之间连通器内液面相平的原理将水导流而把污物排出从养殖箱急速流向过滤箱,在作水质处理后借助鼓风机使水体重返养殖箱,完成整个系统的水循环。
2.2 监测技术及工艺设计要求
监测技术涉及了水产养殖自动监控系统中水质和环境参数的监测,在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质诸因子中,需要经常监测的指标有:溶解氧、透明度、盐度、温度、pH值、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COD和硫化物等。其中,溶解氧、透明度、pH值、温度是常用的几个重要指标,需要在固定的周期内完成自动监测。参照浙江省DB33/T 711-2008循环水工厂化养鱼技术规范,DO应控制在8~10 mg/L,且不能低于6 mg/L,有效保持养殖鱼类的快速生长,要求水体透度达到肉眼透明,pH值淡水应介于6.5~8.5之间,海水介于7.0~8.5之间,温度适宜[15]。目前,对水产养殖系统监测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对于不同的水产养殖系统以及养殖对象,如何确定最合适的水质和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并对各监测参数的传感器进行选型和设计。
(2)根据水体水质指数的变化梯度和分布规律合理布局监测点,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水质信息三维立体图,实现水产养殖水质信息和环境参数的快速、准确的获取。
(3)采用计算机视觉图像技术对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对象行为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所获取的鱼类生物量信息,建立针对如鱼类等养殖对象异常行为的预警预报系统。
为了获取准确的水质和环境参数,需要依赖高质量的传感器,而且针对不同的水产养殖生物使用的传感器也可能不同,需要根据生物对水质的要求进行选择[16-17]。目前已有的监测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工业化水产养殖的需要,例如,便携式仪表记录数据较少、实时分析成本较高,国内传感器多为测量单一参数、监测精度低,国外进口的监测仪器成本较高。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水质和环境参数监测类传感器,应用比较普遍的主要有3大类,包括电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18]和光纤传感器[19],其中,电化学传感器的技术比较成熟,常用于监测溶解氧、总氮、BOD等,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生物传感器在水质监测中的主要应用有BOD、细菌总数、硫化物、有机农药、酚和水体富氧的测定等,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便、可在线或现场检测等优点,但由于它在制备、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推广使用上受到限制。光纤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耐高温高压、抗腐蚀等优点,国内外已研究出光纤PH传感器[20]、光纤溶解氧传感器等,由于此研究尚处于实验室阶段,距大量推广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然而,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水产养殖的水质和环境参数监测需要实现对多种环境因素的了解以及各监测参数之间的相互补偿,显然,功能单一的传感器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目前,国内外许多科研机构及企业已经研制出各种体积小、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多参数水质监测分析仪和水质检测复合传感器,传感器正逐渐向小型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在水产养殖现场的应用中也越来越便捷。
2.3 控制技术及工艺设计要求
控制技术是水产养殖自动监控系统中现场控制端能够自动根据上位机的下发指令以及水质和环境的监测结果执行相关控制策略,从而驱动水产养殖执行设备的运行。例如,在水产养殖中对增氧机、水泵、加热冷却装置、投饵机等实现智能化、精准控制[21],其控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质溶解氧控制。主要需要考虑鱼类在病变缺氧期间以及因一些特殊天气条件引起养殖池的溶解氧突然上下分布不均时能够通过紧急增氧来减少鱼类的缺氧死亡。目前比较常用的手段有采用模糊控制理论计算出所需要增氧量以及结合养殖生态环境的水质和环境因子等多参数的影响因素来实现水产养殖溶解氧浓度的准确、高效预测[22]。
(2)透明度控制。一般在水产养殖中通过启动不同数量的水泵来控制水循环的速度和次数,从而使养殖水的透明度符合设计要求。
(3)水质pH值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分析实时监测数据是否偏离所设定的正常范围,并自动执行酸碱度平衡控制。
(4)养殖水的加热控制。利用管道循环实现养殖水与加热装置进行充分热交换,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和电能。
水环境中的溶解氧是养殖生物生存的最重要的因子,溶解氧过低容易造成高死亡率,所以水质溶解氧控制是工业水产养殖控制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而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增氧方式已成为工业化水产养殖业关注的焦点之一[23-25]。目前在增氧途径上,比较常用的手段有机械增氧、液氧增氧、化学增氧(如过氧化物)等,其中机械增氧方法最快捷有效,有叶轮式[26]、水车式[27]、射流式[28]和曝气式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是机械增氧设备中增氧速度较快的一种,具有增氧、搅拌和曝气等功能,其搅拌性能较强,能使下层水体的溶解氧快速增加,从而使水体上下层的溶解氧和水温趋于一致,在应急增氧方面效果比较好。水车式增氧机构比较简单,造价低,在浅水池塘中增氧效果好,其对鳗鱼等喜好水流的鱼类较为适合。射流式增氧机对于下层水体具有良好的增氧效果,能有效提高水深处的溶氧值,利用产生的水流搅拌水体,使上下水层进行交换,避免水体溶氧量分层分布,并且水体曝气也可改善水质。曝气式增氧机主要应用在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引起水体紊流小,产生的噪声低,可用于净化水质,不足之处是缺乏提水和搅拌能力,在应急增氧能力方面较差。
2.4 通信技术及工艺设计要求
通信技术是实现水质检测模块、现场控制端以及远程控制系统之间数据通信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可对水产养殖中需要监测区域广的系统通过无线组网方式来克服监测点布局过多且不易布线的不足[29]。水产养殖自动监控系统中最常用的通信方式包括RS-485总线、CAN总线、ZigBee[30]、GPRS以及3G技术,各种通信方式均有优缺点,可以结合具体的水产养殖系统、养殖环境特点及性价比等进行合理选择[31-34],其各自特点以及适用的场合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水产养殖系统中几种常用的通信技术各有各的特点及优劣势,分别适用于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数据通信。在常见的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中,RS-485和CAN总线技术是与现场控制端相连并实现监控的一种常见方式,主要是现有的水质检测模块和执行设备均有配置上述总线接口,而且采用总线进行数据通信使得传输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但也存在诸如布线麻烦、维护量较大、成本高等缺点。因此,RS-485和CAN总线技术可以满足小规模、具有较少采集或控制节点水产养殖系统中的通信要求。而对于大规模的水产养殖系统,可以采用ZigBee技术通过网络协调器组成星形、树形和网状等ZigBee网络,其最多可以支持64000个ZigBee网络节点,远远满足大规模水产养殖系统传感器网络的布建;另外,ZigBee技术可以通过路由器和节点间通信的接力方式,加大整个网络的通信传输距离;而且,ZigBee组网方式灵活,可通过节点设备的加入和退出使网络呈现动态变化,因此,ZigBee技术可以满足大规模水产养殖系统的通信要求。在实现远程数据传输时,常用GPRS/3G无线网络,将水产养殖系统接入互联网,从而根据网络专家数据库或在线专家指导意见进行水产养殖环境的远程监控,实现智能化水产养殖。
表2 水产养殖系统中常用通信技术的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comm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aquaculture system
通过上述对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的总体布局特点、主要类型及其关键技术和工艺设计要求所进行的分析、总结可知,如何建立一套能够实现高产高效、节地节水、环境友好、质量安全、便于管理以及易于产业化的水产养殖系统,已经成为目前工业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而这需要不断改进现有水产养殖系统的不足,并引入工业化管理理念和控制技术,因此,可以预期未来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将在以下2个技术领域进行重点研究和开发。
(1)系统构建。在工业化水产养殖之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池塘养殖、网箱生产、车间流水工厂化、循环水工厂化,而工业化水产养殖不仅能够实现养殖用水循环利用、养殖污水处理后集中排放等满足人工生态养殖的基本要求,而且养殖过程高度可控、便于管理,体现了工业水产养殖的现代化养殖模式。然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目前工业水产养殖还远远不能满足全封闭、高密度、规模化水产养殖,而且现代水产养殖希望水产养殖系统能够占地空间小、便于移动拆装,因此,未来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将更多地往立体式、小型化、高集成度等方向发展。例如,使水产养殖系统架构更加整体性和可复制性,功能更加模块化和标准化,从而便于开展规模化生产以及推广应用;构建诸如立体抽屉式或货柜模组等立体式多层循环水系统,提升水产养殖系统的高密度和高效益,减少用地成本。另外,未来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将具备幼苗培育和改良、水产品养殖、养殖产品物流配送等多功能、一体化的水产养殖模式。
(2)系统智能化。智能化水产养殖系统将工程技术、机械设备、监控仪表、管理软件和无线传感等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生产,是高密度、规模化、高效益以及标准化水产养殖的基础,未来智能化水产养殖不仅是对环境的监测、感知以及对设备的智能控制,还需要结合互联网技术,构建集水质监测、设备管控、视频监控、养殖管理、专家指导、产品追溯、水产品物流跟踪、信息交流于一体的物联网智能水产养殖系统,从而实现操作管理的智能化、规范化和远程在线监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水产养殖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必将在工业化水产养殖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工业化水产养殖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技术研究领域,相关技术正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黄金发展阶段,而且,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化水产养殖新技术将会出现,并逐渐取代现有技术,从而促使水产养殖业能够向健康、稳定、快速的方向进行发展。
[1]雷霁霖.中国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的战略思考[J].中国水产学,2010,17(3):600-609.
[2]李丹,赵明军.工业化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J].农业展望,2012,8(11):36-38.
[3]刘鹰.海水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5):50-53.
[4]王真真.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系统构建技术与产业化示范[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3.
[5]宋奔奔,吴凡,倪琦,等.国外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流程设计现状与展望[J].渔业现代化,2012,39(3): 13-18.
[6]刘鹰.欧洲循环水养殖技术综述[J].渔业现代化, 2006(6):47-49.
[7]MARTINGS C I M,EDING E H,VREDEGEM M C J,et al.New developments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in Europe:A perspective o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J].Aquacultural Engineering,2010,43(3):83-93.
[8]张洪,马妮娜,刘建立,等.循环水抽屉式立体养殖系统养殖马粪海胆研究[J].渔业现代化,2009,36(2):7-11.
[9]吴垠,孙建明,柴雨,等.多层抽屉式循环水幼鲍养殖系统及养殖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3):185-190.
[10]李锡达.货柜模组生态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201310050547.8[P].2014-08-06.
[11]单陆丹.规模水产养殖场水循环利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1.
[12]张宝栋.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技术的应用[J].河北渔业,2013(9):66-67.
[1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一种内循环鱼池及循环水处理工艺:201310100217.5[P].2013-06-12.
[14]刘晃,陈军,倪琦,等.基于物质平衡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161-166.
[15]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循环水工厂化养鱼技术规范: DB33/T 711-2008[S].浙江: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8.
[16]黎洪松,刘俊.水质检测传感器研究的新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31(3):11-14.
[17]彭发.水产养殖水质五参数监测仪的研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4.
[18]董文宾,胡献丽,郑丹,等.生物传感器在水质分析监测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05,25(3):17-19.
[19]吴刚,刘月明,楼俊.光纤水质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31(10):6-8.
[20]陈鑫,顾铮.pH光纤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11):1-8.
[21]柯远珍.一种水产养殖自动监控方法:201410388569.X [P].2015-04-29.
[22]黄大志,胡建华.水产养殖中溶解氧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34(10):58-61.
[23]张祝利,顾海涛,何雅萍,等.增氧机池塘增氧效果试验的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2,39(2):64-68.
[24]谷坚,顾海涛,门涛,等.几种机械增氧方式在池塘养殖中的增氧性能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 148-152.
[25]LI Y,ZHANG H,LI J,et al.The comparison of aeration effect between air aeration and pure oxygen aeration systems in aquaculture[J].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8,24(2):475-480.
[26]顾海涛,何雅萍,门涛,等.叶轮式增氧机性能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1(4):41-44.
[27]何雅萍,顾海涛,门涛,等.水车式增氧机性能试验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1,38(5):38-41.
[28]门涛,张祝利,顾海,等.射流式增氧机性能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1,38(2):49-51.
[29]史兵,赵德安,刘星桥,等.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规模化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9): 136-140.
[30]陈彪,袁琦.基于ZigBee的水产养殖环境因子监测系统的开发与试验[J].渔业现代化,2014,41(1):16-20.
[31]TAI H J,LIU S Y,LI D L,et al.A multi-environmental factor monitoring system for aquiculture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Sensor Letters,2012,10(1/2):265-270.
[32]ZHANG X R,XU B G.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of aquiculture based on intelligent sensor network and fuzzy-PID[J].Instrument Technique&Sen-sor,2012(5):100-102.
[33]SIMBEYE D S,ZHAO J,YANG S.Design and deployment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or aquacultur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based on virtual instruments[J].Computers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14,102(3):31-42.
[34]颜波,石平.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14,45(1):259-265.
中国工程院钱锋院士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作专题报告
2016年9月30日,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应邀来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作了“‘互联网+’时代原材料工业智能优化制造”的专题报告。俞涛校长会见了钱锋院士,徐玉芳副校长陪同会见。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师代表聆听了此次报告会。
钱锋院士分析了我国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的国家重大需求,探讨了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为目标的智能优化制造的愿景,即实现资金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工业企业的智慧决策和智能生产。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工业企业经营决策层面、生产运行层面、能效安环层面和信息集成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重塑原材料工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生产,围绕基于“先进制造+互联网+现代服务”的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的变革凝练了相关科学问题。整个报告内容丰富且极具前瞻性,反响热烈。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ized Aquaculture System and Its Key Technologies
HUANG Junqi1a,SONG Shaojing1b,CAO Jianqing1a,YE Aiping2
(1a.Research Administration Office;1b.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Shanghai 201209,P.R.China;2.Suzhou Feng Chang Ecological Family Farm,Jiangsu 215111, P.R.China)
Recently,following the promotion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quirement of the high-density intelligent aquaculture,the technology of the industrialized aquaculture has been put into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the aquaculture.The glob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main category and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summarized in the survey and the crucial technologies such as water-cycling processing,monitoring,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are also analyzed.All the works accomplished are devot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ers to design the industrialized aquaculture system properly and reasonably.
industrial aquaculture;circulating water treatment;automatic detection and control;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969.38
A
1001-4543(2016)04-0330-08
2016-04-13
曹建清(1964–),男,浙江海宁人,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与通信技术。电子邮箱jqcao@sspu.edu.cn。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o.XXKZD1605)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