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俊霞
独具匠心手足传承
文/刘俊霞
— 师师 王小谟
— 徒弟 曹 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王小谟院士以其
敬业、严谨、追求卓越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周围的学生、同事。
王小谟和团队在工作
1999年4月的一个下午,考上博士不久的曹晨第一次来到王小谟院士的办公室。他依然记得4年前在北京理工大学55周年校庆典礼上王院士激情四溢的发言,让当时还没想读博士的他一下子有了奔头,默默在心里记住了这个名字——王小谟。1998年报考博士研究生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雷达技术这条道路,奔向了王小谟院士——这个成就卓著的大科学家门下。如今,能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膜拜已久的偶像,曹晨心里既欣喜,又夹杂着几分胆怯。
“王院士好!”一声问候之余,曹晨竟有些不知所措。哪知王院士从座位上缓缓站起,伸手握住他,温和地说了句 “你好啊!请坐!”那一刻,曹晨真切地感受到了那双大手的温度,和父亲的手掌一样刚劲有力。就这样,曹晨成了王小谟院士的第一个博士生,开启了在预警机领域的探索之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王小谟院士以其敬业、严谨、追求卓越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周围的学生、同事。
2001年,曹晨准备博士论文答辩。当时,王院士正忙着和国外合作方进行散伙谈判,常常四处奔波。曹晨来来回回四五次,才把毕业论文交到王院士手中。没想到,不过几日,便收到几张密密麻麻写满修改意见的稿纸,上面详细地指出了论文修改的具体方向和相关指导意见。曹晨被这位大科学家的严谨治学、认真敬业的精神感动了。作为预警机的总顾问,不管多忙多累,王院士总是能够抽出时间为学生鼓鼓劲儿,指指路。至今,曹晨仍保存着那张写满叮嘱的建议书。
2004年,博士毕业刚刚两年的曹晨被任命为出口型预警机常务副总设计师。那年,他刚满30岁。都说三十而立,对于一个才干了两年型号工程、并没什么经验和积累的年轻人来说,一下子成了这么大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要挑起这么大的担子,压力可想而知。从任命那天起,曹晨几乎天天都睡不好觉,在由衷地感谢老师用心良苦和不拘一格培养自己的同时,从早到晚都在琢磨怎么把老师交给的重担挑好。无论大会小会,无论大事小事,大家总能看到一个年轻的学生冲在最前头组织张罗。一次,时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的王志刚,要求出口型预警机项目组汇报方案。王小谟直接找到了曹晨,说了句“你去讲!”第一次给这么大的领导汇报,曹晨心里有些发怵:“我行吗?”,王小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没事,你可以!我也在后面呢!”随后的几天里,讨论提纲,补充材料,甚至最后的PPT制作,王院士都悉心指导着曹晨。就在汇报前一天,王院士还特地让曹晨在他办公室进行了一次试讲,从文字内容到汇报的具体讲法上都提了很多意见。最后汇报非常成功,得到了王总的高度肯定,这给了曹晨莫大的鼓舞和信心。
对人才有信心,敢于给他们重任再推一把,这就是王小谟培养人才的绝招。他自己总结得更为简单:“不是不管,不能全管。”他总是很平静地说:“我心里有底呢,万一出了问题,我会马上告诉他们的。”正是因为他的信任与放手,由他培养的年轻人进步都很快。如今的曹晨,已经成为了下一代预警机的总设计师。
实际上在曹晨之前,王院士就已经有大胆提拔和使用年轻人才的丰富经验了。1987年正是王小谟的科研团队实现三线调迁的困难时期,缺资金、缺人才成了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然而就是在这困难的时期,王小谟花费40万元从中国科技大学“买”了7个人回来。这7个学生当时就读的都是定向培养专业,由学校提供学费,毕业后也要服从学校分配。为了要到这7个学生,王小谟硬是咬着牙在最缺钱的时候拿出了40万元。“他们是我买回来的;现在看这7个人,都很有出息。”我国首型预警机——空警2000的总设计师陆军就是7个人中的一个。上任伊始,王小谟就很看好他,把一个重要的雷达项目交给了他,让他做总设计师。王小谟的这一决定让自己遭受了很多质疑。他把陆军带到北京,和军方代表一见面,对方就质疑王小谟“让一个孩子当总师”的做法,也有人说“这个人不出名,能力水平行不行?”面对质疑,王小谟很是坦然自信,他说:“第一,方案是我做的。第二,这个人聪明能干,一定能完成任务。”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当初质疑的人们都纷纷称赞起陆军。
当时的雷达发射机大都是电子管,弊端是雷达可靠性跟不上去,连正常工作50个小时不出故障都做不到。陆军研制的雷达是我国第一个全固态雷达,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高。王小谟说:“当时用户给我们的可靠性定指标,说是要达到100小时。我说,你们的指标太低了,于是我们自己报了500小时。研制单位说我吹牛,找来个年轻人来当总师,还敢报500小时可靠性?”测试结果出来后,所有质疑的声音都化作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放手给年轻人压重担,只要觉得年轻人有基础,就让他到游泳池里扑腾,自己在幕后把握方向,做好预案”,就是王院士选人用人的妙方。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王院士作为大科学家,不仅能给你方向性的指导,还能在很多具体哪怕很小的问题上给你建议。”这是跟了师父多年的曹晨一个非常突出的感受。在工程中,他不仅提出了我国预警机成谱系发展的技术路线图,指导和帮助年轻的总设计师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攻关、系统集成和试验试飞等重大工程研制事项。而且也能够事无巨细地给予年轻人贴心的指导,比如方案报告中的表格如何制作更能说明问题、幻灯片怎样制作才能表现出最佳效果等等。有些年轻人说:“我们刚毕业,还仅仅是工程师甚至是助理工程师,在资历、经验和技术水平等各方面都是小字辈,但是,王院士常常和我们平等地坐在一起,耐心听取我们的观点,及时肯定我们的成绩,宽容对待我们的失误,并且给我们提出很多具体的、操作性很强的建议,让我们很感动也很佩服”。
对人才有信心,
敢于给他们重任再推一把,
这就是王小模
培养人才的绝招。
他自己总结得更为简单:
「不是不管,不能全管。」
他总是很平静地笑着说:
「我心里有底呢,
万一出了问题,
我会马上告诉他们的。」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把科研工作进行到底。已经年过古稀的王院士,经常周末去逛中关村电子市场,每次换了更好用的手机、U盘等电子类产品,也都会带到办公室跟学生们分享。一次,王院士指着桌子上的一台轻薄的笔记本,对曹晨说,现在的民用产品,越做越轻、越做越小,我们预警机上的设备差距太大。他常常借助民用电子产品包括软硬件的进步,来勉励我们搞军品的,一定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仍然保持着对事物的新鲜感,仍然对新知识充满了热爱,不断地学习和尝试,时刻践行着2013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誓言:人生有限,创新无涯。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立志报国是创新的动力,脚踏实地是成事的基础。预警机并没有到头,后面的路还很长。不光是预警机,很多领域都遇到了再创新的问题。我们搞装备的,国家的需求就是目标。
几度风雨化绸缪,几番深情在春秋。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如今已年过七旬的王小谟仍然坚持在科研一线,平时,只要没有外出开会或其他公务,他每天都坚持上班,每周都会到实验室与课题组年轻同志一起研究讨论技术问题,并检查课题进展。他还在谋划祖国预警机未来发展的蓝图,他还在为预警机事业发掘更多的“千里马”。
(作者单位:中国电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