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工匠精神劳模带出高徒

2017-01-04 08:13贺慧琼
军工文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研究室劳模徒弟

文/贺慧琼

传承工匠精神劳模带出高徒

文/贺慧琼

— 师爷 张翼飞

— 师师 秦 毅

— 徒弟 张徒徒

沪东中华师传徒承的新理念、新方法,不仅已成功培育出众多大国工匠,还孕育出了祖孙三代同成劳模的优秀文化品牌。

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重视“传承”、“师承”,高明的师傅能够教出技艺高的徒弟,表相是师傅和徒弟双双事业有成,其更强大的内涵是一种人格和精神的传承体现。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在企业文化的构建发展中,就牢牢抓住了薪火相传的精神内涵,育人先育心,把尊师爱徒、尽心传授、创新超越等传道授业中的优秀文化要义,以及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积极同步宣贯到个人,传授技术的同时,促进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公司通过劳模研究室的良好运作,形成了“劳模带高徒,高徒带班组”式的“滚雪球”、“阶梯式”带教模式,实践证明,这些师传徒承的新理念、新方法,不仅成功培育出众多大国工匠,还孕育出了祖孙三代同成劳模的优秀文化品牌,亦为公司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多凝聚人心的力量。

师爷张翼飞,创立劳模研究室桃李满天下

全国劳模张翼飞,是优秀师傅的代表。徒弟对他,既有精湛技艺的折服,更有个人魅力的诚服。他曾顶着德国船东弃船的压力,用焊枪这杆“武器”征服了施工现场的每一位船检,船东们输得心服口服。还曾用“实践经验”打败了日本焊接专家,日本专家尴尬而又恭敬地对张翼飞说:您是我的先生(老师)。

如今,张翼飞所带的徒弟中已有5 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4人获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17 人分别晋升高级技师和技师,其中更不乏在各级别焊工比赛中摘金夺银的佼佼者。有了这么多的“高徒”,张翼飞因此常常被人问及,如何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焊工?他的回答简洁而有力—“要有工匠精神”。张翼飞认为,不同焊接工人的技能之所以有差异,归根到底源自对自我要求的不同,个人身上要有股追求极致的劲。这种追求不是为了完成今天的任务,不是为了胜过别人,甚至不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报酬,而是为了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古时候造城墙时,每烧一块砖就要把烧砖人的名字刻在砖上,这是一种担保。正是有了种担保,这些城墙屹立数百年而能不倒”,他解释道。

如今,他将这种追求极致、有责任、有担当的工匠精神通过劳模研究室平台,全力灌输给了他的徒弟们,通过劳模研究室的传帮带,将带教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2010年,公司成立了“张翼飞劳动模范焊接技术研究室”(简称劳模研究室),根据公司“打造一支自己的子弟兵”的计划目标,劳模研究室通过师徒带教、专题讲座、专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形式,至今已培训焊工3000余名,培育出焊接尖子100余名。几年来,劳模研究室成员参与了公司技师、高级技师的考核评审工作;参加焊接应知理论试卷的出题、评分工作;参与了中船集团第四、第五届技能竞赛焊接组评委以及焊工选手的培训、技术指导工作,以及公司历年焊接比赛应会项目制定、应知理论试卷的出题及评判工作。

↑ 师爷张翼飞(前)、师傅秦毅(后右)、徒弟张冬伟(后左)

↑ 中国G证第一人秦毅

一个人之所以优秀,

不光在于他自己做得好,

还在于他能够带动

周围的人都变得优秀,

秦毅便是优秀代表。

秦毅是中国LNG

船殷瓦焊接G证第一人。

2011年劳模研究室将焊接中的难点要点,策划出版了《焊接常见疑难问题解答》,作为焊接作业人员的“工具书”印发放给焊接作业人员,迎来了焊工们的一片点赞。劳模研究室全体劳模再接再厉,各成员根据自身特长和经验,结合公司造船生产实际,撰写出版了《船厂焊工操作手册》第1、2册。现在这两本教科书不仅本公司的焊工人手一本,行业内其他船厂也纷纷慕名上门求赠,更有者将这两本书作为“师徒带教”仪式中的红包送发给徒弟,可见该书在传授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劳模研究室把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内化于心,把身体力行的直接榜样外化于形,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固化于书本,发挥出劳动模范在技艺传承,精神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一个人之所以优秀,不光在于他自己做得好,还在于他能够带动周围的人都变得优秀,秦毅便是他优秀徒弟中的代表。秦毅是中国LNG船殷瓦焊接G证第一人,2013年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获得“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称号。

师傅秦毅手把手教出“大国工匠”

LNG船被称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殷瓦”是用作船舱“内胆”的一种特殊钢材,厚度大多仅为0.7毫米,要将这薄如纸片的材料焊接起来,历经六道检验并确保绝对的密封性,2004年前,中国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是一个空白。当时公司决定“以点带面”,先派一个最善学的人出去把先进技术学到手,然后再由他回来带教出更多的人,才24岁的秦毅,如他名字一般,毅然扛下了艰巨的任务,登上了日本在建LNG船的甲板。

秦毅的勤快好学、精湛技术很快引起了日本人强烈兴趣,日本方面曾真诚地对他说,凭你的技术,只要你自己愿意,三井一定会重用你的,你会有很好的收入。秦毅礼貌道谢,摇摇头,什么都没说,但却在内心坚定地对自己说,我不能离开中国,不能离开沪东中华,更不能离开我钟爱的焊接事业,为了实现中国人自力更生建造LNG船的梦想,我要尽快学成回国,培养出更多的焊接能手。

学成归国后,他的第一件事是手把手教会了张冬伟等首批16个徒弟,而这16个人全部一次通过G证考核。随后,又由他们分头带教出更多合格的殷瓦焊接人才。很快,公司持有殷瓦焊接G证的焊工达到了近百人,基本满足了首艘LNG船建造的需要。

为了发挥集体智慧的威力,更有效快速解决生产中的难题,2013年,上海市总工会命名的“秦毅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秦毅带领着他的伙伴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针对LNG项目焊接工艺技术难点问题开展创新活动。除了攻克技术难题,“秦毅劳模创新工作室”同样用心致力于师徒带教活动,工作室的每个人都与焊接专业的青年员工签订了师徒带教协议,师傅们尽心尽责地言传身教,徒弟们倾尽全力地刻苦学习,最终公司(也是中国)拥有的殷瓦焊工人数达到了300余名,并有多人在各级焊接比赛中夺得名次,在技能等级考核中取得了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等级,成为全公司的骄傲。

看到这么多人才迅速成长,秦毅比自己取得G证还要高兴,让他更感满足的是,这些“徒子徒孙”们在日后的LNG船建造中各显身手,并青出于蓝胜于蓝。徒弟张冬伟通过中央电视台“五一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被大家认识和熟知,他以技术精湛、默默奉献的“大国工匠”风范,在LNG船建造中绽放异彩,谱写出属于“80后”蓝领精英的华美篇章。

徒孙张冬伟成功时首先想到的是感恩师傅

名师出高徒,修行在个人。工匠精神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没有偶然。张冬伟不折不扣继承了师傅秦毅“追求卓越,专心专注”的工匠精神,坚持不懈的毅力促使他面对LNG建造的高难度和高技术时,不是放弃和妥协,而是不断地用心去研究和创新,他的技艺在磨砺中成长,他的精神在考验中升华,这种对极致的矢志不渝追求,铸就了他超越自我、奋斗一生的新生代工匠精神,从而绽放出最美丽的青春。现在的张冬伟成功了,从一名技校学生成长为焊接技能人才,获得了中国质量奖个人提名奖,第十四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了新时代80后蓝领工人的骄傲和榜样。

现在的张冬伟很“红”,荣誉纷至时,他首先想到了感恩。他坦言,造船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苦、脏、累,条件相当艰苦,年轻人来自外界的诱惑很多也很大,是师傅坚持到底、顽强拼搏的精神影响感染了他。18岁进入公司技校,毕业后进厂就跟着师傅秦毅,此后一直参与建造LNG船,与师傅结下了20年的深厚感情。这些年来,是师傅手把手地教他学技术、学做人,是公司给了他参与建造高端产品的舞台,一个懂得感恩,为国家、为企业努力奉献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谢谢师傅秦毅,谢谢所有给过我帮助的人、鼓励我成长的人。”张冬伟积极参与“秦毅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教工作,在他的细心指导下,已经累计培训和指导了获得焊接殷瓦G证等手工焊证书和氩弧焊等自动焊证书的焊工40余人、殷瓦拆板工6人,并先后带出了30余名熟练掌握多种焊接类型的复合型殷瓦焊工,其中2名已经是班组长,其余均为车间的技术骨干。

如今,张冬伟是公司“师徒传帮带”活动中的重要骨干,他誓与师爷张翼飞、师傅秦毅为代表的一班师傅们戮力同心,通过劳模工作室这个传帮带平台,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先进骨干示范引领作用,勇担当,作表率,做好人才的孵化器,营造尊师爱才、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

未来的制造企业,必将会改变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但不会改变的是企业培育人才的责任。沪东中华会坚定信念,勇于探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愿景,创新“师徒制传承”模式,广泛传播薪火相传,精神不灭理念,通过创新驱动、人才驱动催生企业内生动力,增强企业软实力,为“十三五”乃至更远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借用一位师傅在结对仪式上的讲话结束此文:“一个人,你技术高,工作努力,品德好,你有影响力。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所创造的财富是有限的,把你的技能作用发挥的最大,带出一大批人来跟着你一块干才是国家所需要,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作者单位: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研究室劳模徒弟
形变预测研究室工作动态剪影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外源污染过程与控制研究室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Mark Twain
新新机甲研究室
徒弟和保险柜
神探大脑门(1)探长出题考徒弟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