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蕾
老李大李和小李
文/李 蕾
— 老李 李恒德
— 大李 李 蕾
— 小李 李戈阳
我想通过老李、大李和小李的故事说明,对于新参加工作的同志,有师傅和没有师傅是不一样的。
↑ 老李在军港
↑ 大李
老李是我“师傅”李恒德,小李是我“徒弟”李戈阳,大李是我本人。
为什么师傅和徒弟要放在引号中呢?因为这个称呼是我自己认可的,没有经过他们的同意。不知道老李认不认我这个徒弟,也不知道小李认不认我这个师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所以我用了引号。
20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时,看见别人都很忙,自己却插不上手,每天除了看资料之外,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很无奈,也很无聊。资料很多,不知道哪些该看,从哪开始看。当时真希望有个师傅教教我,给我指个方向。看见别人都在忙,我又不好意思问。就这么游晃了几个月。
几个月后的一天,看见老李和几个人正在讨论某个技术问题,我便凑过去看热闹。当时老李正在负责某新造舰上一个新课题,一切从零开始,有许多问题待解决。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不仅热闹,而且有趣,我也加入了讨论。就这样,我加入了老李负责的课题研究。
老李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只知道自己埋头苦干,不喜欢指挥别人。那时没有明文规定我是老李的徒弟,所以,我不主动要事情做,老李就大包大揽,自己吃苦受累;我不主动请教他,他也不会主动指教我。我没有任何工程经验,不懂船,不懂我们的系统,更不懂课题要研究什么,要做什么,很茫然。老李每天都忙忙碌碌,总有做不完的事;我每天都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还是在晃悠。后来经过观察,了解老李的性格和为人后,我开始主动向老李“讨”事情做,一边做一边请教他,我在心里认定他就是我师傅。
跟着老李干活,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他对工作认真,做事严谨、注重细节的工作作风,让我在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十几年前,我参加某舰队数据链互联互通试验,该试验是海军第一次进行空、海、岸作战平台数据通信试验,是一项探索性试验,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七〇一所是总技术责任单位,对技术把关,出现问题必须查找、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当时某系统偶尔会出现“死机”问题,这在战时是致命的,会贻误战机!由于是偶然现象,很难复现,所有人都认为是该系统的问题,该系统研制单位的压力非常大。我认真分析,设计各种试验方案,反复试验,仔细观察,经过两个星期的不懈努力,终于让问题复现。查出造成“死机”问题的责任方不是该系统,而是通信对方没有遵守协议,信息交互双方收发时序混乱造成的。用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此问题的原因,让各方心服口服。
↑ 小李向老同志请教电缆船舱与管路改造方案
因为有前车之鉴
和切身体会,
我不想让小李再走弯路,
应该让他快速成长。
虽然没有指定
我是小李的师傅,
但我心里把他当成徒弟,
开始实施我的带教计划。
这件事让我明白:作为系统技术责任单位,一定要客观、公正地把握技术状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这样才能赢得尊重。能做到客观、公正,就必须认真、严谨,在老李身上这种工作作风的多年感染和浸润下,我收获了各种各样的荣誉:2011年“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第二届“感动七○一人物”、多次荣获集团公司科学进步奖、七〇一所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
1998年,老李退休了;2009年,来了小李。我也从做军品项目转到做军贸项目。小李是博士,知识面广,英语过了8级,工作时就像上了发条的闹钟,好学、肯干,充满热情,被安排做军贸。因为有前车之鉴和切身体会,我不想让小李再走弯路,应该让他快速成长。虽然没有指定我是小李的师傅,但我心里已经把他当成了徒弟,开始实施我的带教计划。
2009年11月,我室准备召开军贸工作交流会,我有意安排刚来不到半年的小李在会上发言,他接到任务后非常紧张,因为发言稿是我写的,PPT也是我做的,他并不熟悉。我再三鼓励他,给他出主意,告诉他应该怎么准备,消除他的紧张情绪。会议前两天,我先让他反复练习,还请了本室的专家、科长等数人模拟参会。通过试讲,他熟悉了发言内容,增加了信心。在正式会议上,大家不仅认识了这个新来的小伙子,而且对他的表现也很满意。
2010年,我所承担了孟加拉两艘OPV改装总承项目,这两艘舰是英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设计制造的。2010年拆除武器后,将船体送给了孟加拉海军。孟加拉海军委托我国对其进行改装,加装武器,形成战斗力。这是我所第一次工程总承项目,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从勘验到策划、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我一直带着小李,他大事小事都要问我,产生了依赖性。他的座位就在我前面,每做完一件事他就会转过身,趴在隔板上问“蕾姐,下面做什么?”我认为这样不行,得让他“断奶”。2012年4月组建孟加拉施工现场试验队前,我向室里建议:让小李当试验队长,并且要他打头阵。室里采纳了我的建议。我对小李说:“现在你是队长了,以后你不能再问我你该做什么,而是应该我问你我该做什么,由你给我安排工作。”
刚到孟加拉时他很不习惯,一天要打N个电话,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话越来越少,再后来几乎不打电话了。一个多月后,我去孟加拉时,都是听他安排,他彻底“断奶”了。看见小李进步这么快,我真心为他高兴!
OPV总承项目最关键、最困难的时候是现场施工阶段,一是我所是设计所,以前偏重设计,没有施工经验;二是施工现场在孟加拉,语言障碍、水土不服、卫生条件差、工人技术水平低。真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施工现场在孟加拉吉大港海军修理厂。吉大港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湿热多雨,夏季最高温度达到45摄氏度。试验队5月进场时正是湿热多雨的夏季,加上万事开头难,千头万绪的工作,使得队员们一个月的时间,平均每人瘦了10斤,有的甚至瘦了20斤!施工碰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换小桅杆。更换小桅杆对国内船厂而言,完全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手到擒来。但是对于技术力量薄弱的孟方船厂来说,每一步都是第一次,每一步都非常艰辛,每一步都是考验,每一步都洒满汗水!从切割、改造旧的小桅杆,到制作、安装新的小桅杆,小李从教他们看图纸、选钢管、讲工艺,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虽心力交瘁,却赢得了舰上官兵及工厂工人们的尊敬。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新的小桅杆终于吊装成功了。当小桅杆准确无误地安放在预定位置,并被牢牢地焊接在平台上的时候,现场响起了激动的欢呼声和热烈的掌声。船厂负责人握着小李的手激动地说:“You made it!”经过这两个月的历练,小李成长了,成熟了,自信了,走出了迷茫,步入正轨。
接下来的日子,他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生活状态,带领他的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畏艰苦,团结默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障碍,终于完成任务,胜利凯旋。
小李为人热情、亲善,是个阳光大男孩。在吉大港海军修理厂,说起Dr. Li,上至船厂厂长,下至叉车司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七○一所,小李也是大名鼎鼎:他是第五届感动七〇一人物,第十届所优秀青年、所青年岗位能手、所优秀共产党员……
我想通过老李、大李和小李的故事说明,对于新参加工作的同志,有师傅和没有师傅是不一样的。我常常在想,如果我一来到室里就被指定为老李的徒弟,我会少走很多弯路,进步得也会更快些。我第一次独立当试验队长是工作十几年后,已经40岁了。而小李第一次当队长时才工作了3年,只有30岁。
古人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手工作坊式的农耕时代,这句话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信息爆炸、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师傅根本不用担心“饿死”。相反,师傅也可以从徒弟那里学到不少东西,并从中找到灵感,找到新的“食物”。所以,我建议以后为每一位新来的同志安排一名师傅,让新同志迅速成长,早挑大梁,为我们的海军国防事业作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船重工第七〇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