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彩艺
【摘 要】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课程的反思就是对课程实践中蕴含着的观念或理论加以系统,全面深刻地审视、解释和重建,这是实践者自我理解、自我超越的过程,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使实践者清晰地认识自己行动中的个人观念和个人理论,从而使实践者摆脱单凭经验的方法和程序而产生的习惯,从纯粹直接的、局部暂时的偶然经验中解放出来,反思意味着批判理性和审慎。
【关 键 词】 反思;新课程改革;解释;重建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如同物理化学做实验,尽管课前的准备工作已相当充分,思考到位,计划制定也非常详细,但在实验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验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反思,学会反思和积极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层面
教学反思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反思教学失败的原因,可以分析教育成功的因素,也可以提出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还可以对某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行思考。反思的层面一般有:在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什么策略解决问题,做法是否符合教学原理,做法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促进教师的内隐决策清晰和明确起来,经过多次这样的实践,逐渐形成教师必备品质。
二、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如何反思
(一)总结精彩片段,反思欠妥之处
一堂成功的课,往往以自然、和谐的艺术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指导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闪亮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对知识重难点的创新处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引导语,对学生作出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这些我们都应作出详细记录,供以后的教学参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都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如有时候语言表达含混不清,有时候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有时候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有时候练习题的目标层次不够,难易不当,造成教学中断甚至冷场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思路,不能很好掌握知识的原因,对情况分析清楚之后,要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二)反思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潜在的伤害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会有意无意的伤害到学生。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保护其自尊心,要肯定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答,鼓起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激励学生的上进心,挖掘学生的潜能,找出其闪光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燃学生的智慧之花。
(三)反思不同层次学生的收获情况
怎样对班内成绩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如何实现分层次教学,调动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实施:
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穿插提问,用来检验学生对新课程的掌握程度,为体现分层次教学,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分层进行提问,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没有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2. 教师课后布置作业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除让其完成教材上的习题外,再布置一些研究型课题,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布置作业时,让他们尽量完成教材上的习题,课后的习题不要加做,对于教材上个别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要求,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室布置的任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据教学反馈信息全面反思
教师要加强与同组教师的切磋,讨论与分析,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从总体上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还通过不断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提出的教学建议,如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细节的处理是否恰当,知识是否真正理解、掌握,讲解是否透彻,是否有其他新颖的解法;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学生的学习逐渐变得积极主动,这样做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探索精神的增强,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五)理论结合实践,强化反思意识
教育教学理论是教学反思的理论基础,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总是随着社会进步,变革而不断更新,教师要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树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观是面临的首要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作指导,并善于运用反思结果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专业能力获得长远发展,反思仅是过程,而不是最终目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得失,掌握学生情况,为后面教学方案的科学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是无止境的,只有更好的教学没有最好的教学,最好是一时的追求,更好是永恒的目标。随着我们对新课程认识的逐渐加深,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新课标的理念加以审视,对过去的种种看法和做法而有所感悟,只是不断地反思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追求卓越,才能在更深层次上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为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好基础,达到专业发展精致化,精品化的境界,进而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郑慧琦,胡兴宏. 教师成为研究者[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80~314.
[2] 郭金花,吴星. 反思性教育模型与实施程序[J]. 化学教育,2005(10):26~29.
[3] 钟启泉.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