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研如何出精品

2017-01-03 23:22戴劲松张倩倩桂彦玲
新闻前哨 2016年12期
关键词:调研

戴劲松++张倩倩++桂彦玲

对于一名媒体工作者而言,调查研究是基本功,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调研反馈功能在国家决策体系中有不可替代性。从一定意义上讲,新闻视角的调查研究正是反映媒体工作者的品格和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在当前技术革新驱动的媒体融合背景下,做好新闻调研仍将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法宝之一。本文试从一名职业记者成长成才的角度,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体悟,探讨新形势下新闻调研如何出精品。

从旧故事中发现新意,炼就视野的宽度

与其他行业的调查研究不同,新闻调研是指记者在调研中着力发掘新闻,即新人物、新体验、新问题和新趋势。记者有时也研究历史,但目的是为了强化新闻,比如前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在纪念二战的专题调研期间发掘远征军的故事。

“大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在新的背景下,仍有可能从旧的故事中发现有新意的线索,这就需要视野的宽度,关键在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呈现不同的意见,展示不同的材料。这实则要求记者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同时保持客观而清醒的认识。

以关于非粮生物质能源的报道为例,2009年以前国内一些媒体已有涉及,但几乎是专家们的呼吁和建议,缺乏实地案例分析,对决策层的说服力不强。笔者之一的戴劲松供职新华社时,正逢国家有关部门即将修定新时期能源政策的前夕,他和同事何丰伦带着官方征求意见的方案深入多个省域的企业调研,发现生物质能源的“非粮”技术路径取得了多项突破,并且有自主研发专利,境外资金开始密切关注。最后,记者将这些见闻采写成内参稿件,引起了高层领导的重视,直接改变了生物质能源在我国新能源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笔者现在工作的湖北日报内参编审中心,肩负的职责同样有确保重要信息在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上通下达”。据初步统计,湖北日报内参记者近年来采写的调研报道中,60%的线索源自群众提供。同时,中心记者常深入一线,通过聚焦民生疾苦,挖掘基层生态,展现表象背后的深层矛盾,分析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如《聚焦大柴湖》、《湖北省投资环境调查》等系列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一文中指出,新闻媒介应“及时、准确地传递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捕捉和反映方针、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促使各级党组织、政府及时修正偏差,使改革少走弯路,更加健康地发展”。这实际上给媒体工作者特别是党媒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在高层与基层之间充分发挥“耳目喉舌”的作用。

与党报的跑线记者不同,专职调研记者往往没有特定的采访领域,也缺少与高层密切联系的机会。但高层的声音却是提升调研报道质量的关键。首先,他们是报道涉及的关键人物;其次,他们对国家政策、事态局面的了解往往比基层群众更为全面具体。因此,采访高层对调研报道是不可绕开的环节。

2016年7月,湖北日报内参编审中心策划“精准扶贫”专栏,通过内参反映省内多地精准扶贫的现状。以恩施州巴东县的调研为例,由于县委书记、县长和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一一接受采访,整个稿件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较为全面。如一些捆绑扶贫户争取金融政策支持的企业向记者反映贷款难,这是原先采访计划中没有列出的,我们当即决定延长调研时间,临走前和当地的金融主管部门及银行的负责人增进了交流,最终将他们的顾虑也在稿件中“摆”出来,并提出金融扶贫要以产业领域中的龙头企业为抓手的观点。

此前,该中心曾策划湖北省互联网产业年度报告,笔者先后走访了全省约30家部门与企业。调研初期,各部门或企业联系人往往倾向于按采访提纲提供纸质信息——这在新闻调研中很常见,但由于我们的坚持与努力,赢得了与这些部门或者企业的管理层面谈的机会,也获取了有分量的信息。比如一家公司的老总谈到,因为申报项目时遇到对项目所在领域并不熟悉的专家委员会,导致其在国内很有竞争力的项目被否决,这样的信息不采访当事人,是难以得到的。

抓住中间层资源,挖掘积淀的深度

台湾作家王鼎钧说过,“事实”常常会欺骗新闻记者。“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躬下士时”,都是事实,但都不是真实。新闻调研的终极追求就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如何从大量的材料和见闻中“拔云见日”,通过了解、分析情况,搞清客观真相,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正是从深度方面对记者调研功夫的一个考验。

以几年前的“电荒”报道为例,全国多地不同程度地呈现用电紧张态势,相继采取限电和让电措施。但笔者在与电力公司的一些中间层人士沟通中了解到,一些地区的电荒并非装机容量不够,也不是缺煤所致,即不是“硬缺电”。例如,华中地区原本既有水电,又有火电,还有相关的一些新能源发电,是电力结构布置较为合理的区域,一般来说,是不会形成全面型电荒的,但到了夏季或春节前后却仍然供电紧张。笔者根据获取的线索进一步深入调查,发现跨省间的政府干预导致华中地区电煤交易不畅,因而在采写内参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体制性缺电才是深层原因,煤价持续上涨会加大体制性缺煤的风险。

上述案例中,我们提到了中间层的帮助。调查研究历来倡导走进“两层”,即高层和基层,这往往是发掘新闻的重要来源。但以笔者多年工作实践来看,与中间层加强联络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甚至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曾这样描绘“中间人”的角色:“中间人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他还没有成为高层,不是那么审慎,他又不是底层,会对情况有所了解,而且记者去采访中间人,会让中间人感到受宠若惊。所以,记者要重点关注中间人。”

的确,一般新闻调研涉及的话题较敏感,在采访高层的过程中,记者常常遇到闭门羹或被敷衍搪塞,一方面有工作忙碌的原因,另一方面则由于他们更注重自己的言行,不太容易坦诚表达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层往往是细节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记者在某个领域不断积淀的关键。很多中间层人士未来可能发展成高层,这样一来,如果记者能在其作为中间层时与其多交往,既能掌握信息,也能学到知识,更有可能建立牢固的人脉资源。

近年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每年举办两期通讯员培训班,学员多来自地方党委宣传部或各部门的宣传中心。这些通讯员平时长期活跃在采访一线,是基层与高层之间的黏合剂。他们称得上是记者的半个同行,提供的信息大多有很高的含金量。

强调新闻调研深度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要善于从死材料中发掘活材料。2006年戴劲松参加新华社组织的水库移民生存现状调研时,竟没有想到采访“老水库移民”比从“新水库移民”那里获得的信息更为出彩。当时选取了湖南省安化县移民作为重点对象,他们是1986年以前的移民典型代表,业内称之为“老水库移民”,这类移民在国内各省都有一定数量,但由于历史原因被边缘化,生存状况比以三峡移民为代表的“新水库移民”更为艰难。事后,编辑部认为,这组调研发现了一个新的贫困群体。

追求见人所未见,提升业务的高度

视野的宽度和积淀的深度,都是一名记者在新闻调研中所必备的职业敏感。但要在纷繁的新闻竞争中高人一筹,还需要记者逐渐养成站在空中俯视对象的能力,即所谓的高度,要从不被注意的材料中发掘有可能使公众广泛感兴趣的主题。

有了高度,就能见人所未见,善于抓住隐性机遇。就笔者的理解,新闻中的机遇有“显性”的,还有“隐性”的。“显性机遇”,往往有大事件的背景,大家都看得见,都知道能“出稿子”,而且是有份量的;“隐性机遇”则不然,需要洞察,需要冷静,更需要几分耐性。不少记者或是由于身处地域,或是由于划分战线,或是由于战役性报道中分配安排,几乎没有机会碰那些有份量的题材,但仍然常常有佳作产生,这就是抓“隐性机遇”的能力。

有些机遇“可遇不可求”,即便分到了“热线”,也有“显性机遇”和“隐性机遇”之分,相对而言,后者对一名记者的成长乃至成才更为重要。原新华社记者、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军刚工作时被分配到城市规划战线,这对于一个文科毕业生而言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下手。但在渐渐熟悉这一领域后,特别是站在大历史的高度来看待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后,他不断寻找到新闻的引爆点,屡推新闻佳作乃至以《城记》为代表的系列著作,直至如今已成为国际城市规划领域独具特色的专家。

2016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时提出:“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随后,一篇新华社调查稿件《圆珠笔之问:小小“球珠”拷问中国制造》掀起舆论大波。

在世界工厂的今天,一支圆珠笔看似简单,实际却涉及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墨水研制需要化工业支持,生产设备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能力,特殊钢材则取决于国家钢铁产业的科技水平。新华社记者在调研中走访了中国制笔协会,回顾了我国圆珠笔生产史,并采访国内相关企业,从中挖掘出我国制造业仍处于“代工厂”阶段,从生产加工到国际标准制定都缺乏主动权。受到总理谈话的启发,这篇调查性稿件从小切口进入大背景,把小小“球珠”的制造问题放到了更为广阔的时空来探究,故而与众不同。

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人的一生,都一直在挑战一名新闻记者能够达到的高度。在“文革”中期被调往陕西工作时,他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用大量调查研究掌握的翔实数据,通过长篇内参《安康调查》批评形式主义和极左倾向。1978年夏,郭超人被调往四川工作后,又一头扎到基层做调查,他采写《扫除唯心的阶级估量》这篇报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党的基本路线。如果没有站在历史长河之上的智慧高度,他怎会有如此的胆识?或许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和政治嗅觉告诉他: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已经来临。

多年以后的1999年,郭超人在为自己的通讯名篇《驯水记》撰写“附语”里说:“今天看来,25年前采写的这篇通讯对我国人们驯服水旱灾害的实力也许估计过高,字里行间还有某些时代痕迹。”郭超人几十年来都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也正是这种对自身严谨的反思,推动他为读者采写了许多反映波澜壮阔历史画卷的名篇,这就是他站在历史高度对新闻负责的使命感所在。

逐渐由博转精,夯实职业的厚度

姜戎在《狼图腾》讲到了游牧精神的三个境界:草原、海洋和太空,这恰好可以和本文探讨一名记者如何做好新闻调研所需要的宽度、深度和高度相对应,惟有如此,才能夯实自身的职业厚度。

围棋界公认的思想大师吴清源先生将“21世纪的围棋”称作“六合之棋”。所谓“六合”,在古文里就是宇宙的意思,表示东西南北的四方和上下的天地。也就是说,围棋的目标不是局限于边角,而是应该很好地保持全体的平衡,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去看待。笔者认为,新闻调研的最高境界同样也是“六合”,尤其在当前信息源浩瀚的趋势下更为需要:进得去,也能恰到好处地抽身出来,这才是新闻专业精神。但与围棋不同,新闻调研不是追求平衡,而是尽力寻找最具震撼力的切入口。

一名素质优秀的新闻记者,要有做专家的准备,否则采写的报道只能浮光掠影。成为一个有水平的记者的最大诀窍和捷径,就是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要不停地解剖各种麻雀,不知疲倦地创造性劳动,积累各种资料。

郭超人说过,在新闻报道上没有落后的地区,只有落后的记者。做好调研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勇于吃苦的精神,新闻记者成长的必由之路,就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之路。调查研究必须探索和解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就像培育一棵大树,必须要精心选苗,精心施肥浇水,剪枝修叶,才能使之根深叶茂,果实累累。

对于年轻记者而言,刚介入一个领域,大都是门外汉,只有长期跟踪,才会有独到的见解和判断。那些在新闻调研方面做出成绩的记者,很多都是从同行习以为常、甚至忽视的话题中发掘到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做有心人,整理笔记,补充知识,勤于练笔,像做学问一样研究报道。正是这样的积少成多,令他们由博转精,从杂家进化为专家,而其作品才渐渐深入人心,产生影响力。

戴劲松供职新华社期间,曾用5年时间先后采写了近50篇有关水库移民的内参调研稿,几乎篇篇有高层领导的重要批示。从一开始关注湖北省内情况,到与其他省开展区域性合作,再到后来参加全国范围的跨区域调研,切身经历了关于水库移民这一题材的调研逐步拓宽、纵深的过程。面对水库移民这个贫中之贫的特殊群体,笔者内心常常涌动义无反顾的情愫,并期待能继续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善移民生活。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记录者,但并非人人都是记者。新京报执行总编辑王跃春说:“我非常反感‘人人都是记者这一说法,人人都会做饭,就不需厨师了吗?我们身处这个行业,应当捍卫这个行业的尊严。”

如今,虽然传播渠道、信息来源、技术手段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在内容创造方面,新闻从产生、生产、议题设置、传播、到最后升华为观念和思想,仍然未动根本。正因为信息泛滥,新闻调研的宽度、深度和高度更能彰显主流媒体记者的职业厚度,更能体现专业媒体报道“客观、中立、全面”的价值,但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和传承。

猜你喜欢
调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评《怎么做调研 如何写报告》
联合调研备足询问“粮草”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最新调研 揭示真实的三明医改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齐续春率队赴攀枝花调研
深入调研推动工作创新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