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
[摘要]现今媒体从业者所处的舆论环境错综复杂,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更多的使命与职责。过去,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动作状态和成效,而忽略了最本源的内容,即正确的工作取向。工作取向正确,才能确保工作方向的准确。要研究好新闻工作者如何保持正确工作取向,需要从从业动机、实践向度、职业愿景三个维度进行拓展。这实际上是从新闻从业者入职时、工作中、未来工作走向等不同阶段进行分析,旨在动态分析,准确把握,为新闻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 工作取向 职业道德 职业理想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他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四点期望,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习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基本遵循。其中坚持正确工作取向是为新闻工作者指明工作为了谁,这是新闻工作者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自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本源问题。认识到坚持正确工作取向的重要性,对新闻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新闻工作者具有重要指引作用。
一、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的重要性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坚持正确工作取向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领域的正确反映和总体看法,是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成才之魂和从业之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认为,在存在阶级的社会里,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总要做某个阶级、阶层、党派、集团的喉舌。无产阶级政党以及人民大众的新闻媒体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应自觉按照党和人民喉舌的要求进行新闻报道。“党报党刊应当真正代表和捍卫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成为他们自己的报纸。”毛泽东同志也早就说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就要有政治家眼光、政治敏锐力和政治责任感,要有坚定的党性原则,要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
2.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关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前途。
新闻职业,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职责。因而新闻从业者,必须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山无脊梁要塌方,人无脊梁要垮掉。当一个新闻工作者没有或者失去了正确的工作取向,就等于丢掉了自律的武器、失去了精神支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就有可能滋生故意捏造的虚假新闻、缺乏基本道义的歧视新闻、追求过度刺激的煽情新闻、权钱交易的有偿新闻等等,不仅毁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前途,还给新闻行业抹黑,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2016年6月7日,《法治周末》刊发失实报道《中国药品审批“大塞车”》,该报记者未经采访引用的关于药品审批的陈述,与我国当前药品审评审批情况严重不符,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由此可见,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自觉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正确的职业行为。
3.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一个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正如一个科学家必须具有科学精神一样,才能引导从业者执著追求新闻理想,不断拓展职业生涯的深度和广度。当此之时,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进入转型期,舆论场复杂喧嚣,广大新闻工作者更需要把握好思想的基座、价值的坐标,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考题。
有了正确的工作取向,新闻工作者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站在纵观社会全局和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把握和反映时代精神,切实履行职责使命。有了正确的工作取向,新闻工作者才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接地气,连民心,涌现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新闻作品才有生命力,新闻工作者才会得到认可。“愿以新闻记者终其生”的新闻先驱邵飘萍,正是始终把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以高尚的理想情怀、优秀的新闻作品把新闻工作者这一职业诠释得淋漓尽致。
二、当前新闻工作者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新闻工作者在坚持正确工作取向方面,存在着一些主观或客观的问题。
1.忽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持续学习。
一些年轻新闻工作者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闻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有些忽视、漠视甚至厌烦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实,这就是理论功底不扎实的最明显表现。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经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继承、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经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新闻工作者应自觉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学习当作成长需要,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学深悟透,以科学理论作为“定盘星”“导航仪”,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缺乏职业规划容易被社会嘈杂声音干扰。
当前,我们正处在大变动、大变革时代,新闻从业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随时都在干扰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和意志,多元化社会思潮对新闻工作者的直接冲击,甚至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崛起,传统的记者编辑不得不面对新的困境,“辞职”“转行”成为流行语。这些新情况共同构成了当前新闻业的一个时代剪影,愈加考验着新闻人的初心。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信条,能否经得起现实雨水的冲刷?如果自己没有用心规划和准确定位,在职业发展上没有做到胸有成竹,新闻工作者的追梦路就难免被耳畔的杂音所干扰。
3.部分年轻新闻工作者畏惧下基层。
现在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采访手段更为先进,工作条件大为改善,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大量信息。部分年轻新闻工作者不愿深入实地采访,他们坐在空调间,依靠QQ、微信、微博,不愁没有新闻线索。像这样的“办公室记者”,不知道下基层为何事,下基层也是流于形式,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河南日报》记者童浩麟,从业22年走遍了河南省所有县(市),到记者站工作5年,开封400多条胡同,他走了300多条,“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讲好百姓的故事”已成为其职业习惯。2016年,童浩麟和同事一起采写的新闻《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获得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这也是5年来他在基层工作中第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事实证明,新闻工作者只有沉下心、俯下身,与人民群众心气相通、血肉相连,才能得到真正有价值的报道素材,才能更好地凸显新闻的品格与力量。
三、坚持正确工作取向的三个维度
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就是要在从业动机上搞清楚“为了谁”,在实践向度上搞清楚“依靠谁”,在职业愿景上搞清楚“成为谁”。
1.从业动机:心系百姓,始终不忘初心。
为时代书写,为人民立言,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永恒主题,是“为了谁”的最好解读。马克思说,记者应当生活在人民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
现实中,不乏存在部分新闻工作者从业动机不纯的情况,有的把这份工作视为挣钱吃饭借以谋生的手段;有的沉迷于“无冕之王”的头衔,挥霍着媒体公信力;有的盲目迎合受众低俗趣味,过分追求报道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有的甚至丧失职业道德,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新闻工作者的从业动机,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素质的问题,它直接关系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及社会的舆论导向,必须严肃对待。
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必须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把新闻工作作为记录历史、引领时代的崇高事业来追求,决不能从中捞取个人好处,陷入追名逐利的庸俗之中。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出品的微电影《花开的声音》,是坚持正确工作取向的生动诠释。影片以老中青三代党报人成长、坚守、传承新闻理想的故事为主线,捕捉了记者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采访的感人片段,艺术再现了新闻人强烈的责任和担当。
2.实践向度: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出接地气的作品。
新闻工作者依靠什么获取好新闻?“基层和群众”是一个理想的答案。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就是要在工作中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调查研究作风,在基层中感受最真实的民生,在基层中吸收最丰富的社会营养,带着感情为人民疾呼,写有感情的人民之事,唯此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才能达到正面宣扬党和人民的目标。
基层是新闻富矿,是民生晴雨表,是新闻资源不竭的地方,是新闻工作者成长成才的摇篮。近年来,荆楚网一直坚持引导记者走基层,到一线发现新闻、采写新闻。通过建立基层蹲点制度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调研,指定青年同志一对一定点帮扶,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深入的思考,帮助青年记者编辑深入了解群众的关切和实际需要,不仅网站原创作品越来越多,稿件内容越来越“实”“深”“精”,网站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一大批年轻记者编辑迅速得到锻炼、沉淀,很快成长起来。
3.职业愿景:甘于奉献,为新闻理想不懈奋斗。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新闻工作者的理想和目标,只有结合为党的方针政策呐与喊、为人民的权益愿望鼓与呼的大目标,服从并服务于这个大目标,才能有价值、有意义。新闻工作者,要把个人理想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在推进党的新闻事业中实现个人理想,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
实现新闻事业远大理想,新闻工作者要立足本职,把工作干到一流,努力做到极致。告别自满,才能有所进步;拒绝平庸,才能赢得读者。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应全方位培养职业素质,练就新闻写作的十八般武艺,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新闻敏感,搞好新闻策划,扣紧时代脉搏,创作出更加新颖、独特、精彩的作品,不断增强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与感染力。
人生需要奋斗,梦想需要行动。今年夏天,在湖北省多地遭受强降雨袭击之际,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多路记者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无论是渍水的村庄、溃口的堤坝,还是村民的安置点和山体滑坡的现场,随处可见他们身影。他们脚下淌着汹涌的洪水,镜头对准感人的瞬间,昼夜不歇,忘我工作,为百姓及时精准播报灾情信息,鼓舞荆楚干群战胜洪魔士气,传递了强大的正能量。
正确的工作取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职业之基。在当前新闻宣传任务极为繁重的情况下,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切实履行新闻舆论工作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向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 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3]胡天然、胡怀庭:《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与媒体公信力》,《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10期
[4]赵平喜:《网络新闻跟帖场域中价值观的“社会表达”》,《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5]王彧、姜继恒、李宇:《新常态下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科技传播》2016年第19期
[6]郑晋鸣:《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理想》,《新闻战线》2016年第5期 (荆楚网)
【群友热议】
马雪健:“新闻工作者如何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值得所有新闻工作者来思考和讨论。个人愚建,新闻工作者如何能履好职,首先是一个定位问题,是把新闻当成职业还是责任,是把群众当成自己人还是局外人,是把媒体当成工具还是舞台,这是进入新闻行业首先应考虑清楚的问题。
李克伟: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新闻记者提出了4点希望,一句话总结,就是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我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同时作为湖北文明网的建设者,天天都在搞文明创建,更要以勤奋踏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网络文明新风,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展示文明湖北风采。
高霞:新闻工作者要以人民为中心,这样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从实际工作上来说,记者要深入一线,要发挥跑断腿,说破嘴,问到底的精神;要勤劳,跑基层,不能只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想。新闻记者还要做好“挖掘者”,很多信息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很少有人擦亮眼发现。我在做实习生时,每天不管多晚,都会把自己部门,自己战线领域的相关稿件认真读一遍。通过这个途径,可以掌握本领域的信息,可以学习写作的方法,可以发现很多的线索。
李琛: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就是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当人民的代言人。首先自己思想觉悟高、态度要端正,其次要沉下心,练好自己的笔杆子,做好具体工作,要多下基层,去认识湖北,认识中国。记者下基层采访遇到困难时,不要怕,怀着诚意,总能成功。
罗莎: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就是要下到基层,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围绕人民利益写新闻。我们做编辑长期待在办公室,很少有机会去接触基层。只有多跟基层联系,才能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但是编辑大部分没有做过记者,下到基层也没人搭理你可能还会防备你。同事下基层时,当地宣传部部长就感叹说一年要接待不少假记者。本来基层单位想宣传,我们有渠道,从理论上来讲,工作应该是好开展的。但是很多新闻工作者没时间去基层沉着,所以才搭不上线。所以当前新闻工作首先要解决怎么能走到基础去,把基础的好声音传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