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PHOTO 赵玉谦
精琢于技 技进乎道
——恒盛元玉器创作的心路历程
□TEXT PHOTO 赵玉谦
佛教常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禅悟的三重境界,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对玉雕艺术来说,每一个设计者从最初的萌动到不断感悟成长,直到最后的登堂入室,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提升的心理历程。这段心路历程,对设计师而言,是一个破茧成蝶的飞跃。对欣赏者而言,更是一个曲径通幽、渐至佳境的感受过程。
这一阶段是任何设计师都要面对的第一阶段。就是可以把外界看到接触的景物人事用刀笔雕刻的形式真实记录下来,主要是对玉石材质美的绝好利用,达到良材绝用、中材妙用、劣材巧用,以玉质美、色彩美、造型美之多重变奏,透露玉泽天成、清润古雅的色彩美,展现天真稚拙、夸张意象的造型美,以自然神秘之情调,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认同。
这一阶段,一是通过审玉炼神发现玉质美,进而化形为神,创作者心中便有了一幅朦胧的图画,确定了大致要表现的主题,如人物题材,花鸟题材、香炉器皿等。设形就要将这种朦胧未现的图画用画笔绘在料上或图纸上,使其由隐到显。这是玉雕作品创作的关键所在,是在一个生“意”的过程,这是做出好作品的第一步。二是通过设计构思发挥玉质美。通过“分色巧用”,做到“一绝、二俏、三不花”的境界。使作品达到挖脏遮绺,突出玉石之美,返璞归真,表现玉石之朴。通过设计构想,完美突出作品的质地美和色彩美。
翡翠雕刻中巧色、俏色、分色的运用,使雕件既具有生动传神的雕琢形体,又具备了绘画艺术艳丽的色泽,综合了雕塑、绘画的艺术精华,因而具有更深层次的审美价值。独特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是中国玉雕技艺与艺术的最大集成者。三是通过造型造势创造玉质美。人们常说的“依料取题法”的创作性雕刻,就是依玉料自然形状进行造型和布局,也就是“因材施艺”中的“取势造型”和“随形变化”。当然,要将天然玉材变成具有一定形式和内容的可视玉雕作品,还离不开玉雕制作技艺和技巧。熟能生巧,巧能化腐朽为神奇。
《春梦初醒》创作于2009年,这件作品便是分色巧用、依料取题的代表作。“巧”中有“俏”,“俏”体现“巧”,二者巧妙结合,产生了无限的艺术魅力。那梦幻般的花,那翠色欲滴的叶真如冰雕玉砌,叶翠盖舒展、清香四溢,菡萏初绽、尖角才露,皎花照水,露滴清香,风暖香绕,迷离惝恍。清风荷塘,生机盎然,随形巧雕,气韵优美,俏色点染,恰到好处,清水芙蓉,自然清新。盛开的莲花,加上含苞待放的花蕾,给人一种收获的喜悦和奋发向上的力量。“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昨夜沐月露清凉,今朝作临风清香。这是用一种写实手法作临开艺雕,张扬出遗世独立的高标逸韵,氤氲浸透于世道人心。
优秀的玉雕作品表现在玉质美、形式美、题材美、意境美等诸方面。其中,形式美展现是作品的物象,是“有我之境”;意境美反映的是作品的意韵内涵,是“无我之境”。法身无象,应物以形,如此方能呈现冲和静远、生生不息的意境美,彰显张扬生命、人文关怀的题材美。因而形式美是玉雕艺术境界提升的第二阶段。它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喜怒哀乐等心情用画面表达出来,包括线条色彩和画面内容。通过创作的画面,真正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看到的画面也许就是我们生活里可以感受的点点滴滴,一些画面,意象,一些场景,设计者把这些画面要素,浓缩、荟集起来,或者截取一个瞬间场景可以让欣赏者引起共鸣和诱发一定的心理情感的感受。这是可以感动欣赏者的艺术。
玉雕作品形式美的法则是艺术家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是对客观事物和艺术形象在形式直观展现的综合的美。主要包括:对称、和谐、平衡、均衡、单纯、丰富、调和、对比、比例大小、节奏、韵律等的多样统一。设计者就是要巧妙运用形、工、色彩、构图等方式让玉料本身僵化的、缺乏生命力度的静态形态,表现出情动于衷、耐人寻味的经久魅力。这就要求创作者在玉器雕琢之前作仔细的观察,寻找发现其中的自然美,力求在构思设计方面以优遮瑕,凸现取俏之精绝、构图之微妙、造型之奇特。形式美的创造过程,对玉雕而言,它包括立造型、定宾主和求和谐,然后以优遮瑕,凸现取俏之精绝、构图之微妙、造型之奇特。
《风华绝代》是2010年10月完成的一件作品。它在形式上遵循了一切艺术共存的美感—节奏。从构图疏密聚散、大小曲直、圆缺参差等方面的配合,展现出分明而优美的节奏感。作品择色巧妙,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浑然天成。以白为底,如画幅,更如冰雪彻地,寒凝周天。一枝孤傲的腊梅,在无声无息中绽放,带着今生的夙愿,带着隔世的梅香。是不惧风霜的一派气节,是独先春光的一抹清丽;是挺立严寒的一种意志,是与世无争的一片高洁,在悄悄地酝酿,绽放。于观赏者而言,其高低、雅俗、清浊立判。托物扬格调的形式美是自“有我之境”到意韵内涵“无我之境”的进身之阶。
这一阶段对设计者来说,不仅可以临写外物,表达自己的喜怒情感,也可以通过画面表达自己对于人生、世界、自然、人文、宗教的理解和感悟。这个阶段的设计者通过自己设计的画面告诉你人生的、生活的、精神的、宗教的、灵魂的体验和感悟。这正体现出艺术不仅来源于现实,更高于现实。这时的作品已经上升到理性阶段,揭示一种精神的、思想的、甚至、灵魂的内涵和高度。玉雕创作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动人,就是在于创作设计者将生命中进发出的人文情怀深深地嵌入作品中,并让人在欣赏品味之余,得到心灵的升华,产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这个阶段就是形式美之中的意境美。设计者将自我的情感、思想、人生抱负、社会态度投注到作品之中,以物抒情,借物言志,以形写神,并借此形去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及艺术造诣。
世上任何一件感人的作品都倾注着作者的真切感受并付出大量的心血,只有感动自己,才能触动心灵感染别人,产生共鸣。赏作品主要还得看它所表达的灵魂,是否能反映出作者内在的思想或精神。作品是作者的化身,有灵魂,有情感或有意境,有骨,有血,有肉形体美的一件活生生的东西。
在2012年创作的一件名为《团队精神》的摆件,画面中一群旷野之狼,在亘古的月光下长啸,有着坚强的毅力和敢于与一切决一死战的气魄。象征着智慧、坚韧、永不屈服。狼性是一种团队精神,一种创新精神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一种在劣势环境中求生存和求发展的手段,是一种生命野性、自由天性及征服世界的霸王之气!狼以永不服输的心态,用战斗的精神,用团队合作的力量以及家族责任感……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的生存剧,令人深思、感慨。这就恰到好处地印证了《易经》的哲理。《易经》中“离卦”即丽也,附丽在器具上的东西是美的。如宗白华先生所言,“离”即有相遭之意,又有相脱离之意,这正是一种装饰美。翡翠艺术品也是“器”,这种雕饰能够引起美感,是附丽与美丽的统一。因为我们说巧妙的造势造型能恰当弥补玉石质的缺憾,产生的仍是传递美感的效果。所以,入理诉真情是艺术境界提升的关键阶段,产生质的飞跃的阶段。
绝代风华
就是说设计大师们在作品中折射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精神审视,有超然出尘、笑对流俗之心态,每一件作品都是设计者生命精神的自然延伸,而非疏离生命情绪的人为雕琢。 这也是李渔所说的“无情之物变为有情,若有悲观离合于其间者。但须左之右之,无不宜之,则造物在手,而臻化境矣”。玉雕作品是一种作文化形式,一种悟道的载体,它将玉雕者对大自然存在的认识、感悟,通过玉料玉材的感性形象表达出来,将心灵的真实表现出来,即“以形为道”“入境安心”,大自然的生命与我俱为一体,“听鸟说甚,问花笑谁”,从而表现出具有文人情愫的艺术家独一无二的精神特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玉雕作品的最高境界应为物象在内,意在画外,创造的立意犹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境界。观看作品起到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达到合上眼转开身,给人的是悠长的回味,及不尽的思索,忽击一掌由衷赞叹说声“好,真妙”的效果。这样作品的立意,虽在情理之中却超出观众的意料之外,峰回路转,意趣天成。
2013年,创作了《同一首歌》这件作品。原来曾建议把这件作品命名为《天伦》或《春暖南枝》,有意地想把题材通过命名往亲情、天伦之乐方面引导。但后来,我还是另外起了个名《同一首歌》,仔细揣摩,这个名称从立意上来说,比原来的要高超许多。作品的材质美、色彩美、形式美自不必说。画面中在新绿初染的山岩上,站立着六只大小各异、姿态不同的喜鹊,或交颈对视,相响而鸣,或高低呼应,清歌唱和,体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美妙图景。观赏者可以见仁见智地驰骋想象:是三世同堂的浓浓亲情、眷眷天伦?是和睦友好的皎皎芳邻、拳拳成情?是反哺之情、报恩之义?还是幸福圆满、同心而歌?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结”和睦邻友好的和谐团结,这是一种传递核心价值的正能量,是维系社会及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这一阶段可称之为玉雕艺术的化境,是一种悟境,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是化合诸意,融通圆润、自然微妙的洞明空灵,是所谓的空灵之美。
畅 游
正是收获好时节((正面)
正是收获好时节(反面)
玉雕艺术以玉文化乃至国学文化为载体,是通过和遵循玉这个材质特殊的自然属性来完成。玉材通过艺术家艺术思考而转为承载玉文化内容的艺术媒介,这是一个探索玉质之“真”的精神过程,也是展现自然之美的过程。设计师通过玉雕创作,不仅表达自己创作思想与人格精神的“真”,同时在创作中也探索出玉这本质上赋予的文化精神,并表现其旺盛生命力的“真”,从而创造与其它材质所不同的玉质美、技艺美、艺术美等所组成的多重美,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境佳境。然而,艺术和人一样需要成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感悟会有不一样的作品,不一样的作品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感受让我们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这也许就是艺术的另一种魅力。一种含蓄而深刻的美!
赵玉谦,恒盛元翡翠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南省镇平人,大学学历,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大师。从事玉雕设计制作二十余载。
制玉原则:讲求因料施艺,突出玉质美的同时力求最强的艺术性。
作品形神兼备,体现形式美和意韵美。
近年来,作品屡屡获得“百花奖”、“天工奖”、“中国工美大师展”多项大奖,论文《论翡翠雕刻的艺术性》、《论玉雕作品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对四会翡翠玉雕的认识和思考》,《造化钟神秀,匠心出天工》等在国内《鉴宝》、《收藏》、《中国工艺美术》杂志发表。
2008年倡导创办广东翡翠艺术研究学社,并担任秘书长职务;微信号:15361718126(恒盛元)
获奖作品:
1.快乐的早晨,2014年获天工奖的铜奖
2.蕙质兰心,2016年获玉华奖的银奖
3.2012 年“风华绝代“获中国玉器百花奖银奖
4.2013 年“天籁之音“获陆子冈杯的金奖
5.2013 年“如日中天”获百花奖的金奖
6.2013 年“秋山放鹤”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的金奖
7.2013 年“正是收获好时节“获玉华奖的银奖
8.2013 年“紫气东来“获玉华奖的最佳工艺奖
9.2014 年“曾经的童谣“获玉华奖的银奖
10.2014 年“紫气东来“获玉华奖的优秀奖
11.2013 年“金风玉露”获天工奖的优秀作呕奖
12.2013 年“老子出关”获玉华奖的最佳创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