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在强化“四力”上下功夫

2017-01-02 01:19:11冯政琪
政工学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谋划四力思路

冯政琪

改革在推进,任重而道远,领导要担当。新的军队编制体制建立运行,遇到的是新情况,面对的是新矛盾,急需解决的是新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首任用我、功在首任”的责任担当,以“本领恐慌”“在位须为”的紧迫感主动性,抓紧提升与领导工作相适应的能力素质,自觉接受深化改革和领导改革的双重考验。当前,领导干部应突出强化“四力”:

一、强化敏锐的洞察力

洞察有两种解释,一个是看穿,观察得很透彻;另一个是发现内在的联系或意义。洞察力,通俗地讲,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分析和判断为主的综合能力。《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说,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学问,有一套应付本领也是文章。一个人如果能达到这一点,干什么事自然就会胸有成竹、如鱼得水、落笔如神,凡事看透本质、直达要害、成竹在胸。领导干部具备和强化敏锐的洞察力,要做到:

一是政治上敏锐。不敏锐或反应迟钝,政治上就失分,工作上就被动。要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思想上多跟上级对表,行动上多想政治要求,决策时首先考虑政治效益,谋事时首先顾及政治影响,从而开阔政治视野,鲜明政治立场。

二是战略上清醒。深化改革是军队建设的大战略。在这个大棋局中,领导干部担负什么使命、站在什么位置、履行什么责任,一定要十分清楚、非常明白。成天惦记提升盯位子、安于现状守摊子、捂着盖着怕出事的领导干部,自身是很危险的。要主动把自己摆在强军兴军的大战略中思考,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和作为,才能不负肩上的使命和责任。

三是职业上敏感。干好哪一行,都不容易。领导工作是领率、指导和管理的统一。领导干部职业上敏感,就是对工作领域十分精通,面临的形势任务了解把握准确,政策制度熟悉掌握运用自如,分析解决问题站位高端有力有效,这是一名优秀领导者的主要特征。

二、强化精准的决断力

一位多年从事部队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说:“当好一个单位的领导,最核心、最关键的素质就是两个字:决断。”其含义就是,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能够迅速地、果决地做出判断和裁决,而不是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拖泥带水,导致错失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普及推广,军队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转型建设,都需要各级精确精准精细发力,再也不能搞大呼隆、一刀切。领导干部应势而变、顺势而为,必须强化精准的决断力,使决策更加科学、工作更加有力。

一要掌控全局。经济学有个词语叫“宏观调控”,意思是说国家层面要从全局上加强对经济建设的总体控制,金融领域、经贸领域、能源领域更需要宏观调控。领导干部要有“宏观调控”意识,对单位建设全局把控得住,对上级决策指示了解透彻,对单位实际情况了然于胸,定位要准确,工作要知悉,重点要突出,为精准决断创造条件。

二要思定而动。当断则断,不断则乱。凡事要拿捏火候、把握到位、精准发力,不能左右摇摆,不能迟迟不决,不能推三拖四。思透了,就赢定了;虑定了,就争取主动了。领导干部要有思定而动、当机立断的胆识和魄力,敢于拍板,善于决断,工作上不能总是被“选择题”困扰,而是要多做“问答题”“必答题”。

三要规避风险。决策有风险。对领导干部来说,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要强化规避风险意识,多做调查研究,多听取不同意见,多向专家咨询,多逆向思维,必要时进行科学测算,做到决断见机守时、决策有理有据,切实把风险归零。

三、强化周详的谋划力

凡事谋为要、谋在先,这是领导工作的经验之见。谈到这个问题时,一位领导同志说到:“单位建设要有个长远规划,各项工作要有个近期计划,年初要利用两三天对年度工作进行专门的谋划,重点工作要有专题筹划,问计群众,集思广益,这是前提和基础。”缺乏谋划或简单谋划,建设就会少章法,工作就会显杂乱,这是抓建之大忌。建立“战区主战、军种主建”建军模式,部队调整移防,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需要各级领导加强对改革和建设的统筹谋划,科学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一要虑事周全。抓工作丢三落四、挂一漏万,算不上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凡事想到才能做到,谋好才能做好。热衷于当“背手”干部、“甩手”干部、“挥手”干部这样的“三手干部”是不行的,以放任心态标榜自己是“粗放型”干部也是行不通的,只有认真负起责来,把工作谋划在前、凡事考虑周全,才能把握主动、争取先机。无论是重点工作还是一般性工作,无论是老问题还是新情况,无论是大事难事还是小事细活,都要科学统筹、全盘衡量、整体推进,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漏洞频出。

二要思路明晰。没有思路,缺少思路,是不称职的领导,也是稀里糊涂混日子的领导。是否善于出思路、理思路、正思路,最能看出一个领导干部的功力。要能够给思路,尤其是一些重点工作,抓纲提领,布局点题,多出思想、给点子;积极理思路,对部属提出的工作设想和建议,给出中肯具体的意见,帮助打开眼界、开阔视野;认真正思路,把跑偏的捋正,把脱档的归位,使之更具针对性。

三要举措硬实。有了思路,还要有抓手,否则落实就会无力。让举措硬实起来,前提是谋划到位,关键在掷地有声。目标要明了、指标要硬气,让人记得住、能完成、有震动。多用实词、少用套话,保留实货、清空虚言,无关痛痒的坚决删去。理思路也好,定举措也罢,都要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切实做到集智求成。

四、强化坚韧的执行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再好的计划,再美的蓝图,不去实干,不去落实,最终只是挂在墙上,成为一张白纸。当前,深化改革的蓝图正在变为现实,新的编制体制已经组建运行,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全面推进部队转型发展,有许多改革的攻坚战要打,有许多障碍壁垒要破除,需要落实、落实、再落实,尤其是打通“最后一公里”,更要靠坚韧的执行力。各级领导干部是改革的领导者、执行者和促进派,必须从强化执行力入手,提高领导效能,推动工作落实,担负起领导改革和推进改革的历史重任。

一要压实责任。没有责任,缺少动力;责任虚挂,缺乏压力。主要领导要当好单位建设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上率下,传导压力。要通过建立运行领导责任制、首问负责制、追责问责制等,把责任细化实化具体化,形成领导担责、部属负责、层层尽责的良好局面。

二要督查到位。不注重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保证的,结果成效要从落实过程来打量。看工作推进得怎样、难题破解了没有、制度落实得如何等,督查是基本方法,也是重要途径。领导干部要常督查,加强工作掌控,解决倾向性问题,对工作落实情况心中有数;要深督查,抓住制约基层建设的重难点问题,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进行纠治整改,保证工作落实的深度和质量;要全督查,全方位地听、看、查、问,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确保基层建设全面进步。

三要勤于总结。有一次,毛泽东和程思远聊天,毛泽东忽然问道: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的吗?程思远说不知道,毛泽东深有感触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总结经验,以利再战,是一代伟人的深刻感悟,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和必修课。无论是抓重点工作,还是干一般性工作,完成一项就要及时回顾总结一项,搞好“回头看”,既看成绩又看问题,既找经验也查教训,既查原因也定对策,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使长更长、短变长。要把总结作为工作落实的“下篇文章”,深化理性认识,研究找出规律性,用所得经验深化工作指导。

猜你喜欢
谋划四力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强化责任勇担当 统筹谋划抓落实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传媒评论(2019年8期)2019-11-11 12:22:46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12
增强“四力”靠什么
传媒评论(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02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汇聚心声 谋划未来
新农业(2016年22期)2016-08-16 03:34:40
谋划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