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滨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兴盛,当今社会已经深陷充满“中断”的时代,自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随时可能打断思绪,快节奏滋生的浮躁情绪轻易可以撩动人心。导致的显著后果,就是过去形容个人行为习惯的“拖延”,如今已经“癌变”成在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人中肆意传播的“拖延症”。“不拖到考试前夜,没法静下心来读书”成为许多学生的心理常态,“不拖到最后一刻,没法强迫自己工作”成为许多职员的通病,其危害不可小视。轻者拖低分数、拖黄业绩,重者拖倒事业、拖垮身体,给个人、社会和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值得警惕的是,“拖延症”这一信息时代的“流感病毒”已经悄悄潜入军营,并呈扩散蔓延之势。若不然,为何有的工作明明可以白天完成,却非要拖到晚上加班?为何有的任务已经被催促多次,却迟迟拿不出方案?为何有的文件已经出台很久,却一直没能在基层落地生根?事实上,除了工作繁杂、监督不力、奖惩不明等客观因素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拖延”已成为少数官兵的行为习惯。这种遇事“躲”字当头、“拖”字当先的心态和行为,严重背离习主席提出的“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要求,更是与人民军队的性质要求和新时代使命任务背道而驰。
追溯军营“拖延症”形成的原因,可以大体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初心不再,这类人往往陶醉于过去的成绩,满足于现有的能力,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二是作风不实,这类人通常缺少敢担当的豪气,缺失敢攻坚的勇气,不愿冒风险,害怕担责任;三是能力不足,这类人一般不擅长科学统筹,做不到严格自律,不学新本领,懒于下苦功。
现实中,许多“拖”字当头的官兵虽然能意识到拖延的弊端,却似乎总也走不出“明知故犯”的怪圈:昨天信誓旦旦,今天借口重重,明天捶胸顿足,在这样一次次的循环反复中,工作越来越多,内疚越来越深,压力也越来越大……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常有为了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的倾向,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患“拖延症”的“基因”。而如何克服拖延倾向、改造拖延基因,我们不妨借鉴习主席倡导的“马上就办”工作理念。1991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刚一上任,就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对一项半年多没有落实的工作,明确批示“从今天开始一周内办结”,并要求“把从前石沉大海的批办件清理一下,应锲而不舍地查办结果”。自那时起,“马上就办”成为福州的一句流行语,当地党员干部精神为之一振、状态为之一新,福州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动力,迅速成为东南地区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习主席治“拖”的成功经历启示我们,治疗军营“拖延症”,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直面问题不逃避,通过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担当精神来提升内在动力,变“明日复明日”的自我麻醉为“万事成蹉跎”的自我警醒。对于患上“拖延症”的官兵来说,不妨时刻提醒自己: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拖”世间无易事,能拖出一时舒坦,却拖不出长远发展,奢望“大事拖小、小事拖黄”只会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蓝图,但我们须知,伟大的事业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成功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面对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我们等不得、拖不得、避不得。必须要强化看齐追随的使命担当,不忘初心,永不懈怠;必须要具备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蹄疾步稳,压茬推进;必须要培养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雷厉风行,绝不拖延,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