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晓霞
培育内部审计发展的沃土
——军工单位内部审计软环境构建之思考
富晓霞
一般来说,能够对审计产生作用的因素,都可以归结为审计环境的范畴。审计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环境是指内部审计在单位中的地位和工作条件、机构设置形式和人员配备情况、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开展审计工作的各种必备条件状况等。内部环境中除了开展工作所必备的经济、物质、人员等硬件条件外,很多因素是柔性的,如:单位内部各种关系的处理、冲突的化解和地位的确立等构成了内部审计的软环境。这些因素往往需要通过内审机构的努力不断改善,尤其是军工单位这种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单位的内审机构,如何让单位领导支持内审工作开展,让相关职能部门及下属单位配合审计业务、认同审计结果,让内审人员能够参与到单位经营管理的各环节中、全面了解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是内部审计在军工单位转型发展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作用的有力保障和内审工作成功的先决条件。
管理层是单位业务活动的核心,担负着单位科研生产、经营管理、风险控制、效益提升等责任。内部审计建立与管理层的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地与管理层联系,在沟通中充分了解单位发展目标,围绕单位工作重点、管理层关注的问题和对内审的期望开展内审工作,能够确保内审工作目标与单位的发展大方向保持一致,有针对性地制订内审工作计划、实施审计项目并提出审计建议。同时,便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做出的评价取得管理层的认可,降低审计风险,提高问题整改落实的有效性,促进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
保持与单位内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良好沟通,取得其理解和协助,与科研、生产、经营、计划、财务、纪检、人事等部门建立横向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各职能部门的动态,有利于寻求审计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加强审计决定落实效果,实现审计结果的高效利用。军工单位以国防武器装备研制为主要任务,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武器制造专业,对内审工作了解较少,增进与他们的交流既可以充分宣传内审工作与他们的关系,又储备了一定的专家资源,弥补了内审人员的专业单一化,推动内审工作的发展。例如科研经费审计中,与业务管理部门充分交流经费的管理模式和上级考核要求、审计标准,请研制、工艺相关人员参与现场审计和问题整改,在构建和谐内审环境、提升审计效果和结果利用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赢得被审计单位接纳与配合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强沟通,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优化内审氛围。审计沟通是获取审计线索和证据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取得被审计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妥善化解冲突,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在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氛围中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更容易让对方接受和采纳,也便于问题的整改落实。面对审计过程中的干扰和阻力,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使被审计单位由对审计工作不理解、抵触,转变为积极配合,心悦诚服地接受审计、采纳建议,共同发现并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之间加强经验交流,共享信息,有利于集思广益,总结经验,团队协作,避免走弯路,对保证内审工作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年度财务决算审计、涉及多个被审计单位的专项审计等,采取组长及成员单位进行审计结果会商的形式,讨论审计中遇到的问题,在形成最终意见之前,对同类问题制订统一的解决方案,既在内审人员之间建立起了浓厚的学习研讨氛围,又增强了审计的规范性。
转变观念,积极融入所在单位的大环境。准确理解IIA《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关于“内部审计活动应该独立,内部审计师在开展工作时应做到客观”的规定,在强调组织上的独立性和内审人员客观性的同时,站在促进单位发展战略实现的高度,将内审工作与单位中心任务紧密结合,做到围绕目标谋划内审工作、服务目标做好内审工作,利用审计工作的独特视角和工作方式参与单位梳理管理模式、发现管理漏洞,融入科研生产、公司管控、资本运营等各个领域,切实发挥“保健医生”的作用。
加强宣传,让所在环境充分接纳内部审计。润物也需有声,适度的宣传是内审工作发展的加速器。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有关内审工作价值的宣传,不仅要宣传内审机构和人员做了哪些工作,还要适度地宣传内审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对单位的作用。同时要注重宣传形式的多样化,通过简报、通讯、会议、座谈、征文、答卷等多种形式,让单位领导和其他职能部门了解、理解、接纳内部审计。
充分沟通,保证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IIA《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在关于“人际关系和交流”中指出:内部审计师应具有与人打交道和有效地进行交流的技能,同时指出“内部审计师应懂得人际关系并与被审计者保持令人满意的关系”“内部审计师应具有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技能,以便能清楚和有效地转达诸如审计目标、评价、结论和建议等事项”。可见,审计沟通是对内审人员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内审工作的始终,是完成内审任务的基础。
现代内部审计之父Lawrence B.Sawyer将内部审计比喻成一种营销,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的职能部门,要在管理层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因此,对内审的认可主要来自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管理层。第一,要在管理层眼中树立起“顾问”的形象,扩大咨询、服务职能的作用。第二,要减少信息传递误差。管理者不是内审专业人员,对于内审部门提交的报告,会出现由于专业知识不对等而没感知到有用信息、或是错误理解的情况。对此,内审机构应加强与管理者的沟通,向其详细介绍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并突出重点问题以引起其重视。与管理层建立交流与反馈机制,及时将管理层需要了解的情况以及单位的有关事项与管理者沟通,以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减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误差。第三,建立与管理层的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地与管理层进行联系。充分了解单位发展目标,围绕单位工作重点、管理层关注的问题和对内审工作的期望开展工作。
要保持与单位内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良好沟通,取得其支持和配合。军工单位长期处于指令性任务管理模式之下,对于科研生产以外的管理提升尚欠缺足够的经验。通过内审工作质量的提高,使相关职能部门体会到审计对他们提高风险预判能力的作用,建立横向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各职能部门的动态,寻求内审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审计成果的高效利用,进一步推动内审工作发展。
要赢得被审计单位的接纳与配合。由于信息不对称,被审人员必然要比审计人员更了解所要审查的内容,因此,要保证审计效率和效果就要获得被审单位及被审计人的支持和帮助。与被审者建立一种合作关系,用积极、谦虚、平易近人的姿态开展审计工作,进行多方面沟通,减少发生冲突的可能。还可以利用会议、学习、咨询及面谈方式充分肯定其工作业绩,并让对方理解内审工作。尝试与被审计单位建立长期的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内审的咨询评价功能。
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之间应加强理解,深化合作,协商解决分歧。部门领导要充分发挥作用,掌握解决工作冲突的技巧和下属人员的分工,避免重复工作;学会倾听,为下级人员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及时总结经验,防止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制订审计人才发展规划,打通人才成长通道,打造出一支与单位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审计队伍,保证审计人员的素质满足审计工作的要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