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事业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

2017-01-01 05:29
国防 2017年7期
关键词:古田会议红四军林彪

刘 统

伟大的事业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

刘 统

古田会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大事件。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建军原则和思想,把红军建设成一支革命队伍。但在革命初期,如何把旧军队和农民改造成具有革命思想的无产阶级战士,毛泽东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本文通过研习《古田会议决议》全文,阐述古田会议最突出的创新,即:伟大事业是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的。

军事历史 解放军军史 古田会议决议 红四军 [毛泽东]

古田会议被中共党史称为“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部队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决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特别是现在,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

人民军队初创的曲折经历

1929年12月,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古田村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一致通过毛泽东起草的8个决议,总称《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也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

最初的红军是从旧军队脱胎出来的。旧传统、旧思想在一些军官头脑中还根深蒂固,新的制度和组织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当年并没有规定毛泽东是红军的权威和领袖,红四军中存在着山头主义、宗派主义倾向,一些指挥员还是用旧方式带兵打仗,与毛泽东的思想格格不入。陈毅元帅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谈到1929年在红四军中,存在着毛泽东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和旧军事路线的斗争。主要表现为以下6种情况。

1.作战方面,有人喜欢“走州过府,大吃大喝”。打几个胜仗,抓一把就算胜利。毛泽东认为:党与红军的任务是巩固和建立根据地,做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反对流寇思想。

2.在建军路线上,有人主张“司令部对外”。一切工作、出告示,都用司令部的名义。毛泽东认为:应该是党指挥枪,党与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连队一切工作都要通过党支部。

3.军队的作用,有人认为军队的唯一作用就是打仗,其余都不管。毛泽东提出:军队的三大任务是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筹款。

4.军队作风,有人只讲军官权威,军官说话就是命令,反对军队里有民主。毛泽东提出:官兵一致,有士兵委员会,启发群众觉悟;经济民主,每个士兵分一点伙食尾子,使军队像一家人一样。

5.军队纪律,有人强调个人指挥,不要政治纪律和群众纪律。毛泽东强调:政治、军事和群众纪律相结合,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城市政策,让群众看到一支文明军队。

6.旧军队是杀俘虏,搜腰包,枪毙逃兵。毛泽东主张:优待俘虏,不枪毙逃兵,对俘虏中的技术人员可以优待,争取他们为革命服务。

这些情况当年确实存在。红军有很多旧军队的习气,不可能一步跨越到全新的境界。在这方面,毛泽东是有想法的,他要建设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在红四军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和斗争中,他在不断思考,并将自己的思想公之于众。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年很多人不理解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感觉他需要做一个全面的陈述。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提出全面改进红四军政治和军事路线。毛泽东列举了红四军中存在的14个问题:①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②军事观点与政治观点;③小团体主义与反小团体主义;④流寇思想与反流寇思想;⑤罗霄山脉中段政权问题;⑥地方武装问题;⑦城市政策与红军军纪问题;⑧对时局的估量;⑨湘南之失败;⑩科学化、规律化问题;⑪四军军事技术问题;⑫形式主义与需要主义;⑬分权主义与集权;⑭其他腐败思想。

关于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毛泽东指出:“……这是四军党的主要问题。……四军的大部分是从旧式军队脱胎出来的,而且是从失败环境中拖出来的。……红军既是从旧式军队变来的,便带来了一切旧思想、旧习惯、旧制度的拥护者和一些反对这种思想、习惯、制度的人作斗争……四军的大部分是从失败环境之下拖出来的(这是一九二七年),结集又是失败之前的党的组织,既是非常薄弱,在失败中就是完全失了领导。那时候的得救,可以说十分原因中有九分是靠了个人的领导才得救的,因此造成了个人庞大的领导权。”因此,毛泽东在信中说:“党在这时期中不能有绝对的指挥权,小团体主义充分存在而发展,党不敢作调动枪枝(支)上的尝试,红军后方兼顾主义与少数同志的红军本位主义是冲突的,军需制度和编制法规未能建立,个人支配政治和武器的事常常有的,这时候的党从连到军从它的实质说是处在一种从属的地位,在某些问题上是绝对听命于个人。”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71~7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所以,毛泽东说“党调不动枪”;他给红四军规定的三大纪律第三条“一切缴获要归公”,实际上很难落到实处。这也是毛泽东强调“党要指挥枪”的原因之一。

但是,当时多数人并不理解毛泽东的观点和主张,反而嫌毛泽东家长作风,不讲民主,在1929年7月的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用投票的方式把毛泽东赶下了台。毛泽东走了之后,红四军陷入极端民主化的怪圈。一开会就争论不休,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为此,陈毅从龙岩跑到上海,向中央汇报请示。中共中央负责人周恩来、李立三起草了《九月来信》,强调红四军的团结,加强与一切非无产阶级意识的斗争,指定“毛同志应仍为前委书记”②《周恩来选集》(上卷),42页,人民出版社,1986。。

毛泽东亲自起草《古田会议决议》

中央的裁决,使红四军中的争论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毛泽东提出的红军政治路线和领导方法是正确的,党应该对军队拥有绝对的领导。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于1929年12月在上杭古田村举行。会议期间,毛泽东作了政治报告,朱德作了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指示。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毛泽东重新当选为前委书记。

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下简称《决议》)近3万字,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部队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决议》中的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后来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阐述的6个观点——关于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和盲动主义残余,都是毛泽东在新泉给林彪信中提出的红四军中存在的14个问题的延伸和总结。这是毛泽东通过红四军成立以来的实践和教训,提出将红军从旧军队习气改造成新型革命军队的措施。这些思想都是毛泽东的独立思考和总结,是排除共产国际的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经验。毛泽东的这些思想,虽然是初步的探索,随着“古田精神”的传播和影响,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原则。

通过研习《决议》可以看出,一个伟大的领袖在开创一项伟大事业时,第一步都是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的。《决议》抓了两件具体的事情:废止肉刑和优待伤病员。

第一件事,废止肉刑,即不许打人。在今天看来是很简单的事情——革命队伍里就是不许打人嘛。但是在那个年代,红军是从旧军队脱胎出来的,官长打士兵是理所当然的事。过去所说的“从严治军”,就是棍棒底下出好兵:好像不打骂士兵,就不能显示军官的威严;要让士兵害怕军官,才能服从命令,乖乖地听话。对此,萧克回忆当连长时遇见的一件事:“有一次一个战士看管土豪婆,他乱来了,查明后,全连集合,打他的屁股。至于犯其他错误的,就罚立正或打几下手板。至于做的结果,队伍就比较整齐了。”①萧克:《朱毛红军侧记》,36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但是毛泽东坚决反对军官打人,认为这是旧军队的恶习,必须革除。他亲自下连队调查,红军中一般士兵的呼声是:“官长不打士兵,打得要死!”毛泽东把调查的情况写到《决议》里:“各部队中凡打人最厉害的,士兵怨恨和逃跑的就越多。最显著的例子,如三纵队第八支队部某官长爱打人,结果不仅传令兵、火夫差不多跑完了,军需、上士及副官都跑了。九支队第二十五大队曾经有一时期来了一个最喜打人的大队长,群众送给他的名字叫做铁匠,结果士兵感觉没有出路,充满了怨恨空气,这个大队长调走了,士兵才得到解放。”毛泽东严厉批评了干部打人的问题:“四纵队初成立时,一、二、三纵队调去的官长,一味地蛮打士兵,结果士兵纷纷逃跑,最后这班官长自己也立不住脚,都不得不离开四纵队。二纵队逃兵比任何纵队多,原因虽不止一个,然二纵队下级官长的大多数打人的习惯最厉害,乃是最重要原因之一。二纵队曾发现过三次自杀事件(排长一士兵二),这是红军最大的污点,意义是非常之严重的,这也不能不说是二纵队打人的风气特别浓厚的一种结果。现在……这种群众的不平和怨愤的表露,实在值得我们严重的注意。”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116~11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毛泽东如此重视红四军中的打人问题,有深刻的意义:红军是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每个战士都是来参加革命的。红军的生活非常艰苦,士兵连薪饷都没有,还要连续战斗。如果军官还要打他,他在红军中还有什么前途和希望呢?毛泽东知道:要想让士兵不逃跑,而且要他作战勇敢,首先要尊重士兵的人格。你拿士兵当人,士兵才会尊重你,才会跟你干革命。否则,红军与旧军队还有什么区别呢?毛泽东指出:官兵关系弄得好不好,不是技术方法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是是否尊重士兵人格这个根本态度的问题。只有军官爱护士兵,士兵尊重军官,官兵互相尊重,才能建立平等友爱的关系,达到官兵一致的目的。这个一致,可以产生无穷的战斗力量。

毛泽东严厉禁止红军中的打人之风,是要在红军中建立一种新的上下级关系。要提高士兵的觉悟,首先要靠教育,给他们讲革命的道理,让他们明确自己是为解放劳苦大众来当兵的,士兵有了觉悟,就有了自尊,就会自律自己的行为,遵守纪律,勇敢作战。官兵关系好了,部队才团结,才有战斗力。评估一个部队能不能打仗,先看连队的气氛如何。部队到处一片欢腾,大家笑容满面,这个部队就能打胜仗。如果是愁苦的,呆板的,那是个打败仗的相,那是打不好的。

第二件事,是优待伤病员。这在今天看起来也不是问题,但是当年红军很弱小、武器装备也很落后的情况下,不是小事。红军跟国民党军队作战时不是确保能每战必胜的。从井冈山下来,就连续吃过几个败仗。如果打了胜仗,部队士气是很高的。冲杀,追击,抓俘虏,拿缴获,个个兴高采烈;但是打了败仗,就不免兵败如山倒,大家都四散逃跑或突围。这时候谁负伤,命运就很悲惨了。战友们都在撤退,谁能救援你呢?跑慢了就可能被敌军追上。所以,这时候伤员是非常绝望的,而侥幸逃生的战友,想起负伤的同志在呼救,自己却不能停下来救护他,心里也非常难受。有的负伤后还跟着部队行军,但走不动,形成拖累。长官往往找个地方安置他们,留几个钱,交给老百姓。这些行为在战时是不得已,但非常影响部队士气。

毛泽东在《决议》中列举这些表现:“官长对于伤病兵没有尽其可能去随时安慰他们,如官长替伤病兵送茶水、盖被窝、随时慰问等习惯,在红军中简直没有。官长对伤兵病兵,采一种不理问态度,甚至表示讨嫌他们的态度。行军时官长以至士兵对在沿途落伍的伤兵完全不表示一点同情,不但不为他们想法子,反而一味的怒骂,或无情地驱逐他们。”由于“对伤病兵待遇不良,便发生下列的影响:①使士兵不满意红军,‘红军好是好,就只不要带花,不要病’,这种舆论简直普遍全体士兵以至下级官长之中;②士兵对官长不满意,越发增加官兵间悬隔;③士兵及下级官长都怕带花,因此,减少红军战斗力;④逃兵多;⑤影响工农群众,减少他们加入红军的勇气”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12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所以,解决伤病员的问题,直接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毛泽东强调优待伤病员,就是要求大家在战场上绝对不许抛弃伤员。伤员负伤后,一定要给以尽力的照顾,让他们感觉到革命队伍的温暖。这样也给红军中所有官兵立了一条规矩:在战场上一定要互相关照,互相救援,绝不许只顾自己。这样,战士们上阵心里就踏实了:负伤也不要紧,会有其他战友来救助我。心里坦然了,才能全力投入地勇敢作战。而国民党军队里没这些,士兵上战场,尤其是两军肉搏的时候,谁心里踏实谁就敢于拼杀。红军的战斗就是这样打胜的。

废止肉刑和优待伤病员这两件事,看似平常,却是关系到红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毛泽东抓了这两件事,红四军的风气就焕然一新。林彪学会了毛泽东的做法,他在笔记中写道:“策略领导就是抓基本环节。”毛泽东带队伍,建设新型军队,就是从这些最基本的事情抓起,抓出成效,坚持下去,形成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古田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大家从《决议》中看到了毛泽东独到的思想、切实有效的措施,为红军以后的发展壮大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毛泽东完全没有听信共产国际的那一套,而是在实践中摸索真理。但是毛泽东的这些思想被共产国际控制下的中共中央视为“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的土东西,甚至受到排斥。到全党全军认同毛泽东思想的时候,又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深远意义

古田会议期间,毛泽东和林彪住在古田村旁边的赖坊村,村里有个杂货铺叫“协成店”。毛泽东住楼下,林彪住楼上,平时可以经常谈心。林彪当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相当于团级干部。他虽然只有22岁,却喜欢思考一些大问题。比如“中国革命什么时候能胜利”“革命高潮什么时候到来”等。古田会议结束后,毛泽东收到林彪写给他的一封信。在信中,林彪表示对现在红军的形势比较悲观,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对毛泽东“一年内争取江西”的计划表示怀疑,希望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区域游击,运用流动游击的方式扩大红军的影响。林彪的信,反映出当时红军干部的一些想法。毛泽东给林彪的回信,深入阐述了古田会议没有涉及的一些问题:如何估量当时的革命形势和红军下一步的行动,以教育红四军干部,统一思想。

信的开头,毛泽东写道:“新年已经到来几天了,你的信我还没有回答。一则有些事忙,二则也因为我到底写点什么给你呢?有什么好一点的东西可以贡献给你呢?搜索我的枯肠,没有想出一点适当的东西来,因此也就拖延着。现在我想得一些东西了,虽然不知道到底于你的情况切合不切合,但我这点材料实是现今斗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使于你的个别情况不切合,仍是一般紧要的问题,所以我们就把它提出来。”他接着写道:“我要提出什么问题呢?就是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行动问题。我以前感觉到至今还有些感觉你对于时局的估量是比较的悲观。去年五月十八日晚上瑞金的会议席上,你这个观点是最明显。我知道你相信革命高潮是不可避免的要到来,但你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①竹内实编:《毛泽东集》(第2卷),140页,日本北望社,1971。

对林彪的这个观点,毛泽东用一句形象的话说,就是怀疑“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这个问题在井冈山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来。因为井冈山生活困难,才有去湘南的“八月失败”,回来后依然经济上无出路。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后,被国民党军“撵着跑”将近两个月,在大余、圳下等几次战斗均告失利,直到大柏地战斗才缓过劲来。1929年2月,上海的中共中央来信又提出分散红军,隐匿大的目标,加之朱德、毛泽东离队的问题,使林彪等中层干部产生了“分散游击”的想法。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毛泽东指出:“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的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12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复信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后,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口号。毛泽东说:“所谓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快要’二字作何解释,这点是许多同志的共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对于快要到来的革命高潮,毛泽东浪漫地写道:“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135-13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毛泽东这封信写得热情洋溢,像老师教诲学生。如同红四军七大之前,毛与林的通信一样,古田会议期间毛林二人的通信,实际上是他们在探讨有关中国革命的重点问题,并借这一方式来教育干部,让大家更容易接受毛泽东的思想。所以,毛泽东给林彪回复的这封信,已不是私人之间的来往。毛泽东让红四军政治部将复信油印发至红四军各党支部,以便让更多的指战员了解他的思想。

对于林彪写信这件事,50余年后,黄克诚大将评论说:“林彪写信给毛主席,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问题。在党内来说,一个下面的干部,向党的领导反映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看来这是个好的事情,如果把自己的观点隐瞒起来,上面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这不是正确的态度。林彪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尽管观点错误,但敢于向上级反映,就这一点说,是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态度。在党内有什么意见就应该提出来,现在应该提倡这种精神。”③黄克诚: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辑人员的谈话,1984(2)。

通过这封信,让我们看到了毛泽东的领袖才能。什么叫领导人?什么叫领袖?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当上中共中央的第一把手,就是领导人,但未必是领袖。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完全遵从共产国际的指示,在“左倾”盲动的思想下领导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断送了许多共产党员的生命。所以这些领导人也像走马灯一样,被共产国际换来换去。他们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去考虑党的路线和政策。虽然他们有的学问比毛泽东大,有的出国留洋,事实证明他们都不如毛泽东这个土生土长的领袖。

在红军初创时期,土地革命战争的低潮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和革命武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1938年的抗战初期,当日军正在大举进攻,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的时候,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指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方向和策略;在1949年国共双方战略决战的时候,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描绘了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大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毛泽东写了《论十大关系》。毛泽东的特点在于:每当中国革命处在十字路口或关键时刻,都能拿出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是马后炮,而是当大家对形势还没看清楚的时候,他就提出一套方针和办法来。而且,其后的实践证明,毛泽东的思想是正确的。这些思想和理论对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何 荷)

E296.93

A

1002-4484(2017)07-0010-06

作者:刘统,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

猜你喜欢
古田会议红四军林彪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1929·古田会议(林启泉)
《古田会议会址》
林彪最后一次题词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
廖丽芸:古田会议纪念馆圆了我的梦
庐山会议之后的林彪
林彪之病
红四军党的七大决议案探析
新泉整训与红军早期的党和军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