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闽
金融业“营改增”深度剖析与实施路径探讨
文/李闽
2015年,我国的GDP增速下滑至6.9%,与此同时,全面推行“营改增”也在这一年基本完成。在全国经济如此疲软之时,金融业却陷入了“营改增”的困境,金融业的“营改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金融业“营改增”体系。学术界的许多专家认为,“营改增”不适合金融业,因为金融业无法实施发票抵扣税法,而也有人认为,如果必须实施金融业“营改增”就必须采用账簿法。但是由于“营改增”自身的局限性,以及金融行业的复杂性,在推行“营改增”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以及对金融业施行“营改增”进行一些探讨,旨在更全面的分析“营改增”所面临的一些困境。
金融行业;营改增;深度剖析;实施路径;理论探讨
“营改增”是我国从2012年就开始实施的一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收政策。以往营业税饱受企业诟病,因为按照营业税征税,已纳营业税的营业额将会被再次征税,造成重复征税的问题,而实施增值税,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2013年8月,我国就已经开始试点“融资租赁”的增值税征收,也就是说金融业征收增值税要比其它行业晚了接近一年半之久,可见金融业“营改增”所面临的巨大阻力。试点之后,金融业“营改增”开始在全国推行,而2015年是全面推行“营改增”的元年,也是攻坚克难的一年,金融业“营改增”推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可以说国家的“营改增”战略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包括金融业。
自“营改增”推行以来,社会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一方面是“营改增”通过税制改革,是为了减轻企业的赋税压力,改善营业税所带来的赋税过重的问题。通过优化和完善我国的税务征收制度、避免重复收税、提高经济的发展效率。另一个方面,是一些行业部门推行“营改增”存在一定的争议,就比如金融行业。金融行业到底应不应该实行“营改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杨斌就直接说明——金融业不适合搞“营改增”,一个是金融业存在税基不确定问题,一个是如果必须搞“营改增”就必须沿用其它行业的“营改增”税收模式。但是,金融业的“营改增”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即便是美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未能建立一套完全科学的金融业“营改增”体系。所以金融业“营改增”存在的问题要比其它行业多得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员张德勇也指出,金融业“营改增”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尤其是现在我国的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正在升级,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尽管国家可以通过基本免税法、固定比例抵扣法、零税率法来实施结构性减税,但是“营业税”作为国家第二大收入来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一份数据表明,2015年1月至8月相比与2014年同一时期,全国税收增速降低了3.1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营改增”在降税方面非常的明显,但这与下调营业税所达到的效果没有本质性的差别。同时,受到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增速放缓压力,再加之金融业是目前“营改增”最难推广实施的四个行业之一,其推行进步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笔者分析指出,降低营业税是目前最适用的方法,而实施“营改增”应当稳步推行,不可急功近利,否则会造成金融动荡,引发小型“金融海啸”。
首先是金融业增值税该不该收的问题。对于金融增值税该不该收的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国际上的许多国家,由于金融增值税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是服务性的领域,但是在增收的过程中,往往会将涉及金融行业的投资、保险、存贷款等都纳入到增值税的范围。也就是说,消费者所提供的每一笔资金都要收税,但是,这些税务最终都会落到消费者的身上,有违“增值税”的实质。实际上,增值税只能征收一些服务性的消费,例如咨询、保管等,而不是对资本的流转进行收税。如果是这样的话,增值税就没有实施的必要,因为这对国家的税收来说,会是很大的损失。所以金融业的增值税实际上是营业税的改版,这也是金融业增值税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其次,金融业涉及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租赁等多个行业,构成十分复杂以及发展速度快。金融业是一个大杂烩,如果用“一税管之”的方法进行增值税的征收明显会不符合实际,这就要求税务部门必须分情况制定各金融行业的征税规则,此外,各金融行业旗下又有许多子业务部门,这些子业务部门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也需要逐条列出,这极大的增加了税务部门制定征税条款的难度。同时,金融业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行业,近十年来,金融行业已经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移动支付、网络理财等业务层出不穷。然而税务征收制度的制定又需要长时间的探讨与制定,完全跟不上金融行业变革的步伐。
最后,这会加剧地方的税务压力。从当前来看,国家和地方征收增值税一般是中央财政占百分之七十五,而庞大的地方财政仅占到了百分之二十五。金融行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推行增值税,势必会增加地方的财政负担,地方政府以往可以通过营业税来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增值税的实施会使地方财政出现急剧下降。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将再次面临税权的重新划分,这种划分对地方而言极为不利。还有一旦实施金融业“营改增”也就意味着金融企业可以为其它企业提供专用增值税发票,而只要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都可以进行税务抵扣,这也就意味
下接(第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