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思昌
(许昌学院商学院)
河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靳思昌
(许昌学院商学院)
【摘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国家“十二五”期间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重要的发展战略。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综合考察国内外评价指标选取方法与规则,结合河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搭建了河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结构,构建了符合河南实际情况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遴选的指标进行分析说明。不仅可以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对河南经济、科技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政策导向作用,使河南在逆境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空间,顺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
【关键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课题编号:2015B038)的基金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投入、大量资源消耗和大规模政府投资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河南省产业和企业发生了诸多变化: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廉价工业化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原有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优势开始减弱,使得原本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外延式、粗放型发展模式日渐乏力;环境的恶化使得原本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无法持续;许多行业领先者已经从低端制造向中高档制造转型升级,与跨国公司的竞争加剧,技术引进难度不断加大,而且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由此可见,河南经济优势不再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拥有状况,经济增长迫切需要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创新驱动”是指企业具有创造力和持续创新的原动力,可以在减少物质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从而形成强大的产业竞争力,驱使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因其产生较高的产业附加值、超强的乘数效应,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高端模式。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制造大省向创新强省转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强调“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可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措施。
2015年3月2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完善创新驱动导向评价体系。研究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些重要部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为我们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无不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创新仅仅是手段,驱动转型发展才是最终目的。不创新会使转型发展失去动力,仅创新而不将其产业化无法实现创新的目的。因此,构建一套客观、科学、全面、实用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显得非常必要和十分紧迫。为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制定河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扶持政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河南经济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本投资增长乏力、自然资源匮乏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境。从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两个维度确定河南转型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建立符合河南省省情、具有一定导向性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研究方法上对评价、测度其他领域的类似问题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河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结构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把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视为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目前,由于河南省的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轮子的前进均受到了限制,这时就只能依靠技术进步来提升要素效率、驱动经济发展,即“创新驱动”。河南经济的“转型”要摆脱对传统优势的路径依赖,从成本竞争转向质量创新、品牌创新和服务创新的竞争,实施创新驱动提升比较优势、从粗放式发展转变为集约式发展,从依靠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转变为依靠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从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注重比例关系到注重关键技术创新,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本文以科学构建河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目标,结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模型,具体分为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两个方面。从创新资源投入、研究开发活动、研究开发成果的转化、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四个维度设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制定相关政策,从而促进我省经济结构优化,增长方式科学,科技对经济社会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对外技术依存度大幅度下降,河南省的综合竞争力跨入全国的前列。创新驱动发展是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最终提升河南的产业竞争力。
1.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是指利用知识、技术、制度等创新要素,对现有的劳动力、资本、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强的潜力和优势,是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河南要实现创新型强省战略,就必须将自主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形成竞争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进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阶段。创新驱动既包括创新资源投入,又包括研究开发活动。
(1)创新资源投入。创新资源投入是指将人力、物力、财力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活动,这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经济强省的发展源泉和强大动力,也是决定河南经济结构调整、全面转型、可持续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
(2)研究开发活动。研究开发活动是创新活动的起点,是河南经济实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主要体现,是衡量河南经济创新驱动的又一重要因素。
2.转型发展
“转型”不是一般的微调,是从一种方式转变到另一种方式的“质变”,要求我们抛弃以往依赖出口、依靠投资、超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增长模式,转向创新要素驱动经济转型,即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从低成本、低附加值经济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经济转变,提升河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转型发展既包括研发成果的转化,又包括驱动经济社会发展。
(1)研发成果转化。研发成果转化是创新活动的核心环节,是企业和行业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实力强弱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尽管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但由于这些政策措施违背了机制设计理论的激励相容原理,导致出现了重创新数量、轻创新质量,重创新成果、轻成果运用,重创新形式、轻创新内容的问题。通过构建科学的研发成果转化体系,矫正目前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激励社会各界创新积极性。
(2)驱动经济社会发展。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是衡量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水平的最终成果。通过研发成果的应用和扩散,发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河南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轨道。
(二)河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借鉴已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成果,根据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实用性、核心性、目标导向等指标设置原则,从河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内涵出发,依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结构,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参考国内外学者、研究机构有关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研究文献以及国内其他省份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河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自身特点,突出以“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为主要特征,构建一个具有河南特色的、阶段性特征较强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克服现有研究中评价指标选择单一、没有考虑指标动态变化等缺陷。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四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是一个总指标——河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包括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两个准则维度;创新驱动准则维度包括创新资源投入和研究开发活动,转型发展准则维度包括研发成果转化、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将总目标层层分解,最后到每一个可算可测的具体指标。指标层具体由30个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创新资源投入子准则层指标体系及其构建依据。创新资源投入是推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是指企业对创新过程的资源需求的投入数量和质量。本文从人力资源投入、财力资源投入2个方面考察河南的创新资源投入:
(1)人力资源投入。“经济可以保证今天,科技可以保证明天,但只有教育才能保证后天。”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一切魔力的源泉。拥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是企业乃至整个国家最具价值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因素。因此,本文设计“人均受教育年限”、“研究开发人员比重”指标来衡量创新活动中的人力资源投入。
(2)财力资源投入。资金投入关系到创新能否实现、创新能力是否形成、创新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保障,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芬兰等国家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些国家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2.5%以上。因此,本文用“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地区GDP比重”、“地方财政教育拨款/地方财政支出”、“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地方财政支出”来衡量创新活动中的资金投入力度。
2.研究开发活动子准则层指标体系及其构建依据。技术创新能力是河南创新能力的核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最主要的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带来新知识、新技术。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据统计,专利包含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拥有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数量的多少,反映了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地区或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因此,本文用“每亿元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每万名研发人员科技论文数”、“每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数/R&D支出”、“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科技活动人员”、“单位增加值发明专利授权量”指标来衡量研究开发活动。
3.研发成果转化子准则层指标体系及其构建依据。这些新知识、新技术转变为发展力的能力。目前,尽管我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但由于运用不足,专利等知识产权对国民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率仍然偏低。可见,创造知识产权固然重要,运用知识产权更是实现其价值、体现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设计“河南技术市场活跃度(河南技术市场成交额/河南生产总值)”、“专利产业化率”、“科技中介机构数量”指标来衡量研发成果转化,促进了企业创新的开展,为制造业升级奠定了基础。
4.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子准则层指标体系及其构建依据。新知识、新技术转变为发展力后所带来的切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课题设计“居民消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GDP比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GDP综合能耗”、“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基本社会保障普及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地区生产总值与居民收入增长协调度”、“信息化水平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环境质量综合治理指数”、“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来衡量驱动经济社会发展。
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力量,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河南省社会各界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紧紧抓住和利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根据河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现状,以机制设计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在借鉴现有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河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规范、引领河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情况,激发全社会创新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创新型省份。
主要参考文献:
[1]辜胜阻.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张艳艳.江苏创新驱动经济与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研究[J].2014(3):120-122.
[3]上海市松江区统计局课题组.上海松江区工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7):21-23.
[4]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组编.转型与创新:求索中国特色发展之路——第四届张培刚奖颁奖典礼暨2012中国经济发展论坛文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5]蒋玉涛,招富刚.创新驱动过程视角下的创新型区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168-169,181.
[6]曹新明.完善导向评价体系支撑创新驱动发展[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5-5-20(001).
责编:险峰
▲财经资讯
【中图分类号】F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