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婷
[摘要]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基础,也是江淮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本文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江淮城市群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江淮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不足,产业结构层次低。
[关键词]江淮城市群;产业结构;问题
城市群是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的多个城市的集合体,城市群在经济上紧密联系,在功能上分工合作,在交通上联为一体,并通过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构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社会生活空间网络。我国对于城市群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来取得了较大成果,其中代表性学者有于洪俊、姚士谋、顾朝林等。多数学者对江淮城市群进行定性研究,如陈必定(2008)对于江淮城市群战略定位研究;袁宏(2011)对于江淮城市群培育的探讨;赵良庆(2008)从合肥经济建设探讨江淮城市群未来发展;吴妍妍(2010)程必定(2010)对于产业承接的研究。实证性研究如:韩玉刚等(2010)利用“能级”的概念对江淮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李俊峰等(2010)根据前人的成果对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和整合模式的研究;方大春等(2012)利用拓扑理论对江淮城市群交通系统的研究;白如山等(2012)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淮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和时空演变的研究。目前对于江淮城市群产业结构研究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整合的角度分析江淮城市群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对江淮城市群产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一、江淮城市群内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现状
2014年合肥的工业总产值居前五位的分别是: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且五大产业总和在合肥市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达到了0.56。除制造业外,平板显示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光伏和新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迅速。总的来看,合肥的五大产业在全国和省内都占有优势,但是不够明显。
(二)其他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4年芜湖的主导产业是汽车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资源型城市如马鞍山、铜陵、淮南的主导产业都与其自有资源有关,其余城市主导产业主要是围绕汽车行业的相关产业与工业制造业。每一个城市都面临着产业转型的要求。我们还应当看到:城市群内城市发展并非是整齐的,每一个城市群的发展虽都存在着中心与外围城市,但是如果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发展差距过大,将影响整个城市群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合肥和芜湖主导产业及产业结构的高度相似性不利于城市群的合作发展,首先江淮城市群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产业结构趋同,在极化作用下,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其次,江淮城市群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区域,在承接产业的过程中,如果中心城市没有协调好,将会引起承接的竞争与冲突。江淮城市群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4个,在中部城市群中仅低于长株潭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整个中部城市群中高于中原城市群,低于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远远低于珠三角地区。这反映了江淮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不足,作为科教大省,合肥作为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并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科技创新的试点城市,并没有很好地将教育优势加以利用转化为经济优势。但是其他城市由于主导产业的不同,与中心城市存在较高的产业异质性,这对于城市群的发展固然非常重要,但当这种异质性是由于产业结构层次低引起的,将会不利于城市群的发展。应当看到江淮城市群内各个城市的自身发展,“农业化”城市占据的大半江山,工业比重遥遥领先,整个城市群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将不利于江淮城市群自生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
二、江淮城市群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层次低
江淮城市群作为长三角的制造业基地,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未来在长三角产业转型的环境下,必将承接来自长三角的大量转移产业。程必定(2010)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时的“区域粘性”,是产业在原产地形成的多种关联性而对产业转移产生的阻力,成熟产业在从发达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过程中,由于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存在,会存在“粘性现象”,这些大部分是由于被转移地区技术水平不够和消费能力不足引起的。江淮城市群在与东部、中部城市群比较中,它的产业结构高度化不足,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这些都会影响承接产业转移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间的垂直分工已经转变成为要素分工,产业边界变得模糊,只有那些具备要素发展优势的欠发达地区,才可能有效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二)中心城市发展不足
1.经济发展水平不足
合肥地处皖中,曾是交通枢纽,随着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和武汉成为九省通衢等,合肥逐渐没落。直到建国以后,江淮地区才再次发展起来,这时的合肥相对于国内的较大城市已经失去了很多优势。作为中心城市,合肥的生产总值只有武汉的1/2,不及广州的1/3,低于郑州、长沙等城市;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呈现出“二三一”的结构,第三产业比重只有0.39,低于武汉的0.48和广州的0.64。
2.工业行业结构高度不足
2014年合肥市工业总产值排前五位的行业是: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且五大产业总和在合肥市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达到了0.56。这些制造业都是成熟性工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附加值低。本土品牌发展不足,目前合肥的家电、电子市场的大部分都被安徽以外的品牌占据。家电产业的本地品牌除了渐渐退出市场的美菱、荣事达外,大部分市场已被海尔、美的、格力、长虹、三洋、京东方等知名企业占领;电子产业本土品牌所占据份额也很少。目前合肥发展最好的汽车行业中大型企业如安凯汽车、江淮汽车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品牌,是合肥的利税大户,但也仅限于在本城市的发展。对于合肥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态势不容忽视,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产业作为后起之秀成为合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一部分,但是应当看到制造型主导产业占据2/3以上,仍然是合肥经济发展的主力。
(三)城市群内其他各城市发展不足
1.总量不足
江淮城市群面积占全省的46.64%,城市和建制镇总数为559座,占全省的64.7%,平均密度8.55座/103km2,低于中部其他城市群,高于长三角的6.8座/103km2;城市密度较低,其中设市城14座,城市的平均密度为2.14座/103km2,低于珠三角的4座/103km2和长三角城市群的2.9座/103km2,也低于中原城市群的3.9/103km2。同时江淮城市群10个城市中总产值超过1000亿的有4个分别为: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比例低于武汉城市群的4/9,中原城市群的7/8,长株潭的8/8,珠三角的9/9。城市经济总量低将会影响城市经济的辐射范围,同时城市群内空间分异明显,不利于城市间的进行有效的产业合作。芜湖作为江淮城市群的第二大中心,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及合肥的1/2,在拉动城市群发展中,尚显“小马拉大车”的局面。
2.产业结构层次低
作为两大经济中心的合肥和芜湖在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上具有高度相似性,这样是不利于城市群的合作发展的。首先江淮城市群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聚集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产业结构趋同,两个中心城市容易争夺资源与市场,形成恶性竞争;其次,江淮城市群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区域,在承接产业的过程中,如果中心城市没有协调好,将会引起承接的竞争与冲突。
六安和淮南作为省会城市圈的构成部分,马鞍山和铜陵处于都是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与合肥有较大差异。但是大部分城市的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过大,还有很多城市第一产业在经济仍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城市群内区域分工的深化,各个城市将会加入到现代的要素分工之中,如果未能形成自己的优势,将会形成整个城市群的低质化分工,最终影响整个城市群发展。
目前,对于城市群产业结构发展的研究还尚未成熟,研究成果不多,但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基础。除了对目前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研究外,城市群产业间的互补作用、相互联系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都需要进行深入分析,这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