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几点浅见

2016-12-30 17:43黄新艳
青年时代 2016年19期
关键词:理念信息化目标

黄新艳

摘要:本文就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阐述了作者的观点,提出“新”、“实”、“准”、“精”的四字要点。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且有越来越猛之势。覆盖全国的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大赛、高教社推动的“创新杯”中职学校信息化说课大赛已经连续进行多年年,它顺应了互联网+的时代特征。笔者长期从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及实践,参加过省中职学校“创新杯”说课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也研究大量的参赛选手的说课作品,有一些体会,现就教于同行。

“信息化教学设计”,有两个关键字,一是“信息化”,二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核心,是灵魂,“信息化”是特征,是手段,这两者要有机结合,才能作出优秀的设计方案。笔者认为,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除信息技术的正确合理运用之外,要特别注意四个要点,那就是理念要“新”、目标要“实”、重难点要“准”、过程要“精”。从参赛作品及广大教师的实践来看,恰恰这又是几个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一、教学理念要“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化技术等进入课堂成为必然。在当今网络发达、信息技术越来越丰富多样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怎样利用这些手段和技术就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

事实上,在职业中学的专业课课堂上,教师已在使用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工具、新软件,也存在有许多使不当的情况。例如:教师将板书的内容通过电脑、投影播放;在网络教室,教师很“精准”地控制着教学过程,通过网络发送大量的“练习题”,学生通过网络将作业提交给教师;教师将新内容制作成微课后,在课堂上播放“微课”,让学生统一观看学习新知而教师在一边等待,等等。这些教学现象,表面上看起来,也是在大量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很新的形式和时代感。但是,上面提到的几个场景,是“将板书由黑板转到投影”,“通过网络手段来主导课堂”,“用微课来代替教师的灌输”,这样的信息技术应用,反应出来的教学理念仍然是“教师中心”、“教材为中心”等,学生学得辛苦、教学效果不佳,这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教师上课是传统的教法还是现代的教法,其实并不在于他使用了什么技术,而在于教师心底秉持的理念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师的理念要“新”。这不仅仅是指教师了需了解当今教学思想的发展最新情况,更重要的是,自己要能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具有以“学生中心”为中心的观念: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化素养;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要将教学、资源、学生、教师等放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环境里去有机融合;要摆正课堂、教师、学生三者的新型关系,认清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不断学习和更新职教理念,比如“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工匠精神”、“学徒制”等。只有在这些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设计,才算是具有真正意义的现代的职业专业教学,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综合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理念是“道”,而教法、技术是“术”,“道”正而“术”强,教学设计才能与时俱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才会体其现真正的价值。

二、目标设定要“实”

教学目标要实在、具体,特别是一些技能目标,更需要可测量、可监控,用具体的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是教学实施后需要达到的终点,更是引领教学设计的方向。新课改提出三维教学目标,是从人的发展角度,用三个不同的维度来描述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于某一堂具体的课来说,能够达成和实现的目标应该是总体目标的一部分。在作教学设计的时候,要首先明确地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职业中学的专业课教学,更应该突出能力目标。在笔者了解到的选手的教学没计中,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昆淆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比如,在《图层蒙版》的教学设计中,有人将“掌握图层蒙版的操作方法”作为知识目标,这值得商榷。掌握某个操作方法,会做某件事,显然是技能上的一种要求,应该作为技能目标更为合理。因为定位不同,在教学中实现目标的途径不一样,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有不同的实现方法。二是能力目标确立得太泛,不实在。例如,有人在教学设计中,能力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的能力目标,其实内涵相当虚泛,不“实在”。这种目标要求表述,放在任何一个课题中都合符情理,并不是本次教学设计所特有的;且在教学完成之后,目标是否达成、达成到何种程度,根本无法检测。显然,教学设计者也根本没有考虑在教学评估阶段去检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因此这种不实在、不可检测的目标要求,就没有实际意义。

教学设计中,对目标的确立务必实在具体,比如,笔者的《邮件合并》的教学设计中,将能力目标之一确立为“能批量制作带图的宴会请柬”。这样表述,有实在的内容,学生完成学习后能否达到了这个目标,很容易测试,只要看学生是否完成了批量的请柬就可以判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三、重点难点要“准”

教学重、难点是根据教学目标在分析教材、学情基础上确立的。重点、难点定得是否准确,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够实现,也关系到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习。因此,准确地确定内容的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重点、难点的确定,不仅仅是书写在教学设计里,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地体现。一般来说,在时间分配上,教学重点学习、训练、巩固要占65%~75%,学生的能力拓展部分也要基于重点内容来进行,师生活动都围绕教学重点内容展开;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的体现,则在于教师设计的突破手段。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将一段动画、视频、图片或者仿真等数字资源用于难点,可起到化难为易、变抽象为直观、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是信息化手段用得是否合理、恰当的评判标准之一。

四、教学过程要“精”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设计教学过程,安排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既是说课的重点,也是教学设计的重点。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设计要“精”,指的是“精心。、“精彩”、“精炼”。精心,是指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仔细推敲,师生活动周密安排;精彩,是指教学过程安排要出新、出彩,有特色、有创新,不落俗套,充分体现设计者的教学理念。精炼,是指对于教学过程的表述要仔细提炼,能体教学内涵和设计者的意图。

例如,一个教学设计过程归纳为“启行点演评悟”,其教学环节是提问思考、小组探究、点评优劣、实验演示、领悟内化,五个字概括了五个步骤,过程设计可谓精心、精炼精彩:一个关于V1名片设计主题的教学过程为:“创设情境、导人新课任务驱动、明确目标教师引导、合作探究交流评价、激励提高拓展知识、能力迁移”,教学过程的设计凸显了教师的学生主体探究的教学理念,有创新意。这两例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有一定的特色,他们在这几个环节中设计更详细的流程,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五、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设计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文仅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几方面提出了看法和见解,一定还有许多个更重要的内容尚未涉及,即便文中提到的这几方面,所提观点也不一定深刻和正确,恳请广大一线的教师和教学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猜你喜欢
理念信息化目标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信息化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