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英
2016年,中国仍然是国际舆论瞩目的焦点。境外媒体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外交三条主线的报道贯穿全年。总体看,客观、积极声音占据主流,但对中国经济发展、改革等方面存有疑虑,在南海、朝核等问题上施压明显。本文主要对2016年境外媒体涉华报道热点进行梳理,对2017年国际涉华舆论趋势做出初步预判,并试就对外传播提出几点建议。
一、2016年境外媒体涉华报道热点
纵观今年境外媒体涉华报道,关注点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1.全国两会与“十三五”规划纲要
两会作为中国全年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历年来都备受关注。今年两会期间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与“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关注焦点。外媒普遍看重“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意义,指出该规划指引中国经济转型、具有前瞻性,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新动力和新机遇。
2.六中全会
境外媒体肯定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认为会议对我党和国家未来有决定性影响,标志着我党基调从“反腐败”转向“严纪律”。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引述波士顿大学研究中国精英政治的约瑟夫·史密斯教授的话表示:“习近平已着手重塑他所认为的党应有的样子,一个拥有理想与信念、高度自律的政党。”
3.领导人出访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出访越来越成为外媒观察中国对外关系走向的风向标之一。今年以来,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先后访问中东、欧亚、拉美多国,并出席核安全峰会、金砖峰会等国际和地区会议。外媒客观评价访问对于深化中国与往访国双边关系、加强合作的积极意义,称赞中国作用令金砖国家表现强劲。
4.G20杭州峰会
9月初杭州举行的G20峰会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近年来中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会议。众多媒体认为中国在峰会上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国药方”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指明方向,凸显中国全球治理能力,展现大国担当。美联社强调本次峰会将成为一个里程碑,标志着G20从一个短期的危机应对机制逐渐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
5.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阶段性经济数据成为外界观察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主要依据。今年以来,月度、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整体运行较为平稳,国际舆论中对中国实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乐观声音较多。渣打银行、德国商业银行等多家外资机构8月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但同时外媒对中国股市、楼市、债务问题等存在悲观情绪。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受到境外媒体持续热议。外媒肯定中国推进改革的重大意义,认为中国调整经济政策重心是正确的决定,有助于中国经济再平衡并避免“硬着陆”,帮助中国摆脱目前困境,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但对改革效果存有疑虑,并称中国在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7.“一带一路”
今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质性推进,该倡议所受关注超过前两年。其重要意义得到更为深入的评论。有外媒评论认为,该倡议有助于推广中国模式、提升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对地区安全与合作具有推动作用。不过,指称中国欲借此输出过剩产能、扩大地缘政治影响等杂音、噪音仍然存在。
8.与美、俄大国关系
对于中美关系,外媒结合中美两国高层互动,尤其是华盛顿核安全峰会期间习主席与奥巴马总统的会晤,强调两国领导人会晤有助于管控分歧、修复紧张关系,但认为两国围绕南海问题、“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等问题进行着地缘战略博弈。在外媒看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给中美关系带来不确定性。对于中俄关系,外媒认为中俄两国元首年内频繁会晤表明两国亲密关系,但多把中俄加强关系的动机归结为与制衡美国的战略需求有关。
9.南海仲裁
今年,美日等域外大国加强对南海问题介入力度,就所谓的南海仲裁不遗余力地施压中国。这些国家媒体配合政府,在仲裁结果出台前对中国进行舆论围堵的企图明显。仲裁结果公布后,我官方在第一时间权威发声,媒体、智库全力配合,阐明中方南海立场和主张,揭露南海仲裁案的实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西方媒体就南海问题掀起的负面炒作。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环境逐渐朝着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
10.朝核问题
年初以来,朝鲜与国际社会期待背道而驰,坚持核武开发、不断进行核试,加剧半岛紧张局势,遭到有关国家反对。多数舆论虽然认为中国出于对严厉制裁将导致朝鲜政权倒台引发难民潮波及本国的担忧,不会强化对朝制裁,但仍异口同声地呼吁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中发挥关键作用。在联合国安理会3月份通过对朝制裁新决议后,美日欧媒体几乎一致认为,制裁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是否会执行决议。
二、2017年国际涉华舆论趋势预判
1.党的十九大召开将备受瞩目
2017年下半年,党的十九大将召开,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此次会议正值中国大步迈向世界舞台中心之际,必将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重大新闻事件,国际涉华舆论将格外活跃。从截至目前的境外舆情以及往届党代会的境外舆情分析,外界对十九大的关注点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会议主题及高层人事安排,预计随着会期的临近,相关猜测将升温;二是十九大报告,报告的内容和意义将吸引外媒深度报道和全面解读;三是围绕十九大分析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及走向;四是我党未来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改革举措将受到持续密切关注
在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外界将更加倚重中国充当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将继续处在聚光灯下。具体而言,中国领导人在重要场合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将备受重视。外媒将继续关注全国两会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举措,特别是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等,并通过阶段性经济数据观察这些目标能否实现。如何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着力点落实情况,将成为外媒评价中国改革成效的标杆。同时,中国股市、楼市、汇市等波动也会牵动外媒神经,其影响将受到关注。
3.美新总统对华政策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将成外交突出话题
今年11月,美国共和党人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令国际舆论为之轰动。有媒体预测,从其选战言论看,毫无从政经历的特朗普将给中美关系带来不确定性。预计2017年初特朗普上任后,美对华政策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将成为众多媒体热衷的议题。中美关系的基本面会否发生变化、美国会否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会否加入亚投行、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能否继续、中美之间会否爆发“贸易战”等都会受到媒体热议。
4.中国与欧洲、俄罗斯及周边国家关系也将受关注
2017年将迎来大选年,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以及韩国、叙利亚等国都将面临政府换届。在这些国家大选、特朗普意外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以及英国脱欧可能给国际格局带来重大影响的背景下,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会否因此受到影响,将备受关注。同时,美新政府会否改善美俄关系及其对中俄关系有何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特别是与菲律宾、越南等存在南海主权争端的国家的关系,中日关系能否重回正常发展轨道以及东北亚局势也将受到持续关注。
三、对外传播的几点思考
1. 结合六中全会和十九大,进一步做好涉党外宣
近年来境外舆论中掀起的“中共研究热”表明,外界对这个领导着近14亿人奔小康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充满好奇,我们应借外媒聚焦十九大这一契机,加大党的信息的对外传播,结合六中全会精神的对外解读和正在进行的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宣传我党积极引导政治改革进程、加强民主建设的成就,特别是领导干部选拔、重大事项决策等重点环节的制度和做法,以及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举措及成效。对于可能逐渐升温的关于十九大的会议主题等的猜测,适时组织国内媒体和专家团,举办研讨会、吹风会,对十九大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预热,让国内民众与外界提前对十九大相关议程有所了解。同时,借鉴十八大经验,加强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引导境外舆论对十九大及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深入了解。
2. 重视经济形势及改革的对外报道和解读,继续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境外舆论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喜忧参半,积极看待宏观经济形势和改革声音增多的同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存在疑虑,担忧其外溢影响,鉴于这一情况,继续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中国改革坚定论”尤为关键。
首先,充分对外传递中国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平稳增长的信心;其次,阐释好中国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和举措,客观报道改革中面临的困难的同时,重点解读我们相关应对举措及取得的成效。第三,要放大看好中国经济的积极、正面声音,增强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3. 加强议题设置,为中美关系更好向前发展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
从目前舆情反映看,尽管有媒体预言,特朗普当选美国新总统不会让中美关系的基本面发生改变,但仍认为特朗普上任后将给中美关系带来不确定因素,特别对其在对华贸易政策方面担忧较多。对此,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议题设置。一方面,突出中美关系的重要性,阐明中美关系健康发展不仅事关两国发展与繁荣,而且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举足轻重,强调中美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客观报道特朗普涉华正面言论,加大对美国智库、专家、学者以及媒体有关中美关系积极观点的报道力度,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