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显昌 张晓杰
“会跳舞”的大米是这样种出来的
——看黑龙江农垦八五一一农场如何发展旱地水稻种植
关显昌 张晓杰
水稻当然要种在水田里,这是传统思维给出的答案。然而,在黑龙江农垦八五一一农场,没有池埂,不见水面,他们把水稻种到了山坡上。何以有如此胆量?这个“胆”来自于对资源禀赋的科学认识,来自于对现代种植技术的集成运用,更来自于对传统农业生产的突破性创造。正因如此,黑龙江农垦人终于在旱地里种出了“会跳舞”的大米。究竟有何魅力,让我们走进黑土地一探究竟。
9月的北大荒,稻菽千层浪。在黑龙江农垦八五一一农场第一管理区第五作业站寒地旱作节水水稻栽培基地里,日趋成熟的旱稻仿若羞涩的女子,将头微微低下,在阵阵微风吹拂下,稻穗好似“跳”起了丰收的舞蹈。
正是在这块地里,八五一一农场创新实施了旱地节水(滴灌)水稻栽培技术,趟出了节水增粮的新路子。这不仅为黑龙江垦区,更为全国其他地区旱田大面积种植水稻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由于旱作水稻大米黏性好、有弹性,口感更筋道,外观更晶莹,米粒掉到饭桌上还能蹦三蹦。因此,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会跳舞’的大米”,八五一一农场场长王福说话间很是得意。
水稻自然要种植在水田里,这是传统思维给出的答案。然而,在八五一一农场,水稻都种到山坡上,没有池埂,不见水面。
当地百姓形象地比喻“八五一一农场作物根部‘打点滴’,水稻插到旱田里”。
王福说,八五一一农场现有耕地2.3万hm2,其中旱田1.9万hm2、水田0.4万hm2,农场人多地少,多为丘陵漫岗、低洼易涝地,水田已经没有开发的余地,要提质增效,出路就在水稻旱种。
思路决定出路。从2013年开始,农场根据耕地中旱田比重较大的实际情况,突破发展瓶颈,引进旱作水稻膜下滴灌直播栽培技术。经科研人员两年的摸索研究,农场在旱作水稻直播的基础上,又成功研发了旱作水稻插秧滴灌栽培新技术。
八五一一农场自主研发出了寒地旱作节水(滴灌)水稻专用的振捣提浆机械,解决了这个难题,已获得国家专利。利用此项技术,每667 m2可节水150 m3左右,增产10%~15%,增收200元。如果黑龙江省400万hm2水田全部应用这项技术,可使农民增收120亿元。
“旱作水稻插秧滴灌栽培技术是对常规水稻机械和种植方法的一次革命,是将旱田整地、根部滴灌、侧深施肥、振捣提浆、机械插秧、水肥供给一体化等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旱作水稻栽培模式,种植成本低、效益高”,农场水稻办主任梁相模在旱作水稻试验基地介绍说。
在旱田里种水稻,水源要如何供给?振捣提浆插秧水稻返青后,人们就将滴灌带平铺在地表,每条滴管带担负3行秧苗,这种厚壁单翼迷宫式滴灌管,酷似打点滴一样,不浪费一滴水,为旱稻生长提供了水源保障,旱地里就这样长出了水稻。
当下,在八五一一农场微信群里流行这样一句话:“吃旱作水稻大米,就是做了一项公益。”
旱作水稻大米和公益究竟有啥关系?当地农业部门算了一笔账,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工作人员举例谈到,以人均每年食用大米100 kg、人均寿命75周岁计算,可节约黑土地375 m2、水4 270 t、农药345 mL、肥料112 kg,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和黑土地“,吃大米就是做了一项公益”。
农场农业科科长孔祥辉说:“旱作水稻与常规水稻产量相当,最大的效益是节水和病害少。节水可达50%以上,常规水稻每667 m2至少需要水400~600 m3,旱稻只需要180~240m3;病害少就更明显了,比方说稻瘟病,为水稻特有的一种植物病害,而且只可施药预防。没有水就没有这种病,旱稻的栽培方式完全避免了稻瘟病的发生。”
据了解,由于插秧滴灌栽培技术实现了水稻种植全生育期无水层,水稻通过滴灌管道直接输送水分和养分,突破了水稻传统的“水作”模式,除了节水之外,每667 m2还能节省作业费20元。这样算来,如果黑龙江省400万hm2水田都使用此项技术,可使农民节约成本9亿~12亿元。
“虽说旱稻优点很多,但吃米的不关心技术咋样,他们只关心大米究竟好不好吃。”农场农业科张忠波谈到,大家都喜欢吃东北大米的原因就是口感好。随即,他拿出了一份大米检验报告,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寒地节水(滴灌)水稻大米的食味值达到了84分,与同种大米相比,旱作水稻食味品质提高了6个百分点,是名副其实的“佼佼者”。其中,直链淀粉含量18.4%,蛋白质含量7.88%,胶稠度73 mm,碱消值6.8级;而常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17.21%,蛋白质含量7.58%,胶稠度67 mm,碱消值6.9级,所以寒地节水(滴灌)水稻大米口感非常好。
原来,生长在东北寒地且每年只能收获一季的旱作水稻,生育天数长达130 d,且整个生育期无明显水层,昼夜温差明显,让旱作水稻犹如新疆的水果一样,干物质积累非常多,淀粉、糖类、蛋白质的含量高,大米吸收了天地精华,松软又具有弹性,而且秸秆蛋白质含量较普通稻草高出1个百分点,营养丰富,达到了优质牧草的标准。
一位诗人这样写道“:一粒米就是一粒故乡”。
八五一一农场旱作大米扎根寒疆黑土地,汲取着“乡愁”,蕴含着东北味道。很多知青回到东北,都喜欢给亲属邮寄些东北米。农场人抓住了这一卖点,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通过网络直销的方法,把旱作大米推向了全国。
2015年,农场推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提高现代农业综合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率先在区域内开设了400直销热线;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新商机,他们建立了新市民幸福工程微信平台;随后,农场又正式推出了“粮心故事”微商城,消费者只要在网络上输入“有机食品”,就能搜索到八五一一农场的店铺,购买农场的有机产品。
前不久,云南的张大爷通过400直销热线,给昆明、上海和北京的亲属订购了2016年的新米。张大爷在电话里跟工作人员反馈说“:去年别人给我订了这种米,不论是煮饭还是熬粥,口感都特别好,所以我也给亲属订购一些!”
除了网上直销以外,农场还“借船出海”与垦荒人集团进行强强联合,借助垦荒人集团在全国的200余家实体店,通过网状销售模式,将旱作水稻推向高端市场,推动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北大荒从来不缺自然美,大地号、大生态都是资源。在大米销售环节上,农场抓住自身资源优势,还开展了休闲农业和“探源之旅”活动的深度营销,通过原产地观光之旅、试吃品尝等,向消费者展示旱作水稻怎么种植、怎么加工、怎么蒸用及稻米文化等,既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又扩大了市场占有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