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慧,赵慧娟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42)
基于项目管理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赵金慧,赵慧娟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42)
[摘 要]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屡见不鲜。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就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各项防范措施,然而,校园学生受伤害的事件的类型非常多,发生频率也非常高,学校学生安全令人担忧。因此,应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的知识,如生命周期、项目组织等,运用项目管理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管理。对中小学突发事件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对突发事件项目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对中小学突发事件的项目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突发事件;工作机制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独生子女群体的增加,家长对于子女在学校的安全性愈来愈重视。我国中小学校也把在校学生的安全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近些年来,校园安全事件却屡见不鲜。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就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各项防范措施,然而,校园学生受伤害的事件的类型非常多,同时发生的频率也非常高,学校学生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在中小学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必须选择有效的措施来应对。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能对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应用,对某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结合项目管理的特征,可将中小学生突发事件的防御与处理作为一个管理项目来看待,把项目管理应用到中小学突发事件的防御与处理中。
1.1对校园突发事件认识不够,校园安全观念缺失
当前,我国的学校管理和教育中关注较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思想健康教育,很少涉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学校对管理人员相关培训也没有达标。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起着关键作用,他们需要他们做出相应的正确决策,及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尽可能减少师生的生命财产损失。在校园突发事件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很关键。教师和学生对突发事件有正确的应对措施,会使突发事件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然而,当前我国的中小学中,教师和学生对突发时间的应对能力普遍不足。
1.2对学校突发事件宣传教育不够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对安全教育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的宣传教育普遍不够,把大部分时间应用到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中,针对危机安全的教育投入少,因此,很多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效果不好,致使面对突发事件时一度出现无序状态。
1.3对危机管理缺乏有效手段,综合协调机制缺失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校在安全设施基础教育上投入不够,设施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学校中的很多基础设施因为配备不到位安全隐患较多。很多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上,往往是对事件发生后的后续处理上比较重视,而对预测、预防和预警等重视不够。同时,当前中小学校都没有成立专门的突发事件办公机构,基本上在事件发生后,才亡羊补牢建立起专门的临时处理机构,缺少应急措施,管理混乱。
2.1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能对项目管理相关知识进行应用,对某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结合项目管理特征,可将中小学生突发事件的防御与处理作为一个管理项目来看待,把项目管理应用到中小学突发事件的防御与处理中。项目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明确的目标;二是独特的性质;三是资源成本的约束性;四是实施的一次性;五是项目的不确定性;六是委托人的特定性;七是结果的不可逆转性。
2.2中小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项目化的可行性
突发事件来势凶猛,同时,其危害性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扩大。突发事件极强的破坏性和极大的危害性,决定了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中,一般的方法效果不会很好,而将项目管理运用到中小学突发事件管理中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小学突发事件和项目管理有相似的特征:第一,中小学突发事件具有项目管理中明确的目标;第二,具有独特的性质;第三,在资源成本的约束性中,中小学作为非盈利机构,对资金、人力和设备的利用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第四,实施的一次性中,中小学突发事件不可能有重复发生的机会;第五,是项目的不确定性,中小学突发事件是不能进行确定的;第六,是委托人的特定性;其七是结果的不可逆转性等。这些都和项目管理的特征相一致。
3.1成立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项目组织
对中小学校的突发安全事件进行项目管理,就要对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健全和完善,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组织能立即投入运行。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项目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应急管理项目领导小组、抢险应急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教学组织组、安全保卫组、信息管理组、监督检查组等。应急项目组织机构应是中小学中的一个常态化的、没有编制的组织,在学校可设立应急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学校副校长或教务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学校应对应急项目领导小组的所有成员定期开展培训,例如举办培训班、参加应急处理演练等形式,强化他们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3.2应急项目管理模式的运行
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项目管理,其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突发事件发生前。项目还没有开始运行时,就要对学校有可能出现和发生的事情进行有效预测,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全面考虑,为前期的各项工作做好准备,建立完善的中小学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有条不紊地从容应对,使学校能在项目实施中处于主动地位。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项目管理启动后,即突发事件发生后,就要对突发事件及时进行控制和处理,项目管理小组中人员要迅速到位,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损失降到最低,控制其危害的影响。
突发事件处理完后。应急项目管理完成之后,即对突发事件处理完之后,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评价学校的处理水平,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3.3构建校内外安全稳定工作网络机制
突发事件的项目管理机构还应联合校保卫处、校医院、学生处等部门,建立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同时,学校也要和外部机构如地方政府、公安部门、消防部门、交通部门、医院等加强联系,将其作为应急项目管理的延伸。
基于项目管理对中小学突发事件进行防御与处理,在项目管理中要从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用战略的、发展的眼光对突发事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分析,有效应对中小学的突发事件。
主要参考文献
[1]戴恒屹.我国中小学突发事件及其管理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2]彭学君,李志祥,李彭城.学校危机管理预警与处置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4).
[3]孙斌.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2).
[4]石奎.高校面对危机的应急机制[J].中国西部科技,2004(8).
[5]阴朝民.突发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J].防灾博览,2005(6).
[6]刘畅.学校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
[收稿日期]2015-11-23
[中图分类号]G6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2-0216-02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167